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敗家子”:慈禧為他賜名,岳父是總理,66歲悽慘而終

縱觀歷史,為官也好,經商也罷,“富不過三代,盛不過三朝”是大多家族會遭遇的軌跡。

父親盛康曾在一封家信中對兒子盛宣懷說,子孫們只能留給他們不動產,讓他們守住不動產而吃點利息已是福氣了,如果留動產給他們的話,準保養出一大堆紈絝子弟來。

一語成讖。

盛宣懷鬥倒胡雪巖後成為清末首富,李鴻章對他的評價是,“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亦官亦商,左右逢源。”

“民國第一敗家子”:慈禧為他賜名,岳父是總理,66歲悽慘而終

至1916年盛宣懷去世時,他給子孫留下的資產高達幾千萬白銀。要知道當時一個普通老百姓一年的生活費只是十幾兩。

而僅僅過了幾十年,這筆鉅額財富果真就如父親所言,被家裡的紈絝子弟消磨一空了。在盛宣懷的一眾子女中,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盛家老四盛恩頤的揮霍能力尤其出眾,被人戲稱為“民國第一敗家子”。

“民國第一敗家子”:慈禧為他賜名,岳父是總理,66歲悽慘而終

十里南京路,一個盛老四

  • 慈禧為他賜名

1892年,盛恩頤出生在盛家花園。在他之前盛宣懷曾有過三個兒子,但以前社會醫療技術差,衛生水平差,三個兒子都是早早的過世了。

因此,盛恩頤雖是盛家老四,卻也是盛宣懷的嫡子。而且在盛恩頤出生這年,盛宣懷都48歲了,老來得子,讓他對這個兒子格外寵愛。

“民國第一敗家子”:慈禧為他賜名,岳父是總理,66歲悽慘而終

為了祈願讓盛恩頤能活得長久,盛宣懷特地請慈禧太后為他賜名。恩頤,寓意為“ 被恩澤頤養”。


  • 娶總理之女

豐衣厚履的盛老四,自小吃喝玩樂,不學無術。等到他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盛宣懷一再斟酌,看中了民國總理孫寶琦的大女兒孫用慧

孫寶琦當時能在袁世凱面前說的上話,對盛宣懷在京為官十分有利。孫用慧為人正直忠厚,英語也很好,曾做過慈禧太后的口語翻譯。盛宣懷想著以後要送兒子出國讀書,有這樣一個太太陪在身邊,很是妥當,就上門提親了。

“民國第一敗家子”:慈禧為他賜名,岳父是總理,66歲悽慘而終

盛恩頤和孫用慧

孫用慧自己起初很不願意。她說自己比盛恩頤大了四歲,和這個不懂事的小夫婿結婚怎麼會幸福。奈何家裡長輩很滿意這樁婚事,認為年紀什麼的都不是事,門當戶對要緊。封建社會,女子沒什麼發言權,後來孫用慧還是和盛恩頤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 揮霍無度,奢侈成風

盛恩頤的長相清秀,性子和軟。親戚朋友但有所求,他都會樂呵呵的應了。那些所謂的“朋友”知道他家有錢,性子也好,時常在搓麻將的時候“抬”他的“轎子”(就是讓他輸錢)。盛恩頤知道後,也是笑笑而過的:“哎呀,坐坐轎子也是蠻開心的嘛。”

可能盛老四一出生就處於錢太多的狀態,根本不知道賺錢的不易,所以揮霍起來肆無忌憚。上海灘第一部奔馳小汽車就是他買的。他的汽車租界牌照是4444,中國牌照是4。遠遠的,人家一看牌照就知道是盛老四來了。

“民國第一敗家子”:慈禧為他賜名,岳父是總理,66歲悽慘而終

婚後的孫用慧也根本管不了盛老四。盛老四錢多,女人自然也多,八抬大轎就娶了7房太太,外面的女人更加不計其數,生下的孩子據說有27個之多。到了後期,即使盛家敗落了還是陸續有自稱是盛老四生的孩子來認親的。

盛老四對朋友出手大方,對自己的太太自然更不會摳唆,

他給每個太太都配了一幢別墅,一輛豪車,還有一堆的傭人。

當然,老上海們最熟知的可能就是盛老四一夜之間豪賭,把有著一百多幢房子的弄堂整個輸給原浙江總督陸永祥的兒子盧小嘉的事兒。外人對此津津樂道,可是盛老四自己卻是不太上心的,輸了又如何?他照樣吃喝不愁,高枕無憂,反正老爹有的是資產。

“民國第一敗家子”:慈禧為他賜名,岳父是總理,66歲悽慘而終

交友之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曾國藩說:“兒子若賢,則不靠宦囊,亦能自覓衣飯;兒子若不肖,則多積一錢,渠將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必且大玷家聲。”曾氏家教嚴格,所以後人人才輩出,餘慶綿綿。

反觀盛家,盛老四作為盛宣懷的老來子,在家長輩寵著下人巴結著,出門還有狐朋狗友出餿主意,自然把吃喝嫖賭樣樣佔全了。

和盛老四最要好的是清末大鹽商周扶九的孫子,周孽田,雅號“週三”。

“週三”十幾歲就瞞著祖父問賬房要錢。賬房呢也不聲張,要多少都給,還把自己的很多開支算在週三頭上,反正也是酒囊飯袋的公子哥,什麼都不懂。因此,賬房先生還發了財了。

這個“週三”和盛老四的紈絝行徑如出一轍,他也有很多很多的姨太太,每人都給配上進口小汽車。想想周扶九一生衣食節儉吝嗇,要是泉下有知,自己的孫子這樣花天酒地,不知會不會氣醒過來。

古人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亦是如此。耳濡目染的多了,身邊的朋友會不自覺的就影響到你,所以才有“物以類聚”這個詞。

盛老四晚年和李鴻章的孫子李厚甫溜達到襄陽公園門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兩人連買門票的錢都拿不出了。再想想哥倆曾經都有那麼顯赫的家世,一擲千金,不得不令人唏噓。


命由己造,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父母曾給予盛恩頤太多絕好的機會,但他都沒有珍惜。盛恩頤在當漢治萍總經理的時候(那時候宋子文還做過他的英文秘書),工作模式是白天睡大覺,到了下午才會起床,然後一手抽大煙一手批文件。

當時人們還流傳著盛恩頤的一個笑話:當他睡醒要用錢的時候銀行早下班了,他就把家裡的古董拿到當鋪去,換出錢來,第二天等銀行開門了,再派人去當鋪取。當鋪儼然成了盛老四的第二銀行。

自古英雄出磨礪,從來紈絝少偉男。太過的寵溺使人走向墮落,但世間許許多多的痴心父母就是知道做不到。

父親盛宣懷和母親莊夫人就像一頂巨大的保護傘,生前一直都護佑著盛恩頤。可是父母會老,當盛宣懷去了,莊夫人也去了,沒有人再去庇佑盛恩頤。

“民國第一敗家子”:慈禧為他賜名,岳父是總理,66歲悽慘而終

盛宣懷和莊夫人在日本

等到抗戰勝利,繼承的那部分家業差不多都被他吃空了(他還和自家妹妹打了場著名的爭產官司)。盛恩頤的大兒子盛毓郵(兼祧兩房,也繼承了部分家產)曾經回憶說,小時候最怕爸爸請吃飯或者是給他做西裝。吃飯完,做了西裝,

就會問他借錢,給的數目小還不高興。為人長兄,為人父,如此行徑。

及至解放時期,土改政策一出,無能的盛老四連養好自己都不容易,更別提要繳納天價地價稅了,那些僅剩的祖產都收歸國有。當時蘇州的公幹人員看他混的也挺慘,就網開一面說:“收了人家房子,不能收人家祖宗呀!”所幸,留了盛家祠堂沒收。

盛老四那時儼然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人了,他身上也沒有便宜供別人佔。姨太太紛紛離去,朋友散去,冷清的門可羅雀。1957年秋冬,已經半身癱瘓的沈老四,終於有一天倒在了門房,在66歲就悽慘過世。

“民國第一敗家子”:慈禧為他賜名,岳父是總理,66歲悽慘而終

曾是盛家產業的蘇州留園

盛恩頤,名字是好名字。也確有上天的恩澤,生於大富大貴之家,可惜既無一技之長可傍身,也守不住偌大家業,更別說如貝家子孫能有長遠的眼光判斷局勢,審時度勢的保全自己了。

顏料大王貝家貝潤生曾說:以產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

世情繁複,守業不易,庇廕終將逝去。最終能依靠的唯有自己罷了,自己強大了才能巍然屹立於世間,風吹不走水衝不倒。


推薦書籍:《盛宣懷家族》宋路霞著

猜你還想看:

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家訓,藏著家族富過15代,繁榮500年的秘密

作為晚清首富之女,錯過高富帥宋子文,為何晚年落魄卻活的通透

名媛蔣士雲:張學良親口承認的最愛,建築大師貝聿銘的繼母


多多閱讀,才有機會去尋找你人生的答案。我相信,浩瀚歷史沉澱下來的人物故事,總能給予我們思想的啟發。歡迎關注@顧圖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