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感的現實裡,你還有多少勇氣把掙大錢當作生活的意義?

01

朱光潛曾說過:“人生本來就是一種比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所以在短暫的人生中,你該如何來書寫你的人生史冊,為自己即使平淡無奇的人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生活對於我們的意義。

人們一直生活在“意義”中,我們一生中所經歷的一些事情,並不單只是單純的事物本身,重要的是這些事物被我們所賦予的意義。

在我們所生存的環境中,即便是最簡單的事物,人們在接觸它們的時候也是從自己的角度作為出發點來看待的。

就像寫作一樣,很多人依然把寫作當成只有作家能做的事,覺得只有那些文人大咖才配談寫作。但是如今的寫作在新媒體的高速發展下,早已是每個普通人觸手能即的事情,變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與朋友聊天、寫工作總結、寫一份申請書、寫一篇演講稿處處都是在寫作,所以寫作已然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了。

生活的意義就是從最簡單的事情中尋找到真正的樂趣,因為這是一種隱形且持久的幸福。

在骨感的現實裡,你還有多少勇氣把掙大錢當作生活的意義?

來源於今日頭條

02

自小,我內心就比較敏感,越長大想的就越多,所以,多年前我就習慣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筆尖之下。

我剛開始接觸文字時,主要是記錄自己的心情。因為有些話真的不知道要對誰說,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因為世界上只有開心是感同身受的,而悲傷難過的原因可能有千萬個,幾乎是沒有人能體會這種感受的。

後來,寫作成了我的愛好。沒事就拿出小本子寫下一些感想,摘抄一些雜誌裡面的優美句子,現在想打算系統的好好學習,雖然走得慢,但是少走一些彎路。

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併為之堅持下去—值得。

當寫作變成一種習慣時,人們身邊的一花一草,所有的一切都會被賦予生命的意義。從而為這個聒噪的世界帶來了一份寧靜。

久而久之,文字成了我最忠實的朋友,它為我搭建了一所屬於自己的精神棲所,我享受文字帶給我的這份溫暖與力量。

因為在這裡,我找到了真實的自己。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都不會把寫作當作賺錢的一種途徑;因為我怕連最後一個棲息所也會被喧鬧的世界腐蝕。

這可能就是我目前這個階段的人生意義。

在骨感的現實裡,你還有多少勇氣把掙大錢當作生活的意義?

來源於今日頭條

03

但是不同的人對於生活的意義又有另一番的見解。

前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他和我說:“畢業之後打算給別人打工8年,熟悉律師的所有相關事物規則。在33歲之前把自己的個人問題全部解決完(結婚、買房、買車),然後把家庭安頓好之後,如果還有閒錢的話,要開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律所,60歲時開一個大律所。”

我說:“感覺你現在被物質化了。”

朋友說:“這叫理想,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

在朋友眼裡,賺大錢好像就是生活的意義、就是人生最大的理想。

聊天中,朋友不止一次提到錢,後來我感覺接不上朋友的話,然後就說有事先掛了。

針對朋友的這個問題,我在想為什麼他會有如此長遠的規劃,還有兩年才畢業的他為什麼現在滿口都是錢。

下面,以我個人的角度分析一下:

首先,可能是因為他是男孩子,那種居安思危的意識比較強烈;因為將來要養家餬口,想要給未來的家提供一個可靠的保障,讓自己的孩子及家人過上想要的生活,做一個有擔當的人,不想做一個碌碌無為的啃老族。所以現在他才會把自己未來的路規劃得滿滿的,生怕自己走錯一步,跟不上別人的步伐。

其次,可能他本身就覺得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努力掙錢吧!才會把掙錢當作自己的遠大理想,這是非常自信的表現,他不甘心做一個平庸的人,不想平凡度過一生。

在骨感的現實裡,你還有多少勇氣把掙大錢當作生活的意義?

來源於今日頭條

04

其實這兩天我就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我對朋友的這個話題提不起興趣,甚至會有點反感。

剛好今天班長在群裡分享了這樣一句話: “做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不放棄理想,但也要考慮現實。”這句話剛好詮釋了我的困惑。

也許是我在生活面前,更現實一些吧!從沒把未來想得太美好、太簡單。

其實生活就是現實的開始!只有體會過了,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不行動,就不會知道生活與理想的差距。

理想本身並沒有多少差別,只是我們對它的理解不一樣罷了。唯一相同的就是我們都是為了變得更好。

生活也是如此,正因為這樣,生活的意義才多得不可勝數,人們也似乎都在用自己的行為向世人宣告著:“我就是這個樣子,而世界就是那個形態”,

這便是人們賦予自己以及生活的意義。

周國平在《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中說到:“一個人在世上活著,必須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一是應該要什麼,二是能夠要什麼,三是至少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所以在骨感的現實面前,在探索生活的意義時還是要做一個理性的現實主義者。

在骨感的現實裡,你還有多少勇氣把掙大錢當作生活的意義?

來源於今日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