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哭鬧打滾,寶媽耐心僵持半小時,孩子絲毫沒有停止跡象

文丨大寶疼小寶(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猜測父母的心裡似乎是每個孩子的與生俱來的本領,總是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挑戰大人的底線與脾氣,藉著大人好面子等等一系列的外在條件去要求父母妥協,尤其是在現在獨生子女家庭成片的情況之下,這樣的問題更是屢見不鮮。

熊孩子哭鬧打滾,寶媽耐心僵持半小時,孩子絲毫沒有停止跡象


在網絡上有這樣的一個視頻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討論,很多的網友紛紛的表示深有同感,從視頻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寶媽本來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小區的公園裡玩耍,但是孩子在看到了公園裡面小攤販在賣的玩具時,就特別的想要,所以讓媽媽給他買,但是媽媽覺得家裡已經有很多的玩具了,而且每一次孩子也都玩不了多久就會扔掉,浪費錢,所以就拒絕了。

孩子這時候直接發揮了自己哭鬧打滾的本事,還引得了許多鄰居的關注,而寶媽也非常耐心的蹲在旁邊看著孩子撒潑打滾,沒有做出任何的行動,也沒有答應孩子的要求,就這樣僵持了半個小時,孩子依然沒有任何想要停止的跡象。

熊孩子哭鬧打滾,寶媽耐心僵持半小時,孩子絲毫沒有停止跡象


看到這一幅畫面之後,許多的網友都表示,這個孩子一看就是經常會和媽媽較勁的人。完全就是熟能生巧,已經摸清了套路,知道怎麼樣去觸犯父母的底線達成自己的要求。有很多的網友說,自己家的孩子也是這個樣子,但是每一次都會被迫屈服等等的言論。

哭鬧耍賴是每一個孩子慣用的手段,想要滿足自己的要求,達成自己目的的時候,他們就會用這樣的方式去了解父母。

熊孩子哭鬧打滾,寶媽耐心僵持半小時,孩子絲毫沒有停止跡象


那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哭鬧耍賴呢?


1、想要吸引注意


有很多的家長應該都會犯這樣的錯誤,總是認為工作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能夠滿足孩子日常花銷,就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工作上,忽略了對於孩子的陪伴。

雖然孩子的確獲得了更好的物質享受,但是對他們而言也缺乏了父母的陪伴與關愛,所以他們總是會通過哭鬧耍賴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2、想要父母答應自己的要求


孩子年紀雖然不大,但是他們有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玩具和文具。

面對他們喜歡的這些東西的時候,也總是會希望能夠獲得。而家長會覺得孩子買了那麼多也是浪費錢,所以會拒絕,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通過那坡打滾,哭鬧耍賴的方式來強迫父母答應自己的要求。

熊孩子哭鬧打滾,寶媽耐心僵持半小時,孩子絲毫沒有停止跡象


我們都說孩子的行為是和家長有直接聯繫的,有時候孩子耍賴讓家長頭疼,其實倒不如也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那麼面對孩子耍賴,父母該怎麼做?


1、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當中,很多的言行舉止都是會受到約束的。什麼行為該做什麼行為不該做,在怎樣的場合應該做怎樣的事情,這些是孩子必須懂的,也是家長必須要教育給孩子的。

而很多的孩子總愛撒潑打滾,用這樣的方式來謀求的目的,從側面也體現出他們不具備規則意識,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家長要學會給孩子制定明確的規則,獎罰分明。


熊孩子哭鬧打滾,寶媽耐心僵持半小時,孩子絲毫沒有停止跡象


2、學會冷處理


家長對於孩子的寵溺心情也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一般也會選擇妥協,殊不知這樣的方式只會助長孩子的氣焰,會讓他更加知道撒潑打滾的用處,下次反而會變本加厲。

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不如學會冷處理,忽視孩子的哭鬧反而孩子會覺得沒意思哦,慢慢的平復自己的情緒。

熊孩子哭鬧打滾,寶媽耐心僵持半小時,孩子絲毫沒有停止跡象


育兒問題寶媽教,家庭教育要了解,孩子身體倍兒棒,我是@大寶疼小寶,幫你解決育兒大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