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隨筆」早在50餘年前中國就應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正文

在迎來建國70週年的2019年,我學習了醫學論壇報"壯麗70年新中國醫學力量"的有關報道,再一次為50餘年前我國痛失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難得機會而深感遺憾。

早在1965年,也就是筆者進入大學本科學習的第2年,我國就莊嚴宣佈(科學通報與中國科學中、英文簡報),我國已開創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新紀元——成功合成了牛胰島素。1955年胰島素的化學結構才首次被闡明,當時《自然》雜誌曾預言:"合成胰島素將是遙遠的事",但沒想到僅3年後我國科學家就敢果斷的以此為課題立項,並經過多個國內頂尖科研單位、上百人至數百人長達6年多的團結合作、艱辛努力後終獲成功。筆者一直認為,這一項科學成就獲諾貝爾獎是當之無愧的,甚至綽綽有餘,其科學價值甚至要超過青蒿素的發現,更何況這一成果的取得是在距今50餘年前。但為什麼最終卻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呢?其原因可能並不在其科學價值的大小,而因其他難以解決的"技術"原因。

胰島素合成是十分複雜、漫長的過程,至今恐怕也沒人能說清當時到底有多少人參與了該研究,誰又是最主要、最關鍵的貢獻者。20世紀50年代我國無論經濟實力還是科研條件都相當薄弱,那又為什麼敢於立下這一讓人吃驚的課題呢?據報道,1958年夏天王應睞先生等9人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開會,討論科研立項時,有人突然喊了一句"合成一個蛋白質",此人是誰已無法知道,但肯定不是王應睞本人。無論如何,最先提出合成牛胰島素這一設想的就是實力雄厚的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因當時世界上已確定了一級結構的蛋白質只有胰島素一種,自然課題就是合成胰島素了。1958年9月以鈕經義為首的小組開始了蛋白質前多肽——催產素的合成,並在當年10月成功獲得了催產素的粗製品。

非常明確的是1958年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提出並啟動了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這一開創新紀元的課題。但此後因任務過於龐大,人員與技術嚴重不足,他們又聯合了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並與北京大學簽訂了三方合作協議,由以上3家國內頂級科研機構共同協作,以完成這一艱鉅的任務。整個過程中主要參加者就有百人以上,不同時期與不同的關鍵任務又都有各自的領軍人物與主要完成人。胰島素有A、B兩個肽鏈分別有21個與30個氨基酸,在經過數月"大兵團作戰"合成失敗後,1961年開始精簡、重組研究隊伍,1963年上述3家研究機構重新合作。1964年8月由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成功合成了30個氨基酸的B鏈,1965年5月由北京大學與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成功合成了21個氨基酸的A鏈。最後在1965年9月3日由杜雨蒼完成了A鏈與B鏈的人工合成,冷藏14d後,於9月17日清晨終於觀察到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結晶,至此宣告成功合成了牛胰島素。

1966年4月4日王應睞等3人應邀參加歐洲生化聯合會,由龔嶽亭代表中國做了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學術報告,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1966年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蒂斯尤利斯曾專程親臨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考察這一成果並給予了高度評價。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親自造訪,目的應不言自明瞭吧,但最後為何震驚世界的開創性研究卻與諾貝爾獎無緣呢?據說根本原因是找不出一位代表人物來。眾所周知,諾貝爾獎不授予團體與機構,只授予個人。此項研究有3家機構合作,主要研究人員就有數十位甚至上百位。除前面提到的王應睞外,還有帶領團隊第一個合成多肽的鈕經義,第一個自主生產氨基酸的陸德培,第一個將天然胰島素拆合成功的劉望夷,第一個合成長度達10個氨基酸鏈的張中碚以及前面提到將A鏈、B鏈合到一起的杜雨蒼等。如果研究團隊自己不能推選出公認的最主要貢獻者,在當時政治環境下諾貝爾獎委員會也將束手無策。當時國內提倡團結攻關,不提倡突出個人,也可能有關部門並不"稀罕"諾貝爾獎這一"洋獎"。據說最初在決定青蒿素是否能獲諾貝爾獎之時也遇到了同樣的困難,只是因"有了聰明人,採取了聰明的做法",最終才確定出屠呦呦為最重要的貢獻者,其他人成就雖然巨大,但也與獲獎無緣。

為了肯定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這一偉大成就,1966年12月24日人民日報專門發表了題為"用毛澤東思想打開'生命之謎’的大門"的社論,1982年7月在恢復國家獎後該成果被授予"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主要完成人有鈕經義等8人。1997年香港求是基金會再次授獎,此次除獲國家獎的8人外又增加了陸德培的名字。

筆者一直在想,倘若50年前人工合成牛胰島素能成功獲諾貝爾獎,對我國整體科研與創新水平將起到多大的推動作用!在諾貝爾獎的激勵下,我國一定會在全社會樹立起專研科學的風氣,一定會提前數年、數十年出現更多諾貝爾獎級的世界著名科學家,世界聞名的創新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