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这句话只她没说过,却只有她做到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的意思是: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作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眼前得失。这句话原出自刘向的《触龙说赵太后》。在《知否》中屡次被引用,王老太太说过,刘贵妃也说过,看似都在为孩子的未来打算,然而观其后代起落结局,他们的“计深远”却显得无比讽刺。

《知否》:这句话只她没说过,却只有她做到了!

这句话最开始是卫小娘对小明兰说的,卫小娘着实是一个聪明人,她深知自己既无大娘子那样的身份地位,也无林小娘那样得主君宠爱,因此所有事情一概选择隐忍沉默。但对于明兰,她却要争上一争,想要明兰养在盛老太太膝下,即便性命垂危之际,仍狠心让明兰喊其“小娘”,不忘为明兰打算,可以说正是卫小娘教给了明兰性格中最大的品质:“忍”。林小娘领盒饭前,斗大娘子,哄竑郎,其目的也是为子女做打算,然而她以生命为代价为墨兰谋的亲事,却让墨兰落得个夫君厌弃,婢女背叛的下场,如果说林小娘打算得目光短浅,是因其妾室身份使然,然而王家老太太、刘贵妃等,这些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却仍为子女作糊涂打算,实在让人不齿!

《知否》:这句话只她没说过,却只有她做到了!

王老太太刚一出场的时候,就给人一种“厉害角色”的感觉,她慈祥而亲切地对盛竑喊着“贤婿”,接风宴上主动制止康姨妈对明兰的挑衅,不由让人觉得她该是一位睿智果断的老太太,几与盛老太太媲美。但接下来的剧情,却让人觉得她越来越没有“脑子”。以她的眼光,怎就看不出康姨妈的性格弱点:骄横跋扈,认为她想要的就该理所当然的得到,别人过得都不能比她强。为此,她折磨死了多少庶子女和妾室,王老太太非但不阻止,还让整个王家给这个狠毒自私的女儿收拾烂摊子,正是这样一次次的纵容,才使得康姨妈愈发的胆大妄为,终于走上绝路。对于儿子,她明知儿子平庸,却将整个王家作为赌注,意图投靠太后扳倒皇帝和顾廷烨,即便王老太爷配享太庙,可那也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现下王家只有庸碌的儿子和年岁已高的她,她拿什么实力去拼去斗。王老太太的“为之计深远”,覆灭了整个王家。

《知否》:这句话只她没说过,却只有她做到了!

再说刘贵妃,以为吹吹枕头风,就能使得君臣离心,以为依附太后,就能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先不说她的儿子五岁都不到,而桓王这个嫡子,却是和皇帝几经生死,共患过难的,试想,一个多少年安居禹州而无所损伤的皇亲,又怎么会是那随便听信谗言之人。再者,假如她的儿子真坐上了皇位,也难保不是太后的傀儡,在太后眼里,她的儿子只不过是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父母爱子,是不会愿自己的孩子沦为他人之棋子的。刘贵妃的“为之计深远”,最终让自己的儿子成了庶民!

《知否》:这句话只她没说过,却只有她做到了!


纵观全剧,盛老太太从来没有说过给明兰“计”什么,却在行动上处处为明兰“计”未来,墨兰吟诗作画的时候,她教给明兰怎么明理做人,如兰做女红的时候,她教给明兰怎么管家理账。明兰还未出阁,她就给明兰争取了一个管家的机会练手,明兰虽是庶女,她从未想过让明兰做妾室,或者嫁入高门大户,而是一早就开始细细遴选,看原生家庭,看人品性情,明兰是幸运的,有卫小娘和盛老太太的“计”,她得到了真正的幸福。不独明兰,整个盛家能呈现蒸蒸日上之势,与盛老太太的“计”密不可分,盛竑、华兰、长柏,无一不受过盛老太太照顾,在人生紧要关头如华兰生子,长柏娶妻,均受盛老太太指点,从而把日子过得愈加圆满。善良一身正气,睿智不乏果断,盛老太太实乃教育子女之楷模!

《知否》:这句话只她没说过,却只有她做到了!

《知否》:这句话只她没说过,却只有她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