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陝軍團“三座豐碑”!

陝西作家群,在上世紀90年代,有過巨大的創作成績,一時間引起了全國文壇的振動,由此出現了“文學陝軍”“陝軍東征”的提法。

文學陝軍團“三座豐碑”!


其中,最重要的作家有三位,他們是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這三位也都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有這很高的聲望和“粉絲”。但他們的文學作品風格卻有巨大差異,充滿個性。

有評論家對路遙、陳忠實和賈平凹三位作家的語言風格,做過形象的比喻:路遙的語言風格“幹”,陳忠實“不幹不稀”,賈平凹“稀”。

文學陝軍團“三座豐碑”!


路遙是用生命在寫作,《平凡是世界》從鄉土世界和青年奮鬥者的最近處發力,很容易讓讀者產生精神共鳴,作者本人是一頭耕耘在陝北黃土高原的牛,累死在了奔向文學高峰的路上,堪稱一代代青年人的精神導師;

文學陝軍團“三座豐碑”!

陳忠實的《白鹿原》是一部史詩級別的長篇小說,敘事宏達,筆力雄健,把普通人物和家族的命運根植於民族發展史,文學構思,故事設計,語言技巧等都是一流的,是長篇小說中的精品。賈平凹被稱為“鬼才”,也是中國少有的高產作家,其文學功底和藝術水平不可小覷,但是如實來說,他的作品語言過於白話,冗長,而且有仿古的影子,比如《廢都》就有評論家認為是借鑑了《金瓶梅》等古典小說而創作的。

文學陝軍團“三座豐碑”!

《秦腔》獲得茅盾文學獎,但實話說,就讀者普遍的讀後感受而言,其文學水平比前兩位的作品留給人的回味談多了。但,這並不是說他的文學水平不高。只是相比較而已。

只能說文學作品和作家的人生經歷,生命生活觀,閱讀史甚至個性等相關,每個作品都是獨特的存在,需要時間去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