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正大面積遭受著病痛“折磨”

俗話說

“萬物土中生,食以土為本”

土 壤

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生態系統的基礎組成部分

是人類生存和發展

不可替代的物質基礎

人多地少的國情

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

使我國保護耕地的壓力越來越大

下面我們先通過一組圖

來對土壤有個初步瞭解

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正大面積遭受著病痛“折磨”


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正大面積遭受著病痛“折磨”

大家常說“病從口入”

吃了不潔的東西

或者對身體有害的東西會生病

其實

土壤也會生病

而汙染物就是罪魁禍首

你知道嗎?

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

正大面積遭受著病痛“折磨”

土壤汙染

這個名詞也漸漸被人們熟知

下面就隨牛牛一起來了解了解

關於土壤汙染的相關信息

Q:

什麼是土壤汙染?

A:

當土壤中含有害物質過多,超過土壤的自淨能力,就會引起土壤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產物在土壤中逐漸積累通過“土壤→植物→人體”,或通過“土壤→水→人體”間接被人體吸收,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汙染。


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正大面積遭受著病痛“折磨”



土壤汙染來源

1、有機汙染源頭

土壤有機汙染物首要是化學農藥。當前運用很多的化學農藥約有50多種,其間首要包括有機磷農藥、有機氯農藥、氨基甲酸酶類、苯氧羧酸類、苯酚、胺類。此外,石油、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甲烷、有害微生物等,也是土壤中常見的有機汙染物。

2、重金屬汙染源頭

運用富含重金屬的廢水進行灌溉是重金屬進入土壤的一個重要路徑。重金屬進入土壤的另一條路徑是隨大氣沉降落入土壤。重金屬首要有汞、銅、鋅、鉻、鎳、鈷等。因為重金屬不能被微生物分化,並且可為微生物富集,所以土壤一旦被重金屬汙染,其天然淨化進程和人工管理都是十分艱難的

3、放射性元素汙染源頭

富含放射性元素的物質不可避免地隨天然沉降、雨水沖刷和廢棄物堆積而汙染土壤。土壤一旦被放射性物質汙染就難以自行消除,只能天然衰變為安穩元素,而消除其放射性。且放射性元素可經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4、病原微生物汙染源頭

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首要包含病原菌和病毒等。來歷於人畜的糞便及用於灌溉的汙水(未經處理的汙水,特別是醫院汙水)。人類若食用被土壤汙染的蔬菜、水果等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正大面積遭受著病痛“折磨”


土壤汙染特點

1、隱蔽性和滯後性

大氣汙染、水汙染和廢棄物汙染等問題一般都比較直觀,通過感官就能發現。而土壤汙染則不同,它往往要通過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化驗,甚至要通過研究對人畜健康狀況的影響才能確定。

2、累積性

汙染物質在土壤中並不像在大氣和水體中那樣容易擴散和稀釋,反而容易在土壤中不斷積累、超標。

3、不可逆轉性

重金屬對土壤的汙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許多有機化學物質的汙染也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降解。

4、難治理

如果大氣和水體受到汙染,切斷汙染源之後通過稀釋作用和自淨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汙染問題不斷逆轉,但是積累在汙染土壤中的難降解汙染物則很難靠稀釋作用和自淨化作用來消除。


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正大面積遭受著病痛“折磨”

那麼,針對土壤汙染

我們該採取哪些辦法防治呢?

1、土壤汙染源頭管理

加強未利用地管理,保障土壤環境安全;

加強企業汙染監管,規範工業廢物處置,夯實土壤汙染防治管理責任;

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汙染防控,確保淨土保衛戰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加強農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力度,推行秸稈還田、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糧豆輪作、農膜減量與回收利用等措施。

2、合理使用農藥

在生產中,不僅要控制化學農藥的用量、使用範圍、噴施次數和噴施時間,提高噴灑技術,還要改進農藥劑型,嚴格限制劇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重視低毒、低殘留農藥的開發與生產。

3、合理施用化肥

根據土壤的特性、氣候狀況和農作物生長髮育特點,配方施肥,嚴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範圍和用量。

4、施用土壤調理劑

土壤調理劑是指加入土壤中,用於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及其生物活性的材料,經科學配製工藝加工而成的產品,有極其顯著的“保水、鬆土、增肥、透氣”等功能。土壤調理劑,雖無法代替氮磷鉀肥料的使用,但卻可以改良土壤結構,促進作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減少化肥使用量,最後達到作物增產的效果。

雖然目前土壤狀況堪憂

但只要大家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關愛土壤環境

以可持續性的方式對待土壤

土壤就會越來越健康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在土壤改良、防治土傳病害方面有成套、完善的技術和經驗,通過秸稈等農業廢棄物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對土壤進行消毒、淨化處理,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再培肥地力、恢復土壤有益菌群等,充分的實踐證明這種方式科學、合理、有效,是農業綜合性服務的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