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中的八仙為什麼非要過海

八仙過海的傳說,我們從小就聽過了,但是卻很少有人去追究,八仙為什麼要過海呢?他們難道是吃飽了撐的嗎?這裡的海指的是東海,八仙所住的地方是蓬萊仙山。八仙之名我們已經很熟悉了,現在我們就來說一說他們為什麼要過海?


民間傳說中的八仙為什麼非要過海


一般來說,有這麼幾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採藥說,傳說海的那邊有一座仙山,山上有無數的仙藥,採到仙藥就是可以拯救天下蒼生百姓。當時百姓苦於受到瘟疫的傷害,無可奈何,八仙既然是救民於水火的仙家,當然不能坐視不管,所以他們要各施法力,過海尋藥。

第二種說法是懲惡說,在老版的電視劇《八仙過海》中,對於懲惡說有很好的表現。東海龍太子興風作浪,為害人間,百姓苦不堪言,卻又無可奈何。八仙為了幫助老百姓度過難關,踏浪東海,勇鬥東海龍太子,最後殺死龍太子,從此東海風平浪靜。


民間傳說中的八仙為什麼非要過海


在這種說法中,八仙不是過海,而是跳入海中和惡龍搏鬥,但在普通老百姓看來,他們這也屬於過海的一種形式。

第三種說法是比賽說,八仙成名各不相同,同時自己的法力大小也不一樣,他們也想比試一下。

可是八仙是好朋友,又不能因為比試而傷了和氣,所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決勝負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各展所長,看誰能順利度過東海。於是就有了八仙過海顯神通的說法,最後八仙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領。

例如漢鍾離把手中的蒲扇變大,變成小船,張果老的毛驢直接踩在海面上,而唯一的女仙何仙姑則踩著蓮葉過海。大家直到過了東海,也沒有分出勝負,哈哈一笑,快樂無比。


民間傳說中的八仙為什麼非要過海


第四種是過關說,八仙閒來無事,想到海上逍遙一番,於是施展海力,過海尋找快樂。

但是有一個問題,他們不能總是這樣獨樂樂吧,要想修成正果,必須經受考驗,而上天給他們的最後一道考題就是如何過東海。東海風高浪急,海面寬闊,八仙在沒有任何援助的情況下必須依靠自己過海。

如果過得了這一關,那麼他們就可以修成正果,如果過不了,則必須再回去多修煉五百年。當然還有最後一種說法,說八仙過海是為了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這一點好像可信度不高,參加蟠桃盛會不是西遊記孫悟空的故事嗎?怎麼跟八仙扯到一起了?


民間傳說中的八仙為什麼非要過海


不管是哪種說法,老百姓對於八仙替天行道的行為是認可的,要不然也不會傳世紀念到今天了。無論如何,八仙過海對他們也是一種考驗,這種考驗跟孫悟空西天取經的性質是一樣的。

想要成仙成佛,必要經受磨難,過海只是其中一種考驗,好在他們八位最後通順利通過。八仙過海由此也成為了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民間神話傳說故事,並且由此而衍生出了各種不同的版本。並且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也演化成了一個俗話,意指各行各業的人都展示出自己的才能。


八仙為什麼非要過海?

傳說有一天天上有八個神仙要去給西王母祝壽,他們八個飛到東海邊,看見東海的海面波濤洶湧。於是呂洞賓對其餘的幾人說:我們大傢伙把自己的寶物扔到海面上去,藉助各自的法寶渡海,咱們也比一比誰的本事更大,怎麼樣?


民間傳說中的八仙為什麼非要過海


其餘七人紛紛贊同,鐵柺李第一個把自己的柺杖扔到海面上去,立即變成了一條小船,鐵柺李一個飛躍就翻立在柺杖上了。

接著漢鍾離給他的芭蕉扇也扔到了海面上去,立馬跳下去站在上面。


民間傳說中的八仙為什麼非要過海


突然,曹國舅用手指向一邊,並大聲喊道,大家快看那裡有海市蜃樓。大家見到一座山,從海里升起,慢慢的變成了天上的雲,一轉眼雲被風吹散了。韓湘子說道,我們可是真有眼福呀,海市蜃樓百年難得一見啊。就在這個時候,藍采和突然在他們當中消失了,張果老說,可能是東海龍王在作怪,他不歡迎我們在他的地盤上大顯神通,所以把藍采和抓走了,我們大家一起去東海龍宮要人去!

幾位神仙來到龍宮,讓龍王放人,老農王不講理也不但不肯放,還讓自己的兒子帶領著蝦兵蟹將追殺八仙,沒有辦法,他們幾個只能用法寶當武器,經過一場激烈的鬥爭,一不小心給東海龍王的兒子給乾死了。東海龍王大怒立即來了南海龍王西海龍王西海龍王來幫忙。由於東海龍王不依不饒,給八仙也整火了,於是,八仙先給海水吸光了然後又將泰山搬了過來,扔在東海雙峰,打的是天昏地暗,給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還有觀音菩薩都給驚動了,最後,玉皇大帝的調解下,藍采和送東海龍王兩片玉版,作為殺了東海龍王兩個兒子的補償。而八仙也被玉皇大帝給降級了,從此,八仙也不敢惹事了。

說到底,他們八仙還是閒的,明明可以飛過去,偏偏不飛非得顯示一下自己的神通,非得得瑟一下。要是他們幾個老老實實飛過去不這麼得瑟的話,那也不可能整出這麼多事,最後還被降級了,你說這氣不氣人


八仙過海,是在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話傳說之一。八仙分別為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柺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民間傳說中的八仙為什麼非要過海


八仙為什麼要過海?第一,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鐵柺李有鐵杖及葫蘆,漢鍾離有芭蕉扇,張果老有紙疊驢,藍采和有花籃,何仙姑有蓮花,呂洞賓有長劍,韓湘子有橫笛,曹國舅有玉版。他們隨身所攜帶的法器各有妙用。要比試一番,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還有一種說法,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懲惡揚善。有一天,他們一起到了東海,只見潮頭洶湧,巨浪驚人。知道海底有巨龍,所以為民除害,才過海降龍。

第三種說法,說以前在蓬萊島有一監獄,因為離海岸較遠所以沒有看守,監獄犯人管犯人,人一滿因為物資不夠用老犯人就把新來的扔海里,有一天來了八個犯人,偷聽到老犯人說話知道要加害他們,就下海逃走,最後還真游到岸邊,被百姓發現,才在當地傳開,後來就演變成八仙過海的故事。


民間傳說中的八仙為什麼非要過海


八仙代表了尋常百姓的美好的人生百態。在漢代裡八仙是指淮南王座下的八位門客。在唐代的時候,八仙是指八位詩人。八仙過海的原因是這樣的:

相傳一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柺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遊。八仙齊聲附合,並言定各憑道法渡海,不得乘舟。漢鍾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 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扔,頓時紅光萬道,何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游。隨後,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柺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扔入水中,藉助寶物大顯神通,傲遊東海。

· 有一個成語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競賽。所以八仙過海的目的其實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分別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那麼“八仙過海”是如何會與“各顯神通”聯繫在一起的呢?

八仙過海的目的就是要各憑本事去遊玩仙山,說白了就是喝多了之後的一時起興。據說,他們此次過海還驚動了龍王。由於他們的神兵神器何等威力,搞的東海不得安生,龍王率蝦兵蟹將出海觀望,言語間與八仙發生衝突,引起爭鬥,東海龍王乘八仙不備,將藍采和擒入龍宮。 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殺,腰斬兩個龍子,蝦兵蟹將抵擋不往,紛紛敗下海去,隱伏水底。

相傳,某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柺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遊。眾仙齊附,並定下規則,要各人憑自己道法渡海,不得乘舟。漢鍾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何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游。隨後, 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柺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拋入水中,藉助寶物大顯神通,傲遊東海。“八仙過海"故事:有一位神仙邀請八仙去他那裡參加宴會並觀賞牡丹花,回來時,他們遭到東海龍王的阻撓,結果雙方以及他們的盟友分成兩大集團,展開了一場鬥法較量,最後八仙和他們的朋友分別拿出自己的法寶,獲得勝利,順利地越過大海。


有一個成語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競賽。所以八仙過海的目的其實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分別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那麼“八仙過海”是如何會與“各顯神通”聯繫在一起的呢?

八仙過海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八仙即鐵柺李、漢鍾離、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據傳,八仙某次來到蓬萊閣上聚會,大家觀海賞景,飲酒作詩,好不痛快。酒至酣時,眾人微有醉意,但再飲下去,決不盡興,於是鐵柺李對眾人說道:“都說海外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景緻秀麗,我等何不趁著酒意前去遊玩一番?”

說完後,眾人頓時興致連連,齊聲附和,大家正要騰雲而起,前往仙山之際,呂洞賓突然朗聲說道:“我等既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駕雲,只憑個人道法,意下如何?”

眾人聽後,既覺好玩又起了爭強好勝之心,於是均表贊同,大家來到海邊紛紛亮出自己的法寶,準備過海。

漢鍾離率先將手中芭蕉扇扔進海中,只見芭蕉扇瞬間變大猶如蒲席,漢鍾離袒胸露腹臥席而睡,蒲席徑自漂向遠處,何仙姑將荷花拋入海中,頓時紅光萬丈,仙姑佇立荷花之中,倚浪而行,隨後呂洞賓的純陽劍,鐵柺李的酒葫蘆,張果老的驢,藍采和的花籃,韓湘子的笛子,曹國舅的玉笏板紛紛成為主人的渡海工具,載著他們一路東行,前往海外仙山。

所以,八仙過海的目的就是要各憑本事去遊玩仙山,說白了就是喝多了之後的一時起興……

另外,關於“八仙過海”的說法民間有幾個不同版本,有的版本說八仙過海是八仙參加完王母的蟠桃盛會後發生的,還有的版本講述了八仙過海時無意間攪動了東海,引來東海龍王的不滿,東海龍王派蝦兵蟹將搶走藍采和,並請來其他三海龍王,引發雙方大戰,後在觀音的調和下,雙方才罷戰,握手言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