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接送周”的實質是和喪偶式育兒說再見?還是一場秀?

1.武漢小學開展“爸爸接送周
”引爭議

近日,武漢市光谷第十一小學開展了“爸爸接送周”活動,倡議孩子的父親儘可能接送孩子上學,引發輿論關注。

“爸爸接送周”的實質是和喪偶式育兒說再見?還是一場秀?

武漢小學“爸爸接送周”活動微博圖片

據負責這項活動的張老師表示,從事教育11年來,他發現“當下常見的家庭教育現狀是‘爸爸缺位,媽媽焦慮,孩子崩潰’,接送孩子上學的除了老人多是媽媽;開家長會時,絕大多數是媽媽參加;學校開展大型活動時,參與的家長多半是媽媽。”而爸爸們則迫於生活和社會競爭壓力,極少有時間和精力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上來。

“爸爸接送周”的實質是和喪偶式育兒說再見?還是一場秀?

武漢小學“爸爸接送周”活動微博圖片

實際上,“老師們在日常觀察中發現,爸爸更多地參與到教育活動中的孩子,比爸爸較少參與的孩子,在性格上表現得更加陽光、自信,也更大方。爸爸的參與,會讓孩子更加堅強、勇敢,也有利於擴寬孩子的知識面。父母‘旗鼓相當’,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才是最好的”

而學校舉辦“爸爸接送周”活動,“只是通過一個側面,喚醒更多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中。接送孩子的路上走一走,聊一聊,這樣就很好,也不需要刻意花很多時間。”

“爸爸接送周”的實質是和喪偶式育兒說再見?還是一場秀?

武漢小學“爸爸接送周”活動微博圖片

“爸爸接送周”的實質是和喪偶式育兒說再見?還是一場秀?

武漢小學“爸爸接送周”活動微博圖片

可以看出,學校舉辦活動的出發點還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考慮的,然而,網友們卻不淡定了:

“怎麼?沒有爸爸的單親家庭還不能上下學了?”

“以為做這樣的活動,爸爸就能迴歸家庭教育嗎?”

“校長又在博眼球呢!”

“爸爸接送周”的實質是和喪偶式育兒說再見?還是一場秀?

微博評論截圖

“爸爸接送周”的實質是和喪偶式育兒說再見?還是一場秀?

微博評論截圖

“爸爸接送周”的實質是和喪偶式育兒說再見?還是一場秀?

微博評論截圖

“爸爸接送周”的實質是和喪偶式育兒說再見?還是一場秀?

微博評論截圖

雖說有些網友的觀點過於偏激,卻又不無道理。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缺位的家庭教育,僅靠臨時的彌補真的管用嗎?

2.“爸爸接送周”究竟是形式主義?還是在告別“喪偶式育兒”?

“喪偶式育兒”,通常說的是家庭教育當中父親這個職位的缺失。爸爸更多的將時間傾注在事業、工作、社交當中,忽略了孩子的教育。這個詞的存在諷刺了父親們的不負責任、不可靠、缺乏作為父親應有的自覺,是一種對父親的批判。

“爸爸接送周”的實質是和喪偶式育兒說再見?還是一場秀?

“喪偶式育兒”現象形成的原因錯綜複雜,結論卻簡單粗暴。於是就出現了很多以幫助家庭擺脫“喪偶式育兒”教育現狀為目的的課程、活動。在此次武漢小學此次開展的“爸爸接送周”活動,肯定會有孩子在活動中增加了與父親的交流,只是對於習慣性逃離孩子教育的“父親們”來說,這一週接送孩子的活動,恐怕也只是一場做給他人看的秀罷了。

而真正好的家庭教育,是即便家長忙於工作無法時刻陪在孩子身邊,卻也會心繫孩子的教育,關心孩子的點滴,給與孩子理解和尊重,以及與自己平等對話的權力。

武漢小學設立“爸爸接送周”的活動,能喚醒缺失的家庭教育嗎?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