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的皇子與宋代皇位繼承

電視劇《清平樂》第41集中,仁宗得知兒子最興來最終去世悲痛萬分。從最興來生母苗貴妃來看,可以確定其原型為

仁宗次子趙昕,生於寶元二年(1039),康定元年(1040)賜名趙昕、封壽國公,康定二年(1041)二月二十九薨,追封豫王,諡悼穆。

夭折的皇子與宋代皇位繼承

《清平樂》41集片段,源“騰訊視頻”,侵權請刪

趙昕並不是宋仁宗第一個夭折的兒子,其長子趙昉在景祐四年(1037)五月出生,出生即逝,直到康定二年五月,始賜名趙昉。在趙昕去世的同年八月,仁宗的第三個兒子趙曦出生,十二月(仁宗在康定二年十一月改元慶曆,故此時也稱慶曆元年十二月)封鄂王,但兩年後即慶曆三年(1043)正月初一,趙曦亦去世,此時宋仁宗才33歲,但其此後再未有皇子。宋仁宗是宋代第一個無長成的皇子的皇帝,但卻並不是最後一個。

宋代皇子情況

宋代一共有107位皇子,其中皇帝親生100人(另有說101人),另有7人為收養宗子。在數量上,與明代115位、清朝86位皇子相差並不大,就均數來說,宋代一共15位皇帝,去除收養宗子,平均每人6.67個皇子,明代16位皇帝平均每人7個皇子,清代10位皇帝平均每人8.6個皇子,相差也不大。

宋代各位皇帝皇子數量如下:

夭折的皇子與宋代皇位繼承

宋代皇子人數及分佈表 《宋代皇子制度研究》

可知,皇子數量最少的是宋哲宗,僅1子,數量最多的是宋徽宗,有32子,佔北宋皇子總數的三分之一還多,換句話說,宋朝三分之一的皇子都是宋徽宗所生,除徽宗外,神宗有子14皇子人,神宗、徽宗二人所生皇子幾乎是宋代皇子總數的一半。

夭折的皇子

在100位皇子中,史料記載早亡的皇子就有32位,其中南宋、北宋各有16位,其中皇子早夭最多者如南宋寧宗,10位皇子有7位早亡,另有不乏數子均早夭者,如《清平樂》的男主宋仁宗,三子均早夭,宋理宗四子均早夭,宋哲宗、宋高宗均僅1子,但都早夭。

除了早夭,皇子短壽也是宋代一個棘手的問題,兩宋皇子生卒年月確切可考的有55位,具體分佈如下:

夭折的皇子與宋代皇位繼承

宋代皇子壽命 《宋代皇子制度研究》

則55位皇子平均壽命約為30.55歲,這與宋代平均壽命56.7歲相差甚遠,不足統治階級上層男性平均壽命64.47歲的一半。諸皇子中,壽命最長的是宋高宗趙構,壽命長達81歲。

宋代皇子早夭或者早逝的原因有多種。對於未成年(以12歲為界)而早夭的皇子,因年齡較小,身體抵抗力較低,遇到外部壓力,多因病而逝。如宋高宗元懿太子趙旉,因“警悸”而亡,其三歲時曾被推為傀儡皇帝,在內外政局不穩的情況下,幼小的心靈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與之相似情形的還有度宗子趙昰。

對於成年皇子,疾病是造成早逝的主要原因。如太宗諸皇,昭成太子元僖和商王元份“以疾薨” , 楚王元偁“體素羸多病” ,去逝時年齡分別是元僖27歲、元份37歲、元偁32歲,都低於宋代平均壽命。除此之外,宋代皇室似乎還受到腦血管疾病的困擾。真宗是首位因該病去世的皇帝,其後代不排除遺傳該病的可能。

除疾病外,還有諸如自殺等因素。如太祖次子燕王德昭,在叔叔繼位時因為擔心受怕而自殺。

夭折的皇子與宋代皇位繼承

《清平樂》41集片段,源“騰訊視頻”,侵權請刪

而宋朝皇帝對於皇子夭折情況也十分擔憂,《清平樂》中仁宗得知次子趙昕去世時,只能對天長嘆,質問生母是否真的不能原諒他,才讓孫子最興來去陪她,並因此想將生母李宸妃弟弟李用和加官晉爵,藉以告慰太后在天之靈。

這種做法在宋代屢見不鮮,仁宗後期,有大臣認為“皇嗣未生,蓋以國家未如古禮封二王后”,仁宗因此對前朝柴氏禮遇有加,封柴氏族人年長者為崇義公,並賜田十頃。此外,也會將原因歸結到太醫身上,將醫官降職乃至判刑。

皇子早夭或早逝對宋代政局的影響

皇子夭折,最直接影響莫過於皇位繼承。如從父死子繼變為兄終弟及,除太祖與太宗外,北宋因哲宗僅一子早夭,皇位遂由其弟徽宗承繼,徽宗傳位給子欽宗,因靖康之變,徽宗、欽宗二帝北狩,欽宗帝高宗遂於臨安繼位。

而最特殊之處莫過於收養宗室子為皇子。如前述,宋代除了皇帝親生子外,另收養了7位宗室子為皇子,其中北宋一位、南宋六位。

首位收養宗室子為皇子的皇帝是宋仁宗。仁宗乾興元年(1022年)十三歲時繼位,至景祐二年(1035年),二十六歲的仁宗仍然無子,遂挑選宗室子入宮,交由皇后撫養。所選之人為仁宗叔父商王趙元份之孫、堂兄趙允讓之子。其實也是迫於無奈,因仁宗之父真宗雖有六子,但仁宗前面五個哥哥都早夭,因此,仁宗並無親兄弟。趙宗實入宮之時年僅三歲,雖然作為皇子,但是仁宗尚年輕,所以對他並沒有真正重視起來。

夭折的皇子與宋代皇位繼承

《清平樂》官宣圖,侵權請刪

寶元二年(1039),仁宗次子趙昕出生,且並沒有像哥哥趙昉那樣出生即夭,所以讓仁宗看到了希望,遂又將趙宗實回到了親生父親趙允讓的身邊。慶曆三年,仁宗三子趙曦夭折,但三十三歲的仁宗依然對後宮誕生皇子抱有希望。期間趙宗實雖未再入宮,但其官職卻一路上升。一直到嘉祐七年(1062年),仁宗去世前一年,才將趙宗實立為皇子,並於次年繼位,是為宋英宗。

英宗之後,高宗趙構一子,三歲而夭,高宗後又喪失生育能力,不得不從宗室子中選擇。最終從宗室中挑選太祖系趙伯琮(秦王德芳後裔)、趙伯玖兩位皇子,經過一番考驗,最終確定趙伯琮為太子,是為孝宗。

至宋寧宗時,雖有親生皇子7人,但存活時間最長的為8個月,最短的僅1個月,寧宗不得不再次挑選宗室子為皇子。其最初挑選燕王德昭後裔趙與願,並立為太子,但不久去世。當時,寧宗堂弟沂王趙抦一子早夭,挑選宗室子秦王德芳後裔趙貴和為嗣子,當趙與願去世後,寧宗遂將堂弟嗣子趙貴和立為皇子,並最終立為太子,從宗法角度來說,這是合理的,在寧宗無兄弟情況下,立堂弟子為嗣。寧宗又從燕王德昭後裔中挑選趙貴誠承繼沂為嗣。寧宗駕崩後,史彌遠等矯詔廢太子趙貴和,改立沂王趙貴誠為皇帝,是為理宗。理宗四子均夭折,遂立親弟榮王趙與芮之子、親侄孟啟為嗣,是為度宗。

夭折的皇子與宋代皇位繼承

寧宗世系

夭折的皇子與宋代皇位繼承

理宗世系

收養宗室子為皇子,是宋代在皇子夭折情況下被迫作出的選擇。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原則,即使皇帝無子,將於近支宗室中挑選合適的繼承人。如仁宗無子,其最近的宗室為真宗弟商王趙元份,故立商王之孫,至於緣何未按長幼順序,可能與年齡有關,在商王孫輩中,三歲的趙宗實是最合適人選。複雜在於南宋皇帝養子,靖康之變之後,主要考慮太宗一系宗室大多被金兵所掠奪,因此從太祖一系選拔。而此時太祖一系大多繁衍七八代,血緣關係已經很淡薄,如寧宗前後三位養子高祖以下皆不相同。


參考文獻

1、程民生:《宋人婚齡及平均死亡年齡、死亡率、家庭子女數、男女比例考》,《宋史研究論文集》第十一輯

2、郭影影:《宋代后妃子嗣人數、壽命與疾病考》,《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3、範帥:《宋代皇子制度研究》

4、史冷歌:《宋代皇帝的疾病、醫療與政治》,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3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