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鼎革之際的歷史與人》真實的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你或許讀過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欣賞他筆下的淡泊名利、悠遠意境,卻不曾想人家到老還寫下過“聖明皇帝,大元洪福與天齊”的諛辭。

你或許聽過《三國志》可比肩《史記》《漢書》的歷史價值,卻不曾想它的作者陳壽卻在撰寫曹操、諸葛亮等人物時,帶入了過多的個人情感被後人議論紛紛。

你或許知道袁世凱竄取了孫中山先生革命果實,縱橫晚清稱王稱帝,卻不一定知道他背後還有一個“神秘軍師”徐世昌為他籌謀劃策……

抉擇:鼎革之際的歷史與人》真實的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如何看待一段逝去的歷史,評價一個充滿爭議的歷史人物,可以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受到自身學識、經歷、情感的影響,帶有明顯的價值取向和立場,往往無法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然而,真實的歷史並不以我們的個人意志為轉移,沒有史料基礎的歷史人物評說,往往只能半信半疑。

在《抉擇:鼎革之際的歷史與人》一書,作者解璽璋摒棄了立場和觀點,力求通過基礎史料,構建出可信的歷史現場,讓讀者看到了不同的歷史人物形象,重新思考和認識古今。

抉擇:鼎革之際的歷史與人》真實的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全書以人物傳記的形式,分別講述了元明清三代到民國初期,16個在王朝更迭之際有著不可忽視作用的儒士文人形象,其中有陳洪綬、傅山、俞理初、黃宗羲、嚴復、康有為、梁啟超等等,他們中的大多數也許並不是當時聚光燈下的弄潮兒,但每個人卻依舊給這個時代變遷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些歷史人物主要集中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兩個階段,這兩個時代背景很有意思,都同樣的動盪不安,都同樣的內焦外患,作為知識分子,他們對於這種時局和人事的變化,更敏感也更刻骨銘心。

他們是如何抉擇,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作者遍閱史料,以史為證,在《抉擇》一書中娓娓道來,真實還原了歷史現場,再現了大師風骨。

抉擇:鼎革之際的歷史與人》真實的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作者解璽璋是我國知名文化批評家、學者、近代史研究者,從事報刊編輯、圖書編輯二十餘年,曾獲多種全國及北京市文藝評論獎,其2012年出版的著作《梁啟超傳》,在當時被業界公認為是梁啟超先生辭世83年來最為詳盡、客觀的傳記。

一如他在《抉擇》一書中始終秉持的態度:“尊重他們的選擇,尊重事實和真相,不預設立場,不搞先驗標準,不醜化也不美化,不從臆測的前提出發,只從史料基礎出發”

對於每個歷史人物的刻畫和評價,作者都力求做到了客觀與公正。

抉擇:鼎革之際的歷史與人》真實的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此外,書中還提到的很多歷史細節,不僅打破了我們對於一些歷史人物的固有印象,還讓我們多角度重新思考古今,讓人耳目一新。

比如講到康有為時,書中描述了一個小細節。我們都知道,光緒帝師、戶部尚書翁同龢所草擬的《定國是詔》,是百日維新戊戌變法的開始。而這份詔書的由來可能大多數人不知道。

當時翁同龢草擬《定國是詔》曾參考過兩份奏摺《請定國是明賞罰以正趨向而振國祚折》和《請明定國是折》,他們雖然由不同的官員呈遞,代筆人卻都是康有為。從這一細節可以看出,他是變法背後的核心推手。雖然有人認為是康有為的急躁、激進,導致了變法的失敗,但作者卻直言,這並不能磨滅他在變法上的核心地位。

又如無端列名“籌安會六君子”的嚴復,雖已意識到自己被楊度等人利用,卻只感嘆“復縱百口,豈能自辯?”這一細節就可看出他的保守自持。

抉擇:鼎革之際的歷史與人》真實的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抉擇》一書中收錄的文章皆是作者近年來為騰訊網《大家》欄目所創作的,而他創作的初衷便是想探究儒士文人在歷史更迭中有著怎樣的思考和抉擇。正是由於這樣的初心,作者查遍史料,不放過一縷歷史的印跡,才能深度挖掘所寫人物行為和際遇背後的複雜內心。

正如本書腰封上所寫的:

“王朝更迭,洞察世道之下的人心沉浮;

世事變遷,明悟君子處世的進退之道。”


抉擇:鼎革之際的歷史與人》真實的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不管是為“百日維新”推波助瀾的康有為,至死不渝的堅守者傅山,還是看透卻依舊沉淪的馬致遠,都只是時代弄潮下的當局之人,他們握著自己命運的槳,在漂泊動盪的時空轉換中,所做出的的種種選擇,都沒有簡單的對和錯、是與非之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