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先生向北》一部東北文脈的經典之作

薦書:《先生向北》一部東北文脈的經典之作

書籍簡介:

《先生向北》一書採用紀實手法,以張伯駒、潘素夫婦北上為核心,層疊展開,描述了1945至1965年間東北文脈遽然隆起,於省吾、宋振庭、呂振羽、佟冬、匡亞明、唐敖慶、公木、羅繼祖、孫天牧、王慶淮、楊振聲、餘瑞璜、蔡鎦生、鍾泰等20餘位歷史人物在東北特別是在吉林省發生的傳奇故事,先生們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風骨躍然紙上。文中同時描寫了以王慶淮為代表的外來的先生們,激發了本地大師級人物的成長和出現,他們通過數次走進大山、跨過大河,所創造的山水畫卷開創了“關東畫派”的“大畫”畫風,讓東北在千百年以來終於一下氣韻十足;以王肯為代表,深入民間,來到地頭,調查整理東北的地方戲曲,並創排出具有東北特色的新劇種,讓東北的豪爽也能一詠三嘆,婉轉深情。此外,書中還描寫了上百位東北文化的建設者和參與者。《先生向北》展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東北人文歷史畫卷,以及由高尚人格和藝術魅力所支撐起來的繁榮昌盛的文化景觀。

讀書筆記:

東北在建國初期,在宋振庭,匡亞明等文化官員的努力下,如張伯駒,潘素,於省吾,唐敖慶等著名學者來到長春,參與了吉林省文化事業的建設。

吉林大學的前身東北人民大學,在匡亞明等先生的努力下奠定了全國重點綜合大學的基礎。

他們為吉林大學,東北長春招賢納士,也凸現了那時的文化主管領導遠見卓識。

萃升書院,張學良重建以後,於省吾先生曾經為之奔忙。

潘素,張伯駒第四任夫人,出生名門,家到中途沒落,7歲習畫,學琴。13歲母親離世,繼母將其入青樓。

因天生麗質,深得黑白兩道人物眷戀。

經人引薦識張伯駒,兩情相悅,頗費周折與其成為眷侶。

隨先生後,在多位名師指點下,又因臨摹先生朋友的一幅殘缺名畫而楊明。後與張大千等那時期的名家合作。

文/ 馬玉華 長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