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書院都是文人留下的足跡

實拍歷史悠久的白鹿洞書院,歷經歲月的書院不僅擁有歷史文化,至今還是人們參觀學習的好地方,到處都是歷史的足跡,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廬山五老峰南麓,與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合稱為"中國四大書院",盡人皆知。原創

歷史悠久的書院都是文人留下的足跡

曾經相傳書院的創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李渤養有一隻白鹿,終日相隨,故人稱白鹿先生。後來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舊地重遊,於此修建亭臺樓閣,疏引山泉,種植花木,成為一處遊覽勝地。由於這裡山峰迴合,形如一洞,故取名為白鹿洞哦。宋朝書院講學之風盛行。位於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書院,因朱熹和學界名流陸九淵等曾在此講學或辯論。

歷史悠久的書院都是文人留下的足跡

比如從方位格局上看,書院坐北朝南,都是古老的建築,幾進幾齣的大四合院建築,佈局相當考究;從建築材質結構上看,石木或磚木結構,以明、清建築為主,屋頂為人字形硬山頂,頗具清雅淡泊之氣。白鹿洞書院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在1959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截至2012年,白鹿洞書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學、學術研究、旅遊接待、林園建設五位一體的綜合管理體制。

歷史悠久的書院都是文人留下的足跡

在唐貞元年間,洛陽人李渤與其兄涉在此隱居讀書,渤養一頭白鹿"自娛,鹿通人性,跟隨主人,人稱"神鹿"。這裡本沒有洞,因地勢低凹,俯視似洞,稱之為"白鹿洞"。後李渤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為紀念他青年時代在此讀過書,廣植花木,建亭、臺、樓、閣以張其事。南唐李氏朝廷,在此辦"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與金陵秦淮河畔國子監齊名,學者爭相往之,至今也是令人難以忘懷啊,

歷史悠久的書院都是文人留下的足跡

白鹿洞書院主要景觀有院門、御書閣、明倫堂、鹿洞、思賢臺等。白鹿書院門樓重簷灰瓦,簷下花崗岩石額上由趙樸初題寫"白鹿書院"四字。門內又是一個小院,東西各闢出一排廂房,廊柱頗有詩聯。西廊柱聯:"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東廊柱聯:"傍百年樹,讀萬卷書"。院中設六邊形石桌一張,桌下石柱刻有精緻的浮雕獅子滾繡球、猛虎下山、奔馬以及狼嚎圖案,石桌周圍另設六個青石鼓墩,隱隱約約都能感受到古代的氣息。

歷史悠久的書院都是文人留下的足跡


大家對白鹿洞書院怎麼看,談談你都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