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

多姿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

中國戲曲藝術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古代歷史故事和現代優秀典型故事文章為題材為準,同時結合了多種類型的民族樂器,和舞臺道具燈光音效為背景來還原不同的年代場景。選擇了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聲情並茂表現出的人物特性的綜合藝術,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

1、 京劇

T45《京劇臉譜》特種郵票

多姿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

T45《京劇臉譜》特種郵票

京劇曾稱平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分佈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多姿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

國粹京劇

2、 崑曲

2010-14 《崑曲》特種郵票

多姿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

2010-14 《崑曲》特種郵票

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崑曲糅合了唱唸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絃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唸語音為"中州韻"。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多姿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

中國崑曲

3、 曲藝

2011-18 《中國曲藝》特種郵票

多姿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

2011-18 《中國曲藝》特種郵票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我國活躍在民間的曲藝品種有400個左右。2011年將舉辦第七屆中國曲藝節。郵票內容擬表現相聲、鼓曲、評彈等。

相聲起源於北京,流行於全國各地,是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的。到了晚清,相聲就形成了現代的特色和風格。在相聲形成過程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寓莊於諧,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是一門古老、優美的說唱藝術。評話通常一人登臺開講,內容多為金戈鐵馬的歷史演義和叱吒風雲的俠義豪傑。彈詞一般兩人說唱,上手持三絃,下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內容多為兒女情長的傳奇小說和民間故事。

多姿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

中國曲藝

4、 黃梅戲

2014-14 《黃梅戲》特種郵票

多姿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

2014-14 《黃梅戲》特種郵票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一說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市,另有一說起源於湖北省黃梅縣。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臺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

多姿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

黃梅戲《穆桂英》劇照

5、 粵劇

2017-25《粵劇》特種郵票

多姿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

2017-25《粵劇》特種郵票

粵劇又稱"廣府大戲",發源於佛山,是以粵方言演唱的廣東地方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廣東珠三角、粵西、港澳地區以及廣西的東南部,在國外粵語的華裔聚居區也時有演出。其源流可溯道明嘉靖年間,粵劇是受到弋陽腔、崑腔、漢劇、徽劇、秦腔等多個劇種的影響而發展起來,取各家之長,自成風格,既與傳統的戲曲文化一脈相承,又具有濃郁的嶺南文化特色。

粵劇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於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多姿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

粵劇《寶蓮燈》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