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品效合一”,音乐广播的价值该如何重构?

音乐是一种寓于声音的艺术,它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引发人产生多种情绪反应和情感共鸣。它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感受,所以音乐也是一种极具内涵的声音形式。而音乐广播作为承载音乐传播的一种载体和途径,在传统广播类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影响力,它既不同于新闻资讯凭借新鲜内容、快速传播吸引受众、又不能像交通广播可以倚重某一种交通载体谋求自身发展……音乐频率是在以一种“心灵共鸣”的形式,填补着听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内容消费场景下的“时间空挡”,并业已成为一种“刚性的收听诉求”。
要实现“品效合一”,音乐广播的价值该如何重构?

根据尼尔森网联2017年全国广播、音频基础研究显示。在网络音频端,音乐类的主要内容类型占据了受众收听排名TOP5中的四席(中文流行音乐、欧美流行音乐、怀旧经典音乐、最新音乐榜单);而在传统广播电台,虽然新闻资讯是收听偏好的主要体现,但是以怀旧为特点的经典音乐仍然牢牢的俘获了一部分为了欣赏、或是寻求心灵抚慰的受众。

从2017年初到2018年6月,对比全国三大广播主频率(新闻、交通、音乐)在综合市场和车载市场的地位变化就会发现:各地新闻频率趁着“三台合并”的东风,巩固了其坚实的影响力; 而以“路况信息”为主打内容的交通广播却逐渐丧失了固有优势、呈现大幅下降的态势。此种情形也让音乐广播得以一举赶超,并持续攀升。

要实现“品效合一”,音乐广播的价值该如何重构?

是什么主导了传统音乐广播逐渐步入辉煌,并跃升至三大频率中第二位的位置呢?

音乐广播

“南强北弱”的地缘优势带动全国

针对以蜻蜓FM为代表的音频流媒体平台研究发现,“音乐类”已成为该平台音频类别中排在第二位的内容形式,仅此于新闻类内容。通过大数据呈现:音乐受众多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华东和华南地区。这与尼尔森网联此前调研中所发现的——“南方受众更注重时间价值的利用,而北方受众更喜欢语言类节目,调侃式伴随收听”结论相吻合。并且,华东、华南受众对于音乐的热衷趋势正在带动全国。

要实现“品效合一”,音乐广播的价值该如何重构?

音乐广播

核心听众群“吞噬”新中产

根据研究发现,当前音乐广播的核心受众覆盖了从15岁到44岁的听众群体。而中国市场当前的消费主力恰恰处于25-44岁之间,这正好与音乐广播的核心受众重合。我们通常将这部分人群称为“新中产”,在这群人中私家车已成为其标配产品;他们更追求市场的细分和消费的垂直;他们有更加鲜明的个人品味和独特的消费诉求。

此外15-22岁年龄段人群,作为音乐广播与市场消费主流间的“差距代际人群”恰好覆盖了95后、以及00后,这部分群体所呈现的年轻化、个性化以及开放性等属性,使他们成为了狂热的“追乐一族”。需要格外重视的是,90后是当前我们所公认的市场消费潜力群体。换言之,占有32.3%的95后,既是市场的未来主导、又是中国广播音乐“主力军”。

要实现“品效合一”,音乐广播的价值该如何重构?

音乐广播核心受众人群的年龄跨度从70后到00后,贯穿了两个代际。这两代人普遍在良好的教育背景下成长,又都刚好赶上了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成熟的时代,所以他们对于移动互联网这种更新的传播模式既具备适应性、需求性等基础条件,又拥有极强的好奇感、和探索欲望。在他们当中获取信息的方式早已不在局限于媒体,他们受KOL以及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亲朋好友的影响极为明显。

“大音频”

重构传统与网络音频市场

总览2010年以来中国各大媒体接触率的变化走势,不难发现:中国广播受众的媒体接触率已从2010年的62.3%下降到了2017年的33.3%。于此同时,互联网媒体却从2010年至今增长了43.4个百分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要发展、就必须要抓稳受众,而抓稳受众的前提是要先捕捉到他们的根本诉求。对于这群随互联网一同长大的音乐广播核心听众,传统广播与网络音频或许从收听途径上选择,并没有任何一方拥有绝对的独占优势,受众更偏爱直接、便捷的收听方式和用户体验。所以音乐广播的前路不能止于从行业自身的角度来规划发展,而需要以一种更大的视角——“大音频”来看待。

1. 广播依然是音频市场收听的主力:从大音频的视角,2016年至2017年的两年间,广播的接触率下降了1.1%、音频的接触率增长了1.14%,但从整体的人群占比而言,广播媒体的受众群体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要实现“品效合一”,音乐广播的价值该如何重构?

2. 垂直平台助力音频市场触达的增加:在音频市场,超过一半的受众聚集于移动音频平台。但在其细分中,垂直型的APP占据了九成以上的使用率,这些垂直型的APP明显又以音乐类客户端为主。由此可见,对于传统广播音乐频率的主要压力来源于移动音频中的垂直型媒体端。

要实现“品效合一”,音乐广播的价值该如何重构?

3. 互联网改变广播收听方式而非传统广播本身:移动互联网促使网络音频与网络在线广播逐渐兴起,传统广播收听受众确实被分流、影响被稀释。数据显示:网络音频的发展导致传统广播的接触下降了4.2个百分点,在线广播的发展导致传统广播的接触下降了1.6个百分点,这组数据虽然有些“耸人“,但需要界定的是,传统广播收听方式接触的下滑,并不等同于传统广播节目接触下滑。事实上,由于在线广播的发展,反而带动了传统广播节目的收听,只不过是选用的收听途径、方式不同,这部分人群给广播节目收听带来的增量达到了11.4%。整体上讲,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冲击的主要是传统广播的收听方式,而非传统广播本身,传统广播节目的接触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增加了5.6个百分点。

所以说,在大音频的概念下,音频流媒体未必真瓜分了传统广播的受众,而是以垂直型音频流媒体和支持付费的语言类节目为主流,培养和凝结出一拨新的受众群体。

四位一体

成为移动互联下的最佳整合方案

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音频给我们带来了更快捷的使用体验,但却让人感到欠缺了一丝心灵上的“温暖”。事实上,这恰好为音乐广播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遇。通常只有传统广播的主持人会在主播过程中加入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诠释,深度挖掘歌曲背后的故事……新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在无形中被传递。所以说传统音乐广播较之网络,其实更具有人文关怀和互动交流的特点。

2. 尝试“音乐台与音乐节”的结合模式,将音乐主持人与音乐IP资源进行盘整,实现主持人IP、音乐产品IP以及歌手IP的跨界融合,再以落地音乐节为载体,实现单体IP优势效果的叠加,最大限度的拓展粉丝效应,吸引更多流量的涌入。

要实现“品效合一”,音乐广播的价值该如何重构?

当前传统广播的广告经营,仍然倚赖无线传输覆盖环境下的传统收听方式。在此背景下,势必会引发受众的分流,就会对传统广播的经营造成更大的冲击。在万物互联时代,如果想突破这样的窘境,就需要主持人、节目、活动和平台形成四位一体的传播模型,让广播电台的传统职能发生改变,以谋求更新的盈利点。媒体的使命不再是帮助广告主在品牌和营销目标之间二选一,而是要实现“品效合一”,这样才能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媒介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