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輸給劉邦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

迴歸cyc


項羽輸給劉邦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

你好,個人認為有兩點使他輸給了劉邦,


項羽的用人之道

首先我們就以項羽的“亞父”范增為例來分享一下,鴻門宴上范增設計殺劉邦,結果項羽並沒有聽范增的,後來還中了張良的離間計,被氣走了,結果死在了返鄉的半道上,有沒有夠夠的?說明他剛愎自用不會用人。

還有韓信、陳平、黥布等都是當時很難得的將才,也沒有被項羽所用,因為項羽很多疑,而且不能禮賢下士,所收攬不了這些人才,被他搞的走的走,死的死。所以他的失敗就已經是註定了


項羽自身的性恪

我們從他對待范增、韓信、陳平、黥布等人,可以看出,項羽生性多疑,不能虛心納諫,剛愎自用,太能打了,性格也粗暴。

所以註定了他烏江自殺。如果沒有這些性恪使然,他回到江東,也真沒什麼,可是

性恪註定了命運。


總結

項羽輸給劉邦最關鍵的問題是他用人之道和性恪,打天下可是需要一群人去幹一件事,不是一個人幹一件事,與劉邦則禮賢下士,收攬人才相比,項羽的輸與死已經是命運註定。


結爐談歷史


項羽輸給劉邦最關鍵的是輸在了用人的格局上!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史記》

劉邦怎麼從一介布衣華麗轉身而成為帝王的呢?他到底有什麼能耐能讓那麼多有本事的人死心塌地跟著他呢?

第一:解讀劉邦傳奇的一生

1.出生傳奇

《史記》裡記載:“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劉邦的母親劉媼,有一次在大澤堤岸上休息,不注意睡著了,夢見自己和神在一起。當時天色昏暗,電閃雷鳴,劉邦父親不放心前去巡視時,發現一條蛟龍臥在劉媼身上,結果劉媼就有身孕了,之後就生下劉邦。

2.長相傳奇

《史記》裡記載: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劉邦這個人長相奇特,鼻樑很高,面相像龍,鬍鬚也很獨特,左腿上還有七十二顆黑痣。但劉邦這個人性情仁厚而愛人,而且心胸豁達,有氣度。

3.經歷傳奇

《史記》裡記載:“為泗水亭長,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

民間流傳劉邦傳奇的故事確實不少,“赤帝之子”“斬蛇起義”,都把劉邦人物傳奇化了。

在當時封建社會里,劉邦與項羽相比,最為不利因素就是出身。劉邦出身貧民,很難取信於人,我們不能否認他身上的這些傳奇故事確實為劉邦添彩不少!

第二:解讀劉邦的胸懷與抱負

1.知人善任

知人才能善任。劉邦在這方面可以說做的了極致。他不僅看人準,而且能把方方面面的人才整合起來,為自己所用。

劉邦身邊最有名的要算“漢初三傑”。文有張良,武有韓信,後援有蕭何。

.張良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是劉邦有名的“智囊”,他深明韜略,足智多謀。在楚漢戰爭中,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為劉邦統一大業打下堅實基礎。

鴻門宴上,張良力勸劉邦卑辭隱忍,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裡應外合,使得劉邦脫離虎口,保全性命,變被動為主動。

.韓信

韓信“漢初三傑”之一,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有“兵仙”、“戰神”、“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之稱。

韓信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千古難得的帥才了,他能把弱小的軍事力量發揮到極致,比如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將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項羽逼上絕路,自刎於烏江,為劉邦建立漢王朝打下堅實的基礎。

.蕭何

蕭何“漢初三傑”之一,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應該是“月下追韓信”的故事:韓信這位曠世帥才,被劉邦大材小用,分派為倉庫管理員,韓信一怒之下,不辭而別。又被蕭何星夜追回,拜為元帥。

2.廣納群策

劉邦不僅知人善任,而且善納群策。

韓信被蕭何月夜追回之後,劉邦就迫不及待問韓信:“丞相多次向我舉薦將軍,你有什麼計策來指教我?”

韓信客觀分析了劉邦與對手項羽的優劣之勢,並向劉邦開出一劑良藥——反其道而行之。

項羽“匹夫之勇”,不善用人。

他厲聲怒喝時,很多人嚇得膽戰心驚,但他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將領。如果您能夠採用和他相反的做法,注重“眾勇”,任用天下賢能勇士,發揮團隊作用,還有什麼敵人不能誅滅的呢?

項羽“婦人之仁”,沒有格局。

他待部下仁慈善良,部下有生病的,他會親自探望,悉心照料,但部下有功勞應當封賞時,他卻吝嗇之極。如果您能把天下的城池封賞給有功之臣,還有誰會不服您呢?

項羽“任人唯親”,已失民心。

他雖然稱霸天下,使諸侯臣服,但用自己親信喜歡的人稱王,諸侯不服,已失天下人之心。如果您能夠任人唯賢,率正義之師,凝聚人心,還有什麼敵人不能打敗呢?

劉邦聽了之後非常高興,悔恨自己任用韓信太遲!

第三:解讀劉邦自己對自己的評價

《史記》有載,高祖問眾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忠臣皆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劉邦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夠取得天下,得力於三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可見劉邦不僅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賢”,而且做到了“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所以最終在“楚漢之爭”中大獲全勝,取得天下!而項羽則沒用如此格局!

我是 ,謝謝大家的關注與分享!


讓語文學習更有趣


真英雄與莽夫

楚霸王項羽為何為輸給小混混出身的劉邦呢?《史記》中有許多評說,劉邦及其臣下也有總結。我想,不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能不能賞罰分明。

劉邦自年輕就慷慨大方,常請人到家中吃飯,次數之多讓他大嫂心疼不已。有一次,他請了客人到家後,大嫂故意說吃完飯了,弄得劉三很尷尬。所以稱帝之後,就不願意分封大哥的兒子。

在項羽起兵之後,劉邦與蕭何、張良等人揭竿而起,響應陳勝吳廣。開始了軍旅生涯,在征戰過程中,只要你立下戰功,就馬上論功行賞,該封官的封官,該賞物的賞物,從不吝惜,從不遲緩。例如,在他稱帝之際,最先得到封賞的是一直與他有矛盾的,曾多次侮辱過他的雍齒。不管親疏,不管出身,只要有功,馬上封賞。你想一想,有這樣的老闆,誰不好好幹活呢?誰還想炒老闆魷魚呢?相反,投奔他的人才越來越多,大將軍韓信,謀士陳平等都是從項羽那兒主動跳槽過來的。

可是項羽呢?他分封的都是他的親屬故交,十分嗇吝。其他將士再有才能也得不到重用,所以,韓信、陳平看出這個傻大個只是個莽夫罷了,所以,及時地離開了他。他手下唯一一個將相之才范增,也因他中了張良的反間計,而被懷疑。氣得范增連諷帶刺地說:“大王己功成名就,我也該告老還鄉了!”可是,項羽竟傻傻地答應了。結果,為項羽出盡奇謀異策的范增,已經70多歲的范增,就這樣“被下崗”了。又氣又急,死在了路上。你想,這樣的一個老闆,你出力流汗跟他幹了大半輩子,可是你連個小組長都沒當上,他還讓他當經理的舅子,當主任的外甥提防你,擠兌你。你幹嗎那麼用心工作呢?有機會就得跳槽。

其次,能不能知人善任。

劉邦稱帝之後,有一次在朝廷上問群臣:“眾愛卿,你們說說我憑什麼能做上最大的老闆?”有人說:這是天命;有人說:陛下英明。劉邦笑了笑說:“你們都說錯了。重在我會用人。蕭何,有治理天下的才能,當我帶兵出征時,我就把整個國家都託付給他;張良、陳平有奇謀良策,所以,每次有疑難問題都向他們請教;韓信有軍事才能,所以,他剛跳槽過來,我就讓他做統率全軍的大將軍。這才是我成功的經驗啊!”

其中,韓信的經歷最為傳奇。韓信因受過袴下之辱,所以,在他投奔了項羽後,項羽很瞧不起他,認為他該挺劍而起,殺了那個無賴,而不應忍氣吞聲。所以,在項羽眼裡,韓信就是個懦夫,孬種。項羽怎麼能重用他呢?

然而,韓信到了劉邦那裡,寸功未立,僅憑蕭何的真誠推薦,和劉邦的一番談話,就被封為統率全軍的“大將軍”,怎能說劉邦沒有識人之明呢?

再次,是不是胸懷天下。

在劉邦攻下秦的國都咸陽後,按事先約定,劉邦應稱帝。可是劉邦很聰明,他知道自己毛羽未豐,不可高飛。於是,封庫府,對咸陽百姓秋毫未犯,專等項羽來處理。等項羽到了以後,有人勸項羽就定都鹹舊,然後稱帝。並把定都咸陽的好處一一列舉出來。可是,項羽卻愚蠢地說:“人富貴了不回家鄉,就如同人夜裡穿漂亮衣服,有什麼用呢?”你看看,這種在父老鄉親面前顯擺的心態,和現在的土豪們有什麼區別呢?其小心胸顯而易見。

這個敗家子兒一把火燒掉了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然後,回老家了。

可是,劉邦則不然。本來年輕時的劉邦品行不端,貪財好色。但在攻下咸陽後,一改以往作風,與手下約法三章,不侵犯百姓一絲一毫。你想,咸陽百姓誰不念誰邦好呢?而項羽一把火燒了他們的家園,誰又不恨他呢?後來,劉邦接受張良等人的建議,定都在漢中,為大漢朝奠定了基礎。

第四,能否做到屈伸自如。

自古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劉邦在鴻門宴上,那是卑詞厚禮啊,又說軟乎話,又送禮,連亞父犯增都得到了一份禮物。可是項羽呢,打了敗仗就自殺,能伸不能屈。如何渡過河,回到江東,“捲土重來末可知”呢?

第五,心腸夠不夠硬。

劉邦在打了敗仗逃跑時,為了讓車跑快點,竟把兒女踹下車。在他父親被敵人抓住,來要挾他時,他竟然說:“你殺吧,煮了肉,熬了湯,也分給我點。”夠狠吧!

可項羽則不然,雖“力能扛鼎”,小山似的大個子,卻婦人之仁,心腸極軟。所以,才容易聽信讒言,被感情所左右。這樣的人,怎能成大事業呢?

統觀以上幾點,誰是真正的大丈夫,昭然若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