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春光撿柴禾去

姜寶龍

現在的孩子都不願意幹活,別說出大力氣的活了,就連洗碗、掃地和洗襪子等一些小活計也都一手不伸。可是,在我小時候,卻是以勞動為榮。

小時候,一放寒假,我就和小夥伴們一起,趕緊寫寒假作業。作業寫差不多了,年過完了,也開春了,天氣也轉暖和了,可是,距離3月1號開學還有半個多月時間。這時候,我和弟弟就找來揹筐,用繩子拴好,和鄰居的小夥伴一起,揹著揹筐去家附近的地裡撿柴禾去。那時候撿柴禾主要就是到沒有雪的葵花地和玉米地裡撿柞子。柞子就是頭一年被犁下來的莊稼根。和小夥伴們邊玩邊撿,用不了多久,就撿了滿滿一揹筐。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心裡都非常高興,碰到屯裡的大人,都誇我們懂事能幹,心裡更是美滋滋地了。回到家,倒到外屋的柴禾堆裡,就和小夥伴們一起下象棋或者軍棋。父母也誇我們能幹,有時候,還獎勵我們點好吃的。所謂的好吃的,其實,就是買些凍泥鰍魚啥的,用大醬幹辣椒一燉,就著撈小米飯,吃著那個香啊!

父母越誇我們,我們就越願意去撿柴禾。天不好時一天撿一趟,天好時一天撿兩趟,沒幾天,外屋就堆滿了。看著那一堆柴禾,自己心裡也很自豪很滿足。

現在,想起來,自己小時候那麼願意幹活,主要是因為父母和屯鄰的誇獎。那時候,誰家的孩子懂事聽話,知道幹活,屯子裡的人都羨慕誇獎。誰家孩子要是好吃懶做,不務正業,將來媳婦都不好說。我小時候能以勞動為榮,也和那時候人們都以勞動為榮息息相關。

大好春光撿柴禾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