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國際日報(0506):俄羅斯連續第四天日增確診過萬例 韓國正式轉入生活防疫階段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5月6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全球“大流行”第55天,距離1月13日泰國報告中國以外首個確診病例過去114天。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359萬例,中國以外累計確診病例超過351萬例。全球已有10個國家確診超過10萬例、40個國家確診病例過萬。

世衛組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已有215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595662例,較昨日同期新增7萬餘例。全球累計死亡超過24萬例,達247652例,平均病死率約為7%。另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數據,截至美東時間5月6日20時32分(北京時間7日8時32分),全球新冠肺炎患者累計治癒1241854例,平均治癒率約為33%。

美國累計確診超122萬例,日增確診2.4萬餘例,連續4天單日新增低於3萬例;日增死亡連續兩天高於2000例,累計死亡超過7.3萬例。特朗普6日表示,新冠病毒比“珍珠港事件”和“9·11事件”更糟糕,但美國不會採取大範圍封鎖措施,因為“這是不可持續的”。特朗普同日發佈推文,一改5日“解散工作組”的口風稱,白宮新冠疫情應對工作組會無限期保留,但是新的工作重心會放在安全和重啟經濟上。

西歐國家病例數據出現波動,西、意、德等國日增確診繼續低於1500例,但法國日增確診反彈至3500例以上,英國日增確診超過6000例。英國累計確診已超20萬例,併成為歐洲首個新冠肺炎患者病亡超3萬例的國家。各國延續逐步“解封”、防疫與經濟重啟並行的思路和做法。英國首相約翰遜6日稱,英國最早可能從5月11日開始放寬封鎖措施。《泰晤士報》透露,英國政府已制定一份“三步走”的“解封”計劃,第一階段先開放戶外工作場所附近的小商店。不過,德國政府和各州均決定將社交限制措施延長實施至6月5日。

俄羅斯日增確診連續4天過萬例,24小時新增確診10559例,累計確診超過16萬例,累計死亡1537例。疫情最嚴重的莫斯科市日增確診達5858例。俄衛生部長穆拉什科認為,目前談論“疫情平臺期”仍為時過早。俄文化部長柳比莫娃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此前確診感染的總理米舒斯京病情正在好轉。

印度累計確診超過5萬例,第一大港口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是確診病例最多的地區,累計確診近1.7萬例。印度現在實施的全國封鎖期限將延長至5月17日,但疫情相對較輕地區的限制措施正在逐步放寬。

新加坡日增確診連續3天上升,6日新增確診788例,累計確診超2萬例。新增病例中有7%未查明來源。日本日增確診回落至105例,累計確診逾1.5萬例。韓國新增4例,其中3例為境外輸入病例,一例為本地病例。韓國從5月6日正式轉入“生活防疫”階段,從2月24日開始關閉的博物館和美術館等24個文化藝術領域的國立設施重新對外開放。

南美累計確診超過25萬例,病亡超過1.2萬人。巴西日增確診過萬,創單日新增病例新高,累計確診超過12萬例,累計死亡超過8500例。巴西總統府發言人奧塔維奧·雷戈·巴羅斯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非洲累計確診接近5萬例。非洲疾控中心網站數據顯示,截至東非時間6日18時(北京時間6日23時),非洲共有53國累計報告49867例確診病例,累計死亡1972例。南非和埃及累計確診病例均已超7500例。

正在德國北部庫克斯港停靠隔離的“邁希夫3號”郵輪,全體船員已經完成首輪核酸檢測,共有9名船員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58名中國籍船員首輪核酸測試結果均呈陰性。

有論文顯示,早在2019年12月27日,法國已有首例新冠肺炎PCR(聚酯酶鏈式反應)檢測陽性結果。對此,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範·科霍夫6日表示,需要此病例的更多信息,以確定其過往經歷;法國有可能在去年12月就已有確診病例,重要的是要進一步研究相關情況。前一天,世衛組織發言人林德邁爾在回應上述發現時表示“並不令人驚訝”,並敦促各國對去年年底的不明肺炎病例重新展開調查,這將有助於國際社會對新冠疫情獲得更新、更清晰的認識。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闢謠“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的隊伍中來。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6日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冠病毒來源於中國武漢的實驗室。俄羅斯總檢察院方面表示,“新冠病毒為人工合成”是假消息。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日前也發表聲明稱,美國情報界同意科學界的廣泛共識,即新冠病毒不是人造的,也未經基因編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次強調,病毒源頭是複雜的科學問題,需要交由科學家而不是政客去評判。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6日在日內瓦的新冠肺炎疫情例行發佈會上表示,新冠疫情大流行終將消退,但世界不可能像往常一樣恢復正常。在努力應對這一大流行的同時,還必須更加努力地為下一場大流行做準備。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作者: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

責任編輯:高鑫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