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金銀比”


趣談“金銀比”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講到貨幣就不得不提黃金,當前人類已知的元素有118種,但為什麼唯有黃金白銀被人類一而再再而三地挑中作為貨幣流通呢?

黃金作為貨幣最終被人類選中,使用實際上同生物的進化原理一樣,是一種自然選擇的結果。

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我們就知道,元素週期表中有很多元素是氣態呈現的。想想要用來當貨幣氣態液態都不夠方便,而反應太過容易的元素顯然也不行,錢會消失那還賺什麼錢呢。而放射性元素則是在人類歷史後期才在實驗室被發現,在古代缺乏技術設備的條件下是不會被發現並用來當貨幣的。

在考慮現實原因難開採熔鍊的不行 、容易生鏽的不行、太過稀有的當然也不可以等等諸多考量後,發現還是金和銀比較符合條件。

金銀足夠稀有,但還談不上罕見到無法使用的地步。兩者的熔點都相對較低,容易鑄造成金幣銀幣、金條銀條或飾品。銀也會“生鏽”,它會與空氣中微量的硫發生反應,表面變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尤其看重黃金。

那麼,從歷史上黃金、白銀到底有什麼聯繫呢?以下進行著重分析:

在5000年前的古埃及,有“一份黃金和二份白銀相等”的記載,也就是說黃金白銀的價值比率是2,因為那時的古埃及盛產黃金,而白銀卻必須從希臘進口。後來隨著進口的白銀越來越多,古埃及人將黃金與白銀的價值比率規定為10。

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再到歐洲中世紀期間,隨著白銀產量的增加,金銀的比率從10提高到了12-15左右。對於黃金和白銀價值比率變化,古人們也一直迷惑不解,對於他們來說,這似乎是神靈在冥冥之中的安排,他們根據自己的知識,結合黃金代表太陽、月亮代表月亮的神話傳說,給出了一個相當“科學”說法:“因為月亮繞過黃道帶比太陽快13.3倍,所以黃金的價值應該是白銀的13.3倍!”

不過,咱們中國人好像從來不會考慮這麼“科學”的解釋,歷史以來中國經濟的核心地帶。中原地區銀礦稀少,所以古代中國有自己的特色,其金銀比率一直維持在4-7這樣的一個低位,從早期的5左右,到明朝中期變為7左右。

地理大發現時代以後,隨著拉丁美洲多個大型銀礦的發現、白銀開採技術的進步、白銀產量相比黃金得到更快的提升,國際上金銀比率進一步升高到了15左右。

因為中國的金銀比較低,由此造成中國白銀遠比歐洲貴,而黃金又比歐洲便宜,歐洲人就帶著他們從美洲開採出來的白銀,大老遠的跑到中國來,除了買中國的絲綢、瓷器之類的貨物之外,就是購買中國的黃金,由此緩慢抬高了中國的黃金價格。

由此造成的另外一個後果就是,中國的白銀越來越多,而黃金越來越少,到明朝後期,中國國內的黃金白銀價值比率也達到了10左右。.

工業革命之後,當白銀、黃金的開採技術同步進展的時候,金銀比率變動就沒有那麼明顯了,從17世紀一直到19世紀,黃金白銀的比率基本維持在15-16之間。

因為白銀都被送到東方,導致西方國家黃金較多而白銀很少,從英國開始,西方國家開始逐漸廢除金銀複本位(黃金白銀都是貨幣),到了19世紀後半期,隨著主要的幾個工業國家繼英國之後相繼採用金本位(德國、法國、美國、俄羅斯等),由此對白銀的價格形成巨大壓力。因為大家都把黃金當做最主要的國家儲備,而把白銀看作普通商品,各國政府不再把儲備白銀作為主要目標,反而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傾銷白銀,這導致白銀價值相對於黃金開始急劇下滑,金銀價值比也從15暴漲到30-40。

下表正是從1687年一直到1910年國際上黃金白銀價值比的變化情況。

趣談“金銀比”


根據這個圖表,額外說幾句,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林則徐一直擔心什麼白銀外流問題,擔心鴉片會將中國的白銀全部吸光。兩次鴉片戰爭,中國的確都失敗了,但中國從來沒有出現白銀外流問題,因為在中國白銀價值較高,結果導致全世界的白銀都在往中國運,到滿清王朝滅亡前夕,我們已經把世界上絕大部分的貨幣白銀都吸引到中國來了。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金銀價值比開始下滑,從1911年的40左右再次一路下滑到1920年的16左右,隨後再度緩慢回升1929年的40左右。

1929年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爆發,各國政府都將黃金儲備看作救命的稻草,隨著各國政府相繼出售自身原有的白銀儲備來挽救經濟,銀價狂瀉而下。1929年,白銀的全年平均價格還是0.5美元/盎司左右,到了1932年,在中國放棄白銀作為儲備貨幣的前夕,白銀的年平均價格居然跌到0.25美元/盎司的歷史最低,金銀比也自然從1929年的38.7一路暴漲至1932年的80左右。

為了緩和國際銀價波動,1933年7月22日,由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墨西哥、秘魯、西班牙八國參加的《國際白銀協定》在倫敦貨幣經濟會議上正式簽訂。協議的有效期為4年,其目的就是為了緩和國際銀價的波動,規定各締約國政府出售白銀的限度。

當時的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秘魯等5個產銀國家同意協定期間不再售銀,並每年從市面收回3500萬盎司白銀,而當時最大的貨幣用銀國中國,則保證在協議期間不將熔燬貨幣所得的生銀售出。

隨著1934年美國羅斯福政府對美元的一次性貶值,白銀價格也開始觸底回升,到了1935年,平均價格達到了0.58美元/盎司——但是,這只是紙幣貶值而已,金銀比率沒怎麼縮小。

隨著經濟大蕭條持續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陰影的籠罩,各國政府開始搶購黃金,同時禁止黃金出口,相比之下白銀就成了賤貨,到了1939年和1940年,白銀價格居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低於0.35美元/盎司,金銀比率一下子衝到了100以上這樣罕見的高度。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佈雷頓森林體系在全世界確立了穩定的貨幣體系,再加上西方美國政府不允許私人擁有黃金,人們在貴金屬方面只能購買白銀,這促使了銀價的逐漸回升,白銀的價格由原來的0.35美元左右緩慢上升,到了1940年代後期,白銀價格已經回升到0.7美元/盎司,到了1950年代後期,則又一路上升至0.9美元/盎司左右;再到1960年代早期,終於回升到1792年美國建國之時確定的1.29美元/盎司的價格。

相比之下,黃金價格一直被美國政府確定為35美元/盎司,所以金銀比率也由1940年代的100一路降低到了27左右,到了佈雷頓森林系垮臺前夕,白銀的價格已經上漲到1.65美元/盎司左右,與官方規定的35美元/盎司的黃金價格相比,比率大概是1:21。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垮臺和固定匯率制度的崩潰,讓世界人民(包括美國人民)看清楚了美元濫發的嘴臉,所以白銀價格飛速上漲,短短几年之內,就從1971年的1.29美元上漲到1973年的2.9美元,價格漲幅超過100%。

這時候,有一個大投機家進入美國白銀市場,他聯絡了諸如沙特王室之類的幾個有錢的合夥人,開始大量買入白銀,這種買入足以撬動白銀價格的急劇上揚,白銀價格上升到了4.3美元/盎司——隨後他們又不斷的買入、買入、再買入……

終於,白銀的價格在1979年開始了瘋漲,很快從6美元上升到11美元,隨著場外投機者的不斷湧入,白銀的價格日趨瘋狂——從11美元上漲到20美元,然後30美元,到了1979年年底突破了40美元!

這時,黃金和白銀的比價下跌到12倍左右,創下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的歷史新低。

1980年1月,白銀價格達到了當時不可思議的高度——50美元/盎司。

這下子,連印刷美元的美聯儲以及美國政府都不能忍受這樣的上漲了,美國商品交易委員會終於開始“調查”和“調控”白銀期貨市場,這立即導致了白銀價格的崩潰……

2個月之內,白銀價格從50美元/盎司的高點,一直下跌到10美元/盎司!

此後,白銀陷入了20年的漫漫熊市,價格一路狂瀉,1981年到1983年,白銀價格還勉強維持在10美元/盎司左右;從1984年到1992年,銀價則是一路下跌,一直跌倒1992年最低的3.6美元/盎司左右,此後長期維持在5美元上下波動。

與此同時,金銀價值比也從最高點的12左右再度一路暴漲到1990年90以上的高位。

隨後的整個90年代,黃金白銀價格均陷入了漫漫熊途,直到創出2001-2002年的金銀價格低點——但此時的金銀比最高也只達到80這樣的高度。

2002年開始,金銀再度走上牛市,一直上漲到2008年超過1000美元/盎司,金銀比再度下降到50-60之間。

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黃金白銀在大漲之後大跌,一度使得2009年黃金白銀比再度升高到超過80。2010年到2011年,隨著白銀價格的漲幅遠遠超過黃金,金銀比一路下降,到2011年4月份跌到了40左右的水平。

2011年迄今,隨著黃金白銀價格的再次下跌,金銀價值比再次逐漸抬升,到2016年1月份再次越過80這樣的高度。

根據最新的價格情況,截止今天2020年4月25日,黃金價格為1728.6900美元/盎司,白銀價格為15.2390美元/盎司,金銀比大約為113.4385。


趣談“金銀比”

而1盎司黃金等於31.103481克,按1美元兌換7.07元,摺合1克黃金為392.94元(1728.6900*7.07/31.103481=392.94元)

也就是說現在黃金為392.94元/克。

通過下圖,我們研究一下黃金、大米和人民幣的關係。

從中可以發現,同等質量的黃金,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換的大米穩步增加,而所兌換的人民幣是大幅增長的。


趣談“金銀比”


1971年,1美元兌2.2673元人民幣,1盎司黃金價值35美元,1元人民幣的含金量為0.0126盎司。

2020年,1美元兌7.07元人民幣,1盎司黃金價值1728美元,1元人民幣的含金量為0.00008185盎司。

從中計算出,人民幣含金量縮減為原來的154分之一,(0.0126/0.00008185=154),也就量貶值154倍。

可以預料的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黃金產量也在逐年增長,也就是說,黃金本身也是在增多的。可想而知,紙幣又是在黃金增加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張,那麼紙幣貶值的速度是超快的。

1971年,存銀行1200元,歷經49年,按3%的年利息來計算,到今天只能取得本息5107元。而1971年的1200元相當於一套房的價值。今天5107元僅相當於一輛電動車。

1971年,當時黃金為35美元每盎司,1200元買成黃金,存到現在,黃金價格變為1728美元每盎司,再次兌換為人民幣為59245元。

1971年,1200元買成可口可樂的股票,持有到今天,照樣可以增長一百萬倍。

1971年,1200元在北京買套四合院,持有到今天,同樣升值為1200萬元,價值增長1萬倍。

再來看,人民幣、黃金與比特幣的對比:


趣談“金銀比”


如果能夠持有20年,你選擇什麼 單選

0

0%

美元

0

0%

黃金

0

0%

可口可樂股票

0

0%

北京四合院

0

0%

比特幣

0

0%

人民幣

0

0%

白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