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跌宕起伏的故事,雲裡霧裡的口碑

2018 年 5 月 14 日,四川航空3U8633 航班正常執行重慶到拉薩的飛行任務。飛行過程中,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爆裂破碎,副駕駛被吸出機外,飛機自動駕駛失靈、儀表損壞嚴重。

《中國機長》:跌宕起伏的故事,雲裡霧裡的口碑

一年後,這個緊急備降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搬上大熒幕,成為近20年來國產電影中少有的空難題材影片。

它就是,《中國機長》。

01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從重慶飛往拉薩,飛機6點25分起飛,7點46分安全備降成都,全程1小時21分鐘。機長劉傳健和他的機組成員在事件發生後,接受了例行調查,並進行了長時間的身體和心理上的治療。

《中國機長》:跌宕起伏的故事,雲裡霧裡的口碑

在飛機迫降後,機組成員和乘客都被緊急送往了醫院檢查,副機長和被撞傷腰的5號位乘務員周雅文傷勢都很嚴重。

因為這次事件,劉傳健患上了高空減壓病,長時間全身疼痛、身體關節發癢,疼痛難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去醫院接受治療。醫生告訴他,經歷過極限狀態的身體,要想徹底恢復可能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

機長尚且如此,其他機組成員更是長時間被心理上的陰影籠罩著。當時被吸出窗外半個身子的副駕駛員徐瑞辰,在復飛體檢時需要往眼睛噴氣流來檢測眼壓,這對飛行員而言是再正常不過的體檢項目,但徐瑞辰怎麼都做不來。

直到去年11月,通過了復飛訓練的劉傳健,才和當時與他經歷生死的其他8位機組同事一起重返藍天,成功執飛成都到北京的航班。即便如此,復飛那天的劉傳健進入機艙還是很忐忑,不可控制的回憶起半年前那天的情景。

02

真實事件改編,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中國機長》是一部極具傳奇色彩的電影。導演選擇了中規中矩也最為保險的拍攝方式。張涵予飾演機長劉長健,杜江飾演第二機長梁鵬,被吸出艙外的副駕駛員徐瑞辰由歐豪飾演,袁泉則飾演了臨危不亂的乘務長畢男。

電影全景式再現了飛機遇險前後的全過程,著重刻畫了機長和機組成員沉著鎮定、臨危不亂、盡職盡責的應急處置。從對機組人員上飛機前的準備工作的還原,乘務長是如何安撫群眾乘客,到機長是怎樣應對危機,加上駕駛艙、客艙、地面指揮部等場景的不停切換,節奏把握的恰到好處。

《中國機長》:跌宕起伏的故事,雲裡霧裡的口碑

電影觀感很棒,在明知飛機最後一定都會平安降落,但還是讓觀眾看得提心吊膽。“

四川8633 成都在叫你”這句不斷重複的話,帶來的緊張感,完全抓住了觀眾的神經。

想著重說一下乘務長畢男的部分,不管是正常狀態下應對刁蠻的乘客,還是災難發生時對危機的處理,袁泉都是真正在用自己的眼神去表演,去控制全場。有一幕是飛機遭遇劇烈顛簸後,5號位乘務員周雅文(李沁 飾)被手推車撞傷腰部陷入昏迷,這一段兩人在機艙首尾呼叫的戲非常揪心。每一句的呼叫看似重複,但袁泉表達的情緒都不一樣,這就是表演的層次吧。

《中國機長》:跌宕起伏的故事,雲裡霧裡的口碑

電影還在所有人登機前加入了部分虛構的段落——講述民航人的一天。通過同事們早餐期間的尬聊交代角色背景,比如李沁飾演的5號位乘務員正在準備結婚,副駕駛徐瑞辰油嘴滑舌地在追求乘務員張天愛,第二機長梁鵬是個妻管嚴。然後鏡頭開始對準候機大廳,乘客們歡聲笑語,用方言表達對這次旅行的期待,川渝人們藏族人們一家親,孩子們的笑臉就像清晨的太陽溫暖著每個人的心房。最後在一名藏族男孩的那句“扎西德勒”中結束了這段開頭。

《中國機長》:跌宕起伏的故事,雲裡霧裡的口碑

擋風玻璃破裂後的整個危機過程,影片進行了比較真實的呈現。為了增強緊張感和故事性,還增加了比如乘客與乘務員之間的衝突,遭遇並穿越雷暴雲團等戲劇化的藝術處理。由於電影本身的結局眾所周知也就沒了懸念感,緊張感就成了電影重點要突出表現的方面。人和人的衝突、人對危機的處理,也基本在災難類型片的元素和框架下進行。這部分處理的太好了,能讓觀眾跟著揪心捏汗。

全景式的再現也沒有缺少地面各單位的調度,甚至連業務航空愛好者(關曉彤等 飾)的視角都加了進來。在真實實事件中,確實有這樣一群人,全程關注了事故的發展。但在電影中,導演並沒有交代清楚,導致航天愛好者這條線完全獨立在電影之外,因為這部分的存在不會對整個故事產生一點影響。

《中國機長》:跌宕起伏的故事,雲裡霧裡的口碑

在飛機成功迫降之後,就開始有些刻意煽情了。除李沁飾演的5號位乘務員因腰傷被抬上救護車,其他機組成員沒有任何一個人去醫院。副駕駛徐瑞辰在32000英尺的高空被吸出艙外,在失壓低溫高速缺氧的狀態下持續了30分鐘,是傷勢最重的人,飛機落地後他竟然可以自己走下飛機,還拒絕去醫院檢查,選擇去撫摸飛機,還不忘撩妹。

為了還原真實事件發生時第二機長樑棟不在駕駛艙內這一設定,導演還給杜江安排了一場放風期間出來撩妹的戲份,上機前還和老婆恩愛無比,轉頭就開始搭訕美女乘客,大聊四姑娘山。兩人的這種輕浮對電影沒有任何意義,既體現不出人物性格流動性,沒有讓人物變得豐滿,也沒法給電影加入喜劇元素,多此一舉了。

《中國機長》:跌宕起伏的故事,雲裡霧裡的口碑

不知是不是因為早上起床洗的那個冷水澡,機長劉長健在零下40多度的駕駛艙操作了那麼久,在飛機成功備降後依然“面不改色”,不但沒有去醫院,而且還面對著機艙裡發生的一切發呆。劉長健當天還趕回了重慶家中陪女兒過生日,也太脫離實際。反而是民航管理局領導(朱亞文 飾)輕聲說的那句“怎麼這麼牛啊”力量非凡。

乘客們的表現也有些荒唐:飛機上故意找事兒的土大款、、離家出走的少女、佔小便宜拿榨菜的大媽、祭拜老戰友的老兵等119名乘客,下機後都不覺得自己需要去醫院,都在吵著嚷著要見機長,機長不來他們就不走。

03

《中國機長》把那種驚心動魄的緊張感很好地呈現了,但是為了凸顯機組成員的英勇、果敢、盡責做了那麼多高於事實的戲劇化處理,還是顯得十分刻意,在對英雄人物的刻畫上缺乏深度,經不起推敲的地方也愈發明顯。

機長一直不苟言笑,第二機長和副駕駛都成了撩妹高手,這樣的人設也是讓人捉摸不透的,同時讓演員在表演上失去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更可惜的是,電影最後一幕,一年後9名機組成員一起吃火鍋,其樂融融。劫後餘生的他們,身體和心理遭受的困難和影響沒有絲毫的展現。

《中國機長》:跌宕起伏的故事,雲裡霧裡的口碑

如果《中國機長》把視角向機組成員們事後的內心有所觸及,不但不會削弱英雄形象,反而更能彰顯他們的真實和鮮活,影片也會更有意義和深度。就像劉傳健在接受採訪時說過的:“我可能運用了我的職業技術去把它做好了,但我也就是一個普通人。我們民航不需要什麼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因為劉長健機長的事蹟值得歌頌,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中國機長》。正能量的作品一定會有煽情,只是戲劇化的處理還沒誇張到可以犧牲邏輯的程度。相比電影的大團圓結局,相信觀眾更關心的是大難不死的那128人,他們在經歷災難後如何心理重建、如何跨過這道陰影、如何重新鼓起勇氣重新面對生活。

文 | 小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