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子的庐山真面目,别再捡到银子都不认识

谈论起历史,总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岁月的打磨之后,历史已经变得不是那么的真实,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探索历史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好奇心,因为我们毕竟不是那个年代的人,在那个年代,很普通的东西或者是和普遍的现象都变得十分的神秘,难以探究。虽然在古代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史书,但是毕竟史书上面记载的东西也不是很全面,甚至是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不能全信,甚至在现在的古装电视剧里面也是骗人的,出现了很多不合情理的镜头,导致大多数人以为古代的人或者事物就是这样的。

古代银子的庐山真面目,别再捡到银子都不认识

大家在看古代剧的时候,常常都会看到满箱子的金银财宝,甚至在被人在大街上行走,也会在腰间挂满碎银子,小编时常在想,在古代,银子真的长这个样子吗?银子在现在也是比较珍贵的东西,在古时,银子真的就这么普遍吗?请听小编细细道来。

在我国历史的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书籍里面,都是以粮食来作为货币的换算单位的,据史历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到大米两石,一石相当于94.4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到188.8公斤的大米,我们现在一般吃的大米价格在2元左右,因此换算出来当时的一两银子相当于我们现在的660.8人民币。

古代银子的庐山真面目,别再捡到银子都不认识

在唐朝,中国的经济繁荣,物资更是十分富裕,在当时,官方价格一斗米五文钱,一两银子是1000文,又称一贯,可以买到20石米,在唐朝,一石为59公斤大米,以现在一斤米2元钱换算,就相当于是4720人民币。

古代银子的庐山真面目,别再捡到银子都不认识

可以想象下,在当时如果你有一锭银子,就相当于不愁吃喝好几年,我们一般在电视剧里面看到,有些剧情里面,在客栈直接扔下一锭银子就走了,小二高兴的快要蹦起来,这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不会存在的,如果有人这样做,估计刚出门就被打劫了。

在我们的印象中,银子的形象就是金光闪闪,质地饱满,表面光滑,但是真实的银子真的是这样的吗?

有专家说过,一般银子上面有牙印才是真正的银子,咱们在电视剧里面也经常看到,古人见到银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拿牙咬一下,以这种方式来鉴别真假,因为银子本身材质较软,咬牙是最为方便的一种检验真假的一种手段。

古代银子的庐山真面目,别再捡到银子都不认识

在古代因为制作工艺的落后,银子的纯度并不是很高,所有大多数的白银都有很多杂质,更不会像电视剧那样显得十分的有观赏性,实际上银子大多数都是暗色无光。

而且银子除了一整块还有一种叫做碎银子,从一整块银子上面剪下来的银子,古代专门有一种剪子,就是用来剪银子的,这种银子大多数都是从一些古代的政府机构里面传播出来的。

古代银子的庐山真面目,别再捡到银子都不认识

在我国出土的银子中,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印,银子的面貌也和我们想象的大不相同,甚至当你捡到银子,或许你都不认识,关于这点你的看法是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