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馬,你能讀懂其中深意嗎?

在古時候

馬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在現代

奔馳的馬是自由的象徵

也有不少人欣賞「馬文化」

「馬文化」的昇華離不開文人墨客的頌揚讚歎,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便是如此。當然像這樣的詩詞還有許多,si妹這就帶大家一起看一看。

詩詞中的馬,你能讀懂其中深意嗎?

這匹馬不像人間的凡馬,彷彿天上的房星下凡。如果上前去敲敲它的瘦骨,好像還能聽見錚錚的銅聲。以馬之鐵骨喻人之鐵骨,詩人藉此表達自己堅定剛強的內心。

詩詞中的馬,你能讀懂其中深意嗎?

老馬臥下後站不起來,只能向主人發出一聲聲的嘶叫。讓它惆悵的是東郊的道路,下過秋雨後都變成了稀泥。以馬喻人,雖年老體弱,但志在千里

詩詞中的馬,你能讀懂其中深意嗎?

棗紅色的駿馬一邊奔馳一邊鳴叫著,碧玉般的馬蹄上下翻飛。來到河邊它不肯渡水,好像在憐惜身上披著的錦緞障泥

詩詞中的馬,你能讀懂其中深意嗎?

當初這匹駿馬戰功赫赫,非凡的氣概使珍貴的御馬都形神慘淡。如今站在沙岸上,夕陽下它的身影像一座瘦瘠的山,又有誰來憐惜它呢?

詩詞中的馬,你能讀懂其中深意嗎?

這匹馬曾是一匹勇猛的戰馬,現在它卻過著太平日子!不少千里馬到老都只能被死死束縛在鹽車上。以馬喻人,惋惜人才得不到重用。

詩詞中的馬,你能讀懂其中深意嗎?

與這匹馬患難與共很久了。如今你已在勞苦風塵中逐漸病老,雖然你的毛骨普通,但你的馴良至今未曾改變。詩人對老馬深沉的感情不言而喻。

希望大家能看到馬身上的美好品德

謙遜內斂

忠誠善良

這也是「馬文化」的精髓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