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职业新选择?「专利代理人」收入大揭秘,多少提成算合理?

转行职业新选择?「专利代理人」收入大揭秘,多少提成算合理?

2019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已拉开大幕,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进入这个行业。随着我国专利申请量领跑全球和连续4年保持位居世界首位的惊人增速,“专利代理人”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在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眼中,这个行业似乎非常红火、充满远大的前景。而事实上,这个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的行业往往入行门槛非常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理工和法学双重背景。但恰恰是这样的精英群体,却有着与之不相匹配的收入水平、枯燥的工作环境、高强的工作压力和缺乏自我价值肯定的困顿。

和许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一样,正值工作时间,北京某代理所安静得似乎掉根针都能听得到。没有前台和接待人员,偶尔有电话响,接听人用几不可闻的声响轻声细语的回复着。在室内绿植的影影绰绰里,整个办公室似乎更显清幽沉静。

转行职业新选择?「专利代理人」收入大揭秘,多少提成算合理?

代理人励向南正在为人员招聘的事情头疼。作为一家成立仅仅只有五年、人数不足30人的小型事务所,该代理所专注互联网业务,并朝着"精品所"的目标努力,随着百度、阿卡特朗讯等大客户的积累,这一方向似乎已逐渐明朗。"对我们所而言,案量已经足够,我们急需要更多的人手来提高自己的处理量,但问题是很难招到合适的人选。"励向南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能从好的学校招人,上海高校的应届生似乎对专利代理行业兴趣缺乏或是不甚了解,这方面我感觉北京的整体环境要好一些,之前的几个新人都是来自北航、北邮的理工科硕士。"

无论小所或是大所,人才紧张似乎已成为行业的共同烦恼。成立已有11年,拥有200余员工的北京同达信恒同样遇此难题,正在北京和上海分公司之间辗转忙碌的执行合伙人李欣直言不讳地提出:"整个行业缺的主要是高水平、高素质的代理人。高校无法传授实务经验,很难直接输送人才,而事务所又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培养新人,加之人员流动频繁,市场的供需结构决定了整个行业人才紧张的局面。"

相比代理机构的委婉斯文,应届生的选择则来得更直接现实一些。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袁真富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不同于律师行业,专利代理人的就业方向对知识产权专业的研究生而言缺乏吸引力,从上大知识产权学院的情况来看,毕业后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研究生比例不足10%。

转行职业新选择?「专利代理人」收入大揭秘,多少提成算合理?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一位毕业于重点高校的理工科硕士,

北京上海地区代理机构开出的普遍起薪往往在3000-6000元左右,涉外专利代理的职位相对会高一些,但是对语言要求极高,工作内容大多是处理翻译文件。显然,相比企业研发人员动辄八、九千元以上的起薪,代理所的开价已让许多人却步,而天天和文本工作打交道的枯燥环境,缺乏上升空间的职业发展,也让相当一部分人转向企业法务或律所。在从业近5年,刚刚选择离职并加入一家外企法务部的李丽(化名)看来,整个行业人才紧俏、炙手可热,这样的画面看起来很美好,现实却往往很骨感:前景需与"钱景"相配才好。

转行职业新选择?「专利代理人」收入大揭秘,多少提成算合理?

高门槛下的收入

调查机构AQUIS Search公布了《2018年度中国律师&法务薪酬及市场报告》,据该报告统计,在国内较好的代理机构,从业2年且持有专利代理资格证书的代理人平均年薪为20万元,3-5年经验的代理人在20-30万元之间,6-9年资历可拿到40-70万元的年薪,而10年以上经验的代理人薪酬则高达70万元以上。这份调查报告在一时间引发大量微信转发,报告统计的"平均年薪",不知会让多少被平均的代理人沉默不语。在从业已有15年的执行合伙人李欣眼中,这份数据显然有些虚高,与大环境下的实际情况不符。"如果没有管理职位,不带团队,单单一个代理人是达不到这样高的薪酬水平。"李欣说。

国内某顶尖老牌代理机构上海分所负责人李静元(化名)给记者的实际数据则更为直接明了:刚入行的新人,前3年的平均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而无论是从业3-5年或是5-8年,收入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基本维持在15-30万元之间。当然,从业超过9年以上的资深代理人,收入也有可能达到70、80万元,

但这些人毕竟凤毛麟角。"如果单纯做代理人,收入是有上限的,不可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因为质量和数量的要求需要平衡,在代理费不上涨的情况下,收入很难得到突破。"李静元说,"除非在事务所做管理带团队,会分享一部分团队收益所带来的利润。等做到合伙人级别,能够分享整个公司利润时,收入会继续增多。"

转行职业新选择?「专利代理人」收入大揭秘,多少提成算合理?

有业内人士给出更为保守的看法:5年左右资历的代理人即使是拿20万的年薪也依然艰难,相反,以同样的资历,在企业却可以轻松获得这样的薪酬。"前几年,一位知识产权法务人员的薪资在30-40万元已经很高很稀缺了,这样的职位对人员的要求还非常苛刻。但在近一两年,企业放出许多高薪职位,对于拥有7、8年以上从业资历的人而言,一般起薪都在50万以上。"这位资深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向记者透露,"同时,每一次跳槽,都将带来20%-30%的薪资提升,甚至最高可能达到50%以上。"

据记者了解,除去股票分红等公司福利,在国内顶尖民营企业中,专利总监职位的最高年薪在100万元左右,个别互联网公司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可能开出更高的价格,相较而言,外企的薪酬普遍偏高,大中华区总监职位的顶级薪酬高达100-200万元,但最高一般不会超过200万元。而代理机构的金字塔顶端显然又是一个重量级:据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国内顶尖代理机构的最高层合伙人年收入达上亿元,而普遍情况看来,普通合伙人年薪及分红在60万元左右,资深高级合伙人最高收入一般则在300-500万元之间。

然而,最高收入水平对绝大部分代理人而言依然是遥远的梦想。"这个行业不可能大富大贵,但是解决温饱和小康肯定是可以保证的。"李静元说,"工作5-8年在上海买车买房我觉得问题不大,当然房子肯定是在郊区了。"在许多人看来,专利代理行业赚的是辛苦钱,既然是辛苦钱,就不能指望赚大钱。"专利民工"、"IP搬水工"这些用来自嘲自娱的字眼,暗合着整个行业无奈的委屈:代理人收入水平和成本相去甚远

转行职业新选择?「专利代理人」收入大揭秘,多少提成算合理?

记者在上海地区采访调查中发现,无论大所或是小所,招收的大部分是名校理工硕士,有相当一部分人且具有法律硕士背景,入行门槛极高。即使是纯理工科专业,专利代理工作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也决定了入行后补充法律知识的必要性。而冠以"最难"考试之称的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此前通过率甚至连续多年低于10%,通过率比"天下第一考"的国家司法考试还要低。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截至2018年底,目前我国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人数达到3.7万人,执业专利代理人达到1.7万人。尽管如此,在代理机构,越来越多理工硕士背景的代理人,仍在朝着同时拥有专利代理资质和律师执照的双证方向努力。

转行职业新选择?「专利代理人」收入大揭秘,多少提成算合理?

即使是跨过这道如此高的入行门槛,如果缺乏个人天分,依然不足以真正在代理界立足。"优秀的专利代理人并非只凭证来衡量,市面上多的是有资格证却能力不足的代理人,有时你甚至发现他们或许连最基本的原理都没搞懂。"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丁宪杰告诉记者,"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代理人,除了过硬的技术领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相应的法律功底外,最重要的是要拥有逻辑归纳的天分和能力。如果资质平凡,可能还需要重新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

在整个代理服务行业,女性从业者的比重似乎在逐年增加,甚至占据主力——长期伏案工作的环境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能够沉静下来的气质,耐得住寂寞的勇气,这显然不符合一部分野心家的理想。"案头工作永远做不完,一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代理工作干的不仅是脑力活,其实也是体力活。"刚刚从代理所转去企业法务部的李丽,指着自己鼻梁上的眼镜苦笑着和记者感慨道,"我刚进代理所的时候视力是2.0,工作这几年,天天画图,对着电脑上放大400倍的图——画画画,于是就多了这副近视镜。"

转行职业新选择?「专利代理人」收入大揭秘,多少提成算合理?

作为事务所的管理合伙人,李欣也显得有些无奈:"因为要面对不同的新技术和发明人,代理人的压力存续时间往往比较久,经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高质量的专利撰写文件时间永远不够用,压力无时不刻不存在,但遗憾的是,国内代理行业还不成熟,缺乏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压力释放方式。"

大道远行,勤身苦志,或许是代理行业苦乐自知的真实写照。

提成制下的怪象

刘芳(化名)是一家外企公司资深知识产权经理人,相比曾经在代理机构工作时的不稳定收入,如今她拿着稳定的高薪,已经远离曾经疲于奔命写案的生活,但压力依然存在,而今的她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在企业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自我价值。

而谈及几年前毅然从代理机构离职,她坦言是因无法接受提成制下的收入压力--少干活就没有钱赚。毕业于名校的刘芳拥有理工科硕士和法学硕士背景,曾任职国内某家顶尖专利代理机构。"那时候,我每个月就四千块钱的底薪,其中还包含基本的工作量,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后才会有提成,而一个发明专利案子提成不到一千块,收入极不稳定。"刘芳告诉记者,"好的代理机构要保证案子质量,一个月最多能写五六个案子。算下来,每月老是拿五千块钱左右的工资,甚至有时候没完成当月的基本量,我还欠公司的案子,下个月只能拼命多写。"

据记者了解,在上海代理界,对一件发明专利案,中小型事务所给代理人的提成普遍在500-700元,质量较好的事务所平均在1000元左右,也有部分事务所可能开出更高的价格-一件高质量的案子最高能提成2000-3000元。业内存在一个普遍的共识:代理人勉强能拿到代理费的20%就已经很不错了!一位代理人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在北上广深,对于质量还过得去的事务所来说,一件发明专利对外的平均报价在1万元左右,最低一般也不会少于7000元,除去近3500元的官费、流程人员开支及其他公司成本,代理机构的利润空间已非常有限,试想,代理人能从这有限的利润里挤出多高的提成呢?

转行职业新选择?「专利代理人」收入大揭秘,多少提成算合理?

常听企业知识产权人员对代理机构怨声载道,而代理人也私下抱怨企业法务狐假虎威,从乙方身份转向甲方立场,刘芳坦言,自己私下对代理人仍抱有同情和理解,一些细节上的小问题通常不会去有意刁难。"每到月底,我的代理人都会专门跑来催我们的案子,如果这个月他们拿不到我们的案子确认,就意味着整个工作组本月都拿不到提成。在提成制下,大家就像是码字工,收入和每一个字息息相关,压力是很大的。"刘芳说,"这种压力下,代理人脑中那根弦一直会崩得很紧,哪怕休息的时候,下班乘地铁的时候,脑子中也会不停得想案子。如果遇到期限问题,晚上梦到写案子都是常有的事。"

有人说,谈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理想主义者该洗洗睡了。王刚(化名)曾是一家知名大所的资深代理人,最近刚刚跳槽至另一家事务所,相比老东家而言,新单位名气并不大,但是质量管控较松,这意味着之前一个月最多写5、6个案子,如今可以写10个甚至更多,拿到的薪酬几乎翻了一番。相比之下,一个性格较真儿、真正要出精品的代理人,因为案子产出很低,却有可能维持相对较低的收入,若想达到同样的产出,似乎只能靠加班来追赶。"同样的,有的事务所一个案子收费只有5、6千元,一个代理人每月能写近20个案子,案子质量虽远不如我们,但他们的利润事实上比我们要高。"李静元说,"这是行业的一个怪象。我相信不同定位的代理机构都有适合自己的市场空间,但随着国内企业意识的提升,政府的引导,对质量和服务有追求的企业会不断增加,低端市场的发展空间或许会越来越小。"

目前,代理行业大多实行"师徒制",新人往往只能从助理做起,一般要经历近2年的培训期才能独立做案子,这段时间对代理人而言是最为辛苦和煎熬的一段寒冬:收入仅仅是3-5千元左右的基本工资,有的代理所或许会给200元左右的提成。一位代理人曾这样总结过:代理行业是慢热型的,你所需要投入的是前两年的努力和辛苦,之后就是安安心心规规矩矩各凭本事赚钱了。李静元向记者透露:在该机构上海分所,新人在两年后的基本底薪是6000-7000元,三、五年之后底薪可能会达到1万元以上

"入行一年多的那段时间,我一度对这个行业感到很迷茫,工作中处在可独立又不能独立的尴尬状态,作为学徒拿到手的工资又很低。"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且拥有法律硕士背景的励向南和记者提起这段往事,"不过最后还是熬过来了,虽然收入水平在上海或许只够温饱。但这份工作也有吸引我的地方,比如不愁找不到工作,比如能在第一时间接触非常棒的新技术新方案。况且,我们所不要求代理人出去跑业务,和律师相比,这样安静低调的职业可能更符合我的性格,会让我更舒服一些。"

欢迎专利代理人士的朋友一起交流,或想转专利代理的朋友留言套路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