孩子叛逆偷拿東西請謹慎!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我經過多年時間總結的解決孩子偷拿東西步驟技巧。

孩子叛逆偷拿東西請謹慎!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意大利,米蘭:從來沒有見過竊賊工作嗎?看看,孩子在火車站偷錢包給一個旅遊者(真的,沒有小說)。

那麼孩子偷錢有哪些行為呢?

1.向父母索要無果後,想要通過偷錢來買自己心儀的玩具

2.生活中被父母忽視後,想要通過極端方式獲得關注

3.校園攀比之風盛行,為得到同學的豔羨,偷錢充大佬

4.沒有偷的概念,覺得家裡的東西可以隨便拿

每一個父母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了這個問題,都會震驚,憤怒,猶如夢幻破碎。

其實“偷竊”的行為在10歲以下的孩子中普遍存在,有的偷家裡的,也有的偷拿商店的東西,但我們並不能就因此說他們是可恥的,因為每個人都要經過家庭,社會和學校的教育才能具有誠實的品格。孩子在10歲以下,價值觀念還模糊不清、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我們不必把這種行為等同於大人的行為,它和大人所謂的“偷’是兩種概念,不同性質的。一般說來這種現象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慢慢消失,但如果直至10歲仍未有改善的跡象就必須尋找指導與幫助了。

孩子叛逆偷拿東西請謹慎!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悲傷的孩子在哭

心理學家認為,在物質條件相對較好的今天,人們普遍過得比較舒適,按理說,孩子偷東西的行為是不會發生的。但是,據發現,即使生活條件很好的家庭也時常會出現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事情,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1)引起他人的注意。家庭不完整,父母酗酒、賭博或對子女照管不周,孩子為了彌補心中的愛,為了引起父母與他人注意,往往採取偷竊的形式。

(2)強烈的佔有慾。他對沒有吃過,玩過的東西,有想獲得,佔有的強烈願望,而又不能很容易地獲得,在私慾的驅使下,他便悄悄地將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產生了偷竊行為。

(3)叛逆的反抗。有些孩子對父母過於嚴厲的教育方式不滿,產生報復心態,故意做一些讓父母難過的事情,這是一種叛逆的反抗。

(4)不清楚偷盜的卑劣。偷東西的行為多發生在孩了幼年時,他們還沒有形成明確的尊重他人權益的概念,更不清楚偷盜這種行為的卑劣之處,所以有一種“我喜歡,就要得到’的強烈願望,就不由自主地去“拿”了。

當孩子有了這個毛病,不論偷竊物品是多還是少,都要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一定要讓孩子克服掉,而且越早越好,怎樣幫助孩子克服呢?不妨參考下列的方法:

(1)採取平靜,沉穩的方式教育。家長髮現問題後,不要怒不可遏,連打帶罵,而應儘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來,坐下來認真交談。根據實情,給孩子重點分析兩方面問題:一是是非問題。聯繫實際,給孩子講清楚如何對待金錢會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小的毛病發展下去,會鑄成大錯。—二足想花錢應該怎麼辦。告訴孩子,想買什麼跟家長說,家長給錢或不給錢是經過思考的,要錢就給對孩子成長沒有好處。

(2)給孩子適度的零花錢。孩子需要零花錢,有的家長根本不給,這是不妥當的。給零花錢多少要從實際出發,看家庭經濟條件和孩子實際需要,而日.要指導孩子怎樣花錢。

各位家長,當談到愛的這個主題的時候,我們前面已經說過很多種錯誤的愛的方式了。那什麼才是正確的愛呢?

正確的愛他又是怎樣去定義的?他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叫做愛是一個生命喜歡另外一個生命的表達方式,愛是需要表達出來的。

第二個特點叫做愛是平等的,是一個生命對另外一個生命平等的一種關係。他不是上下級的關係,也不是交換的關係。

第三個特點叫做愛是完完全全的接納。那麼我們一個生命喜歡另外一個生命就要去接受他好的,也要接受他不好的。

第四個特點叫做愛的存在與否由被愛的人的感受來決定的。當被愛的人感受不到你愛他的時候,其實這種愛是不存在的。

第五個特點叫做愛是要把對方塑造成完美的型。要把對方塑造成理想的型,愛他不是亂愛,不是瞎愛,不是無原則的愛,在愛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把我們的孩子朝著正面的、理想的、積極的方向去塑造。這才是一個愛的完整的定義。

家長不妨去回顧一下,平時給孩子的愛是正確的嗎?不正確那麼孩子的問題又出現在哪裡呢?

歡迎評論、討論、收藏、關注轉發......後期繼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