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為什麼要先解放東北?

解放戰爭中有三次戰役,分別是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那有沒有朋友想過,為什麼要先打遼瀋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為什麼要先解放東北?


這個問題甚至可以這樣問,解放戰爭時期為什麼要先解放東北?

遼瀋戰役中,國民黨中將範漢傑被俘後,曾說過這樣一段廣為流傳的話,“打錦州這一著,非雄才大略是下不了這個決心的。錦州好比一根扁擔,一頭挑東北,一頭挑華北。現在扁擔斷了。”

範漢傑說的沒錯,但格局和境界稍有欠缺,他是以東北為棋盤,討論的是為何先落子錦州的問題。

我們今天的問題,是以當時的全國為棋盤,討論的是為何要先落子東北的問題,這是一個更高境界和更高層次的宏觀性戰略問題。

解放戰爭時期,為什麼要先落子東北?這事兒還的先從戰爭的根本目的說起。

戰爭的根本目的是什麼?答案或有千條萬條,但最根本的只有一個,即從物理上消滅對方,或瓦解對方的武裝。

哪在什麼情況下才更有把握取得戰爭的勝利呢?孫子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解放戰爭時期為什麼要先解放東北?


孫子說的非常明確,就是說:打仗這種事,尤其是決戰這種事關生死的事情,必須要在力量佔據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才能幹。

放眼當時全國戰場,在華北、華東、中原、西北戰略區域,尚不具備決戰條件,說白了就是,解放軍在軍事力量上不佔優勢。

但東北就不同了,經過冬季攻勢後,東北野戰軍所屬部隊有12個步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15個獨立師,3個騎兵師,再加上地方部隊,總兵力已達103萬人。

國民黨方面呢?當時他們在東北有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旅)又3個騎兵旅,加上地方保安團共約55萬人,並且被分割、壓縮在瀋陽、長春、錦州三個互不相連的地區內。

解放戰爭時期為什麼要先解放東北?


55萬對103萬,決戰的首戰不選在東北選在什麼地方?這仗絕對能打!

剛才,我們討論的是比較膚淺的能不能打的問題,接下來再討論一下為什麼打的問題。

遼瀋戰役中,如何解決東北問題?至少有兩種觀點,東北野戰軍認為應該先打長春,中央軍委則堅持打錦州。

東北野戰軍堅持打長春,是因為國民黨在長春兵力薄弱,張嘴就能吃到;中央軍委堅持打錦州,是要“關門打狗”,全殲東北守敵。佔長春,是一城一池之得;佔錦州,則是要鯨吞東北。

為什麼要鯨吞東北?因為在當時的形勢下,東北的戰略價值太大了。

在當時的形勢下,曠日持久的戰爭已是不可避免。

支撐戰爭的是什麼?當然是煤炭、鋼鐵等等資源,誰佔有了豐富的資源,就意味著誰具備了進行持續戰爭的能力。

當時東北地區最大的特徵是什麼?礦產資源豐富,工業體系完善,尤其是重工業和軍工業較為發達……

咱們來看一組數據,遼瀋戰役勝利後,東北解放區軍事工業繼續擴大生產規模,生產出大量的武器彈藥,計子彈1646.7萬發,各種炮彈172萬發,手榴彈3萬顆,爆破筒9710萬個,雷管341.7萬個,導火索87.6萬米,無煙火藥260噸。

淮海戰役中,解放軍打的全部炮彈,都是大連建新公司生產的。

華東野戰軍在總結淮海戰役勝利原因時曾這樣說過,“華東地區的解放,特別是淮海戰役的勝利,離不開山東的小推車和大連的大炮彈。”

解放戰爭時期為什麼要先解放東北?


為了支援全國解放戰爭,東北不僅生產出大量的武器,而且大量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關內,成為全國解放的強有力大後方。

僅在1949年上半年,就為其他戰場奉獻出:軍單衣181萬套,騎炮兵服5萬套,撒鞋180萬雙,單膠鞋300萬雙,麻袋16.8萬條,軍毯6.3萬條,木材150萬立方米,鋼鐵20萬噸。

(文章源自網絡 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