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等同於沒出息嗎?父母的固有思想,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

文/心蕊

編輯/心蕊

孩子聽話就真的是好的嗎?不聽話的孩子就一定沒出息?許多父母的固有思想,真是會害了許多孩子。

前段時間,隔壁鄰居家爆發了一場大的爭吵,父母想要女兒去學跳舞,可是孩子卻想要學圍棋,父母認為孩子學圍棋沒有學跳舞實用,而孩子則是因為喜歡圍棋。這孩子,經常在樓下社區裡轉悠,老大爺在裡面下圍棋,她能看一下午。這場戰役父母這一方獲勝了,給出的理由是:"你要聽話,學圍棋沒出息的,女孩子就應該學跳舞。"

不聽話等同於沒出息嗎?父母的固有思想,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

這個年僅五歲的小女孩,就開始了每天跳舞的生活,可她依然會偷偷躲在社區裡看別人下棋。後來聽她父母說:"小孩子懂什麼,還是要聽父母的話,不然長大以後沒出息的。"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來說說孩子太過於聽話會有哪些影響?

1、 依賴心理

對於這些習慣聽父母說話的孩子,他們就會養成事事順從他人的習慣,依賴與父母給他們的安排,這群孩子只會被動接受這些事物。因此,長久下來,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就會慢慢增加,這類孩子往往缺少主見。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後,就會變得處事唯唯諾諾。

不聽話等同於沒出息嗎?父母的固有思想,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

2、 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孩子太過於聽父母的話,是不利於自主思考的,因此大腦開發就變得緩慢,對智力開發就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幾乎是不會思考哪裡出現了問題,該如何解決,都按照父母的要求來做,這樣長此以往孩子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會不利於智力開發。

不聽話等同於沒出息嗎?父母的固有思想,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

3、 社交影響

非常聽話的孩子被束縛在父母給的條條框框裡,他們在面對新事物的時候,就會本能的想要離開,無法主動認識新事物、以及陌生人,也和他人沒有過多的交流,做事畏畏縮縮,因此,這類孩子的交際能力就會受到影響,以至於長大以後與他人相處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從上述的三點裡可以看出來,孩子太過於聽話並非是好事,很多事情都是有多面性的。

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曾經說過:"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當孩子不聽話向父母頂嘴的時候,這個孩子就一定是"壞小孩"嗎?那我們接下來來說說孩子不聽話的好處吧。

不聽話等同於沒出息嗎?父母的固有思想,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不聽話、頂嘴的好處

1、 有自己的思想、主見

當孩子不聽父母的話並且向父母頂嘴的時候,這往往是父母與孩子雙方意見達不到一致。這也預示了,孩子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並且主動思考了這樣事情,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判斷力,能知道自己對於父母的提議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不接受。這些行為正是表示出孩子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且擁有了判斷力。孩子的大腦得到了更好的開發,有助於智力方面的提升。

不聽話等同於沒出息嗎?父母的固有思想,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

2、 有勇氣,敢於表達不同意見

一般來說,敢於否定父母的要求,且提出不同意見的孩子,都比較勇敢,因為他們是冒著被罵、被打的風險頂嘴,這需要很大的勇氣。這一份勇氣,在以後的成長路上,會讓這一類孩子堅守自我,不隨意被他人動搖。一般來說,這樣的孩子,在成長以後,會敢於承擔和堅持自己的想法,不懼權威,成為一個做事有擔當的人。

不聽話等同於沒出息嗎?父母的固有思想,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

3、 "三力"更強

"三力"就是指創新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交際能力。不聽話、有自己想法、敢於頂嘴的孩子,他們的頭腦往往都比較靈活,總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這正是他們有很強的創新能力的表現。

而孩子在向父母頂嘴、發表自己想法的時候,他們說出來的話就需要讓父母明白,理解,所以往往這一類的小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否則,孩子說的話想表達的意思含糊不清,父母也就無法理解,那麼孩子頂嘴的目的也就無法實現。

而且,隨著口語表達能力的變強,孩子在社交方面也會變得輕鬆,與他人溝通時輸出自己的觀點就顯得遊刃有餘。

不聽話等同於沒出息嗎?父母的固有思想,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

4、 保護自己

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合格的父母,我們可以在新聞上看到很多父母教唆孩子犯錯的案例,這樣事件的發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孩子太過聽話了,所以孩子出現適當的頂嘴、不聽話,這也恰好說明孩子在捍衛自己的立場與精神,這是孩子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不聽話等同於沒出息嗎?父母的固有思想,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

由此看來,孩子不聽話、頂嘴也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父母要注意分辨,孩子是為了自己和父母的想法發生了分歧才頂嘴的,還是孩子就是叛逆心起,頂嘴的理由站不住腳,事事要與父母作對。

不聽話等同於沒出息嗎?父母的固有思想,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

寬容孩子的"不聽話",並不是放任自流、縱容犯錯。

當孩子和父母頂嘴的想法是危險的、錯誤的時候,父母要重視起來,坐下來,眼睛平視孩子,說話語氣要柔和,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瞭解孩子這個想法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說:"寶寶,告訴媽媽(爸爸)你為什麼想要這樣呢?"仔細的聽孩子的想法,不要打斷他們的闡述,也別用帶有攻擊性的話來否定孩子,可以先肯定孩子的正確想法,再用正確的方式向孩子輸出自己的正確觀點。

在交流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的問孩子一些問題,引發孩子思考,最後再做個總結,告訴孩子你的哪些想法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最終想法步入正軌。

不聽話等同於沒出息嗎?父母的固有思想,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經說過:" 一個好的教育者應該用50種教育方式去教育一個孩子,而不是用一種教育方式去教育50個孩子。"

所以,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不同來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保障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要知道孩子的頂嘴並不是以後會沒出息的代表,聽話的孩子往往泯然眾人矣。

不要用父母的固有思想,扼殺孩子的天性。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如果你喜歡這類文章,請關注我 @心蕊育兒知識冊,持續與您分享育兒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