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要不要給自己孩子下定義?

亞湖南瓊


我們經常可以從父母的手中聽到對孩子這樣的評價:“這孩子淘氣了”“孩子天生就這麼安靜”“孩子不適合學英語”等等。父母這樣給孩子下定義,不僅會造成孩子心理壓力,還會對孩子今後的成長帶來影響。

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吧,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去補課班的經歷把,當時我和鄰居家小朋友一起去報了英語班,我們兩個都是剛接觸英語,學習興趣也很濃厚,平時放學路上也會用口語練習上課學的內容,覺得26個字母可以拼出那麼多的單詞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我和鄰居家小孩一起上補課班的時候,她家人因為一點事情說了她,一整節課她都很不開心,也沒注意聽,練習也頻頻出錯,後來放學的時候老師和家人反映了這件事,問她媽媽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她媽媽並沒有做出什麼解釋,隨口說了句孩子可能學英語就是圖個新鮮吧,可能是學膩了。

就這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卻一直深深留在她心中,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適合學英語,之前一些比較難背的單詞,可能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去記住它,但總歸是可以背下來的,而那次以後,每當遇到學習上小困難,她總是埋怨,相信了媽媽說的話,覺得自己不適合學英文,再後來我就自己去上課了,也是聽說她上初中以後英語成績始終就不及格,家長怎麼著急也沒辦法,因為她說她就是不喜歡學。

種隨意的定性或者評價孩子的某一個行為,會很容易給孩子形成不好的暗示。有可能此時你正在不知不覺中用你的自以為是去傷害你的孩子,就像鄰居家的媽媽一樣,孩子並沒有討厭英語,卻在媽媽的暗示下否定了自己對英語產生的興趣。

其實這個現象也叫做標籤效應,因為”標籤效應“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無論是好是壞,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所以,給一個人貼標籤的結果,往往是使其向”標籤“所預示的方向發展。

所以,請停止對你的孩子貼標籤,不要限制孩子未來的發展!

反之,如果做家長的給孩子貼上正向、積極的標籤,孩子在某種程度上也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比如寶貝你真棒,這麼難的英語單詞你居然記下來了,引導孩子有英語學習天賦,對孩子的成長也大有益處。

此外,如果不清楚孩子到底喜歡什麼,那就在精力允許的情況下給孩子多報幾個興趣班,讓孩子自己選擇,把決定權交給孩子,現在一些線上美術教育,如小熊美術AI課,以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為目標,通過建立豐富的場景模式,個性化的教學方案,線上學習及課後複習相結合的方式,孩子學習興趣也大大提升,幫助孩子更好的確立自己學習目標。


待定5372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dfdf41c97944f7cae2ab72604e51149

維持生命的元素


您所說的給孩子下定義,在某些教育方面的體系裡被稱做為——貼標籤。

其實,無論是好的標籤還是不好的標籤,都有一些負面的影響。

我記得自己上過一個正面管教的課程,在裡面的一個關於貼標籤的活動中,我被貼上了“淘氣”的標籤。當然開始的時候,在活動進行之初我是不知道自己是這個標籤的,進行情景扮演的人都在對我說一些話:你為什麼就不能老實點安靜一會兒、你能不能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你看人家的孩子、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啊、你為什麼天天上竄下跳的……大家都在對我說諸如此類的話。

我初始的感覺有點蒙,因為我不知道他們說的“標籤”是什麼,越到情景扮演的後面,我就越不在意在後面的標籤是什麼,也不再猜測,而是在想他們為什麼這麼評價我,我哪裡不好了?再到後面,我開始感覺,算了不想了,愛什麼就是什麼吧!那種想改變自己,想努力分析自己的感受就沒有了。當時就是一個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

我當時非常地驚訝,這麼短的時間裡,我就可以有自暴自棄的想法,那我們的孩子呢?

另外,就是優秀的標籤。

在我們的活動裡也有人被貼上了優秀的標籤,是懂事。

當活動結束後,導師問對方的想法感受的時候,他說:感覺自己是為了別人而活,為了別人而優秀的,如果自己哪一次不優秀了,會感覺很糟糕,會不踏實。

所以,無論是好的標籤還是壞的標籤都是不可取的,不要給孩子下定義。

給孩子下了好的定義,那麼孩子會有揹負壓力的感覺,或許有一天,為了達到一個目的,為了維繫自己的形象,孩子會開始說謊。

給孩子下了不好的定義,就像在強化孩子的不好的習慣,讓他深陷其中,在一段茫然期過後,他已經不能找到解決辦法,繼而自暴自棄。

所以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就是您說的下定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