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朝陽成年是張東昇,那撕答題卡女生成年就是公交車司機張某

如果朱朝陽成年是張東昇,那撕答題卡女生成年就是公交車司機張某

往年高考過後,能讓家長和考生感到如釋重負,以及對美好學府的期盼和嚮往。

而2020年高考過後,家長和考生在輕鬆與期盼中,又多了些許憂心腫腫。

往年高考,霸屏的消息都是圍繞父母陪考,考生媽媽們組隊穿旗袍等等,體現著父母對孩子愛和期盼。

而2020年的高考,卻被貴州公交車墜湖事件,河南考生撕毀同考場學生答題卡事件滿滿的霸屏了。

往年高考,吃瓜群眾討論的是高考試題的難易。

而2020年高考,吃瓜群眾討論的卻是人性和情緒。

這場被疫情干擾而推遲的高考,僅僅兩天時間,就發生了兩件讓人揪心的事件,值得社會和每個人高度關注與深思。

如果朱朝陽成年是張東昇,那撕答題卡女生成年就是公交車司機張某

貴州的公交司機張某,因為自己對生活心生不滿,做出了報復社會的行為,拉20多人的性命陪葬。

翻看眾多網友的評論,短短的幾行文字,寫出了網友滿心的憤怒,以及對人性的批判。

有人甚至稱,如果他有幸活下來,我真想去抽他一頓。也有的網友在批判之餘,說他可能是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了。

是啊,確實有很多人被各種各樣的生活難題,壓的喘不過氣來,但是每個人選擇解決的方法不同,有人能夠堅強的挺過去,有的人選擇一走了之,有的人也如公交司機張某一樣,採取極端的方式。

還記得那個抱著20天的嬰兒跳河的父親嗎?在他看來,生活同樣是把自己逼的無路可走,他沒有選擇堅持下去,而是瞭解了自己和孩子的命。

這或許是某種情況達到了極點,他們都做出了偏激的行為,那考場撕毀別人答題卡,又是怎樣的心理呢?

7月8日,河南一高考考場,有一名女生撕毀了兩名同考場學生的答題卡,理由是自己沒有考好。雖然沒有涉及性命行為,但卻與公交司機張某有著相同的心裡,我不好過,你們也不能好過。

如果朱朝陽成年是張東昇,那撕答題卡女生成年就是公交車司機張某

也許公交墜湖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成年人,為亡者惋惜之餘,都是對張某的批判;可是撕毀別人答題卡事件,雖然沒有涉及性命問題,但卻讓人揪心,因為她還是個孩子,卻有如此行為。

兩者的對比,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看過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有人說張東昇就是長大後的朱朝陽,如果從行為角度來講,撕毀別人答題卡的女生,長大後會不會是公交司機張某呢?

人生一世,難免遇到各種難題,如何度過,就如同一道多解的數學題。

有的學生能夠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有的學生可能只會用複雜的方法;有的學生可能沒有掌握知識點,不會解,但他沒放棄,用錯誤的方法做出了錯誤的答案;而有的學生可能直接放棄了;而還有一種學生就是抄襲別人的答案,被老師抓住,還連累的被抄襲的人。

那為什麼,人們的思路卻不同呢?同一個老師教的,卻差距如此之大?那就是家庭教育的功效。

同一個老師傳授知識,可掌握的程度居然不同,那不是聰明程度不同,而是學生們的態度不同,方法不同而已,認知不同,這都是來自於家庭的影響。

如果,公交車司機張某能在小時得到更好的引導,想必他遇到問題也不會選擇如此過激的行為。如果他能合理的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或許也不至於遭遇婚姻的失敗,進而引發房子時問題,讓自己感覺沒有公平可言。

其實一切源於他自己對待事物的看法,如果他能積極向上,生活樂觀,沒有思想的偏激,想必生活雖然不是很富足,妻子也不會離開,如果他不過於糾結,選擇另一種思路,他或許擁有新的住房,或許不大,但是至少能夠延活於世。

如果朱朝陽成年是張東昇,那撕答題卡女生成年就是公交車司機張某

一個人的思維,看待事情的邏輯,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是一種多年所處的環境,和耳濡目染所造就的。如果他有孩子,你認為在他撫養下長大的孩子,會沒有父親為人處世的影子嗎?他的思維能力會完全逃脫,父親對他的影響嗎?

一名高中女生,能夠在這個年紀,這樣重要的時刻,做出如此激烈的反應。想比不是她此生中第一次行為,這與她所處的環境,和她的家庭都有一定的聯繫。


如果朱朝陽成年是張東昇,那撕答題卡女生成年就是公交車司機張某

前段時間,閨蜜張蘭在聊天時就跟我說起她的兒子,因為在家上網課管得過多,有時候孩子會心生不滿,但她也沒在意,以為說過就沒事了。

後來有一次,她在打掃兒子學習桌時,在桌兜裡發現了好多根折斷的鉛筆,還有撕碎的紙片,她就有些慌了。

等待時機成熟時,她與孩子溝通此事時,孩子說當時很生氣,就想破壞點東西,就把鉛筆掰斷了。

所以,一個人不管是在社會上做出了什麼樣的行為,是有利於他人的,還是有損於他人的,都是跟自己的生活環境,或者自己的家庭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時候,我真的信了老公經常說的那句話:不用太過管孩子的成績,只要他心態健康,長大了能夠積極生活就足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