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為“床頭救命三寶”之一,這個抗血栓常用藥,您用對了嗎?

文︳初雲小葉

大二的時候瘋狂迷上了看記錄片,於是就把高中時代想看而沒時間看的《大國崛起》看完了。

它被稱為“床頭救命三寶”之一,這個抗血栓常用藥,您用對了嗎?

大國崛起劇照

隨後發現了原班人馬打造的姊妹篇《公司的力量》,看完後,甚是震撼。

如果《大國崛起》偏重於國家崛起關鍵時期關鍵的人,

那麼,《公司的力量》則著眼於推動這個歷史進程的組織。

其中印象頗深的就是德國拜仁藥業,喜歡足球的相信一定不會陌生。

而拜仁企業崛起的產品就是從柳樹裡提取的水楊酸合成的阿司匹林。

它被稱為“床頭救命三寶”之一,這個抗血栓常用藥,您用對了嗎?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最早用於解熱鎮痛,在百年之後,

這個藥物不僅沒有淡出人們的視野,

反而應用範圍日漸寬泛,真可謂醫藥界的常青樹。

那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楊酸)是一種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

無臭或微帶醋酸臭,微溶於水,易溶於乙醇,可溶於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

本品為水楊酸的衍生物,經近百年的臨床應用,證明對緩解輕度或中度疼痛,

如牙痛、頭痛、神經痛、肌肉痠痛及痛經效果較好,

亦用於感冒、流感等發熱疾病的退熱,治療風溼痛等。

近年來發現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

臨床上用於預防短暫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人工心臟瓣膜和靜脈瘻

或其他手術後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1.對胃腸道粘膜的損害

阿司匹林對胃腸道粘膜產生損害的機制主要有局部作用和系統作用兩方面:

① 局部損害。

② 系統作用:

最容易導致胃的消化性潰瘍,發生出血、穿孔;

同時低劑量阿司匹林長期應用也可致食管、小腸、結直腸的損傷,

發生潰瘍、出血、腸腔狹窄和穿孔。

出血症狀包括:嘔出鮮紅血(上消化道出血)、

嘔血呈暗紅色(上消化道出血減緩或停止)以及黑便(腸道出血)等。

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就醫。

2.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還可引起皮下出血

患者表現為皮膚青紫或有出血點,甚至牙齦出血或鼻出血,老年女性尤為常見。

由於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會使手術出血風險加大。這些應引起廣泛的重視。

3.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還能引起中毒

患者出現頭痛、眩暈、噁心、嘔吐、耳鳴、聽力和視力減退等症狀。

4.孕婦服用阿司匹林的危害

孕婦在懷孕3個月內服用阿司匹林可致胎兒發育異常,

之後長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並有出血的危險,故分娩前2~3周應禁用

服用阿司匹林應該注意的問題

1.服用適宜的劑量

大量臨床數據表明,

長期預防應用阿司匹林的劑量,每日 50~100 mg(大多推薦每日 75mg)。

這樣既可達到最佳的預防作用,又可使藥物的毒性反應減到最少。

2.阿司匹林服用時間

這個問題目前臨床有爭議,

到底是晚上還是早晨服藥各執一詞。

有研究表明因為夜裡2時到上午10時之間血小板更活躍,也是心血管病高發時段,

所以晚上吃阿司匹林更有效。

也有研究發現,早晨服用夜間血中前列環素水平更高對預防夜間心血管病發作更有效,

提出應早晨服藥。

目前專家的共識是:

在哪個時間段服藥並不重要,只要長期堅持服用阿司匹林就能獲得持續的血小板抑制效果。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那麼作用也是持續性的。

所以早晚沒有多大區別,關鍵是堅持。

3.避免與其他抗血栓藥或致消化性潰瘍藥合用

阿司匹林還會與布洛芬和萘普生等非甾體抗炎藥、華法林等血液稀釋藥物

以及氯吡格雷或噻氯匹定等抗血小板藥物發生相互作用,應嚴格按照醫囑服藥。

4.老年人胃粘膜損傷

老年人胃粘膜對損害因素的適應能力減退更易引起胃粘膜損傷。

5.預防阿司匹林所致胃腸出血的併發症

可同時服用預防胃粘膜損傷的藥物,採取預防性抑酸藥物治療和胃粘膜保護劑合用。

6.選用合適的ASA劑型

目前在臨床上對長期服用低劑量 ASA 預防缺血性心腦血管病,均應用腸溶衣型或緩釋型 ASA,這樣可減低對胃粘膜的局部直接損傷作用。

7.重視服藥者的病史

目前臨川認為,過去有消化道潰瘍或出血史者,

尤其是過去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或阿司匹林時曾發生過類似病史者,

這些患者屬服用 阿司匹林易發生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應慎用和禁用。

8.藥前和服藥期間進行檢查

用藥前最好先查血,如紅細胞、血小板、出凝血時間,

期間如患者有上腹不適,應及時檢查,或停藥。

9.做過支架的患者該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在臨床上經常有因冠心病而做支架的患者服用雙聯抗血小板藥物12個月後,

停了阿司匹林服用氯吡格雷。

這是不正確的,

目前研究證實,

氯吡格雷不能替代阿司匹林用於二級預防。

正確的做法是,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雙聯抗血小板藥物12個月後,

停氯吡格雷,單服阿司匹林。

如果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者阿司匹林過敏,可以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

服用阿司匹林存在的問題

很多人是通過“自診”服用阿司匹林的,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刊登一項涉及 6.8 萬名患者的新研究,

發現超過 1/10 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不當。

1.未經過專業醫生的風險評估

如果未經過專業醫生的評估,不可經常服用阿司匹林。

心臟病或卒中風險取決於已知和未知的多種因素。

如果醫生對患者心臟病和卒中風險評估不準,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臟病和卒中就不一定恰當。

當然如果停用,也不能隨意停用,也需經過專業評估。

2.隱瞞阿司匹林服用病史

患者因其它疾病就診時,應向醫生說明。

因為阿司匹林與其它藥物有相互作用,

更常見的是如果這段時間要接受其它手術,應瞭解手術的額外風險。

由於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會使手術出血風險加大。

一般手術,醫生會建議患者在手術、檢查或拔牙前至少5天停止服用阿司匹林。

如果急診手術,必要時則需再次評估手術。

3.阿司匹林並非靈丹妙藥

阿司匹林與青黴素、安定一起被認為是醫藥史上三大經典傑作。

阿司匹林在疾病健康的領域作用很大,包括退熱、解痛、抗癌,因此有時其作用會被誇大。

但阿司匹林並非靈丹妙藥,並非萬能藥物。

在心臟病和卒中預防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服用阿司匹林更重要,

而不是單純服用阿司匹林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免於心腦血管病了。

也有人將它誤為它為他汀類,用來作降脂藥物使用。

4.阿司匹林是床頭救命三寶之一?真有這麼神奇嗎?

網上傳言阿司匹林是床頭救命三寶之一,

所有懷疑心臟病發作的人都需要立即服用阿司匹林救命,真有這麼神奇嗎?

心肌梗死發作時,阿司匹林可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對延緩疾病發展有一定作用。

對心肌梗死急救時,服用阿司匹林可使死亡率下降 20~30%。

歐洲的胸痛指南中建議,懷疑心肌梗死患者患者應立即呼叫急救,同時服用阿司匹林。

但非專業人士對心臟病缺乏鑑別知識,消化道疾病或主動脈夾層情況服用阿司匹林反而有害,

建議懷疑心臟病發作時首先呼叫急救,在急救專業人員指導下用藥。

急救時,劑量不能太小應達到 300 毫克,應嚼碎服用,吸收迅速儘快發揮藥效。

5.與其它藥物合用,要慎重

① 阿司匹林與維生素 B1 同服,會增加患者的胃腸道反應;

② 阿司匹林與抗凝藥中的雙香豆素合用,易致患者出血;

③ 與降糖藥 D860 同用,易致患者出現低血糖反應;

④ 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合用,易誘發潰瘍;

⑤ 與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強其毒性;

⑥ 與利尿劑同用,容易造成患者水楊酸中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