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01:28:14 佚名
在日本電影導演之中,影迷最為熟悉的,似乎就是巖井俊二了。
在巖井俊二的作品中,我們看不到巨大的矛盾變化,更多的是在溫情與唯美之中,將所要表達的,更為深刻的情感的節奏呈現出來。
巖井俊二的電影作品之中所呈現出來的“巖井美學”,在現今已成為日本影壇的著名話題。
<巖井美學>是什麼?">巖井俊二
出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巖井俊二,從小喜愛藝術創作,在大學畢業之後,進入日本電視行業,從事一些電視節目的創作。
其最早的電影作品,是1995年的電視短片《愛的捆綁》,這部電影也讓巖井俊二獲得了1995年的柏林電影節的獎項。
巖井俊二影片所呈現的特點,和他所在的時代背景無法分離。
時代——“日本新電影運動”
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相較於之前更為繁榮和多元化,這一時期日本整體經濟發展極為快速,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讓日本社會產生新的社會價值觀——從禁慾狀態走向社會意識解放。
<巖井美學>是什麼?">
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也間接的影響著電影創作領域。傳統電影的消逝讓日本現代電影開始在這一時期蓬勃發展,因而產生了“日本新電影運動”,代表人物就是北野武和巖井俊二。
對於巖井俊二的電影創作影響更為深刻的因素,一方面來源於日本文化傳統。
受地理位置影響,日本民族所具有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特質在許多地方,不同於其他任何國家與民族。
巖井俊二的作品中受日本傳統影響因素,主要有物哀意識,對邊緣人群的關注,及溫情化的色彩呈現。
物哀——告別過去,迎接未來
日本文化當中所呈現的物哀意識,最早來源於江戶時期的本居宣長的語錄。用來揭示日本文學和中國文學之間最為巨大的不同。
物哀被解釋為。
在物哀的呈現上,巖井俊二的電影之中,最為多的是與愛情相關,從兩性關係去入手闡釋物哀這一美學意識的出現。
在巖井俊二的作品《情書》之中,影片開始,就是在山林之中不幸去世的男主人公三週年忌日的場景。
男性直樹在世時候的戀人渡邊博子,一直對於不幸離世的戀人無法忘懷,在這一天來到了自己的戀人家中做客,無意中看到已逝戀人的初中畢業紀念相冊,從而發現了男主人公的老家。
接著,往舊地址寄了一封信。
逝去的人不會再回來,也無法讀到那一封充滿著依戀的信封。
物哀更為深刻的表達是——
這封信也解開了男主人公直樹和女性直樹的一段過往。當渡邊發現女性直樹就是男主人公過去的暗戀的女孩兒之後,最終卻將那些信件還給了女性直樹。
對於戀人曾經的感情,對於過往的一切,他始終保持著極為冷靜和哀傷的態度,沒有糾結和矛盾。
整部影片一直以一種緩慢而又唯美的節奏,在表達自己所要表達的主題。
戀情被無情的死亡打斷,美好的未來期盼都隨之變成一次空蕩蕩的回憶。
而那些留下的信封和記憶卻在博子的手上,牽連起一個曾經存在著的直樹的一生。
整部影片一直纏繞著不去的感傷,在物哀這一特徵之中被充分的調動,人生無常
以及生命每一瞬間的微妙的感受,總是在不經意間被巖井俊二的鏡頭所呈現。生命無常之中,死亡則最為真實和最為無情,在漫長的沉睡和告別之中,新的故事總會在特定的時刻,重新演奏起自身的旋律。
物哀是告別過去的奏鳴,也是迎接未來的清音。
邊緣人群——世界如此殘酷,只能相擁溫暖
對於邊緣人群的關注,在巖井俊二的作品當中,也經常出現。
日本民族的性格之中,一方面具有著十分唯美而又恬淡的呈現,另一方面卻是對暴力和殘酷的崇信。
在《情書》之後的作品《夢旅人》之中,巖井俊二著重關注了那些社會邊緣人群的生活和美好。
從年幼的患者角度,我們看到了醫院變態而又畸形的狀態——表面上擁有著恬淡而又維護著拯救任務的醫院,卻在患者的視角,變成類似於監獄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