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爱存钱”的人,和没有存钱的人,生活有怎样的区别?

2019年年底,央行发布我国最新的存款数据,由此得知,

我国的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182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2万亿元左右。计算下来,14亿人口人均存款高达5.1万元。相比2018年存款数据72万亿元,呈现一定增长趋势。

可随着存款增加的同时,各类负债规模也不容小觑……

2020年“爱存钱”的人,和没有存钱的人,生活有怎样的区别?

在很多人看来,“存款”是自身底气所在,能够有效规避未来的风险和难题。即便当下的生活会很拮据,精打细算每一笔开销,可是一切都是为了规划未来,规划人生。

其实在当下,能够存下一笔钱,需要考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房贷、车贷、子女的教育、风险储备金等,都是生活压力的一部分。房贷可能就占据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此外还有各种生活开销等,存钱真的很不容易。

可是“爱存钱”的人,会通过压缩各种生活开支,进行存钱。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充满了成就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

2020年“爱存钱”的人,和没有存钱的人,生活有怎样的区别?

没有“存钱”的人,也许当下的生活很幸福,“花未来的钱,圆今天的梦”

但是却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一旦过度沉浸在超前的物质享受中,应对危机和风险的抵抗力会变弱。花钱大手大脚,不会对收支进行合理把控,一味地享受着不切实际的物质,容易迷失自我。

如果当生活出现一些波动,比如失业、离职等突发的意外,很容易造成负债的后果。

2020年就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例子,当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时,每个人都无所适从。

很多过着“一边精致一边穷”的年轻人,更是被“打回原形”,重新适应节俭的生活。

2020年“爱存钱”的人,和没有存钱的人,生活有怎样的区别?

对于“手有余粮,心头不慌”的人来说,疫情只是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一点变化而已,支出加大,但是尚在把控范围。对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来说,却被迫暴露负债危机。

据《2020年全国支付运行体系》的数据报告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第一季度的数据为918.75亿元,第二季度的数据为854.28亿元

毫无疑问,2020年的疫情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不良贷款的暴露……

2020年“爱存钱”的人,和没有存钱的人,生活有怎样的区别?

对于爱存款的人,在2020年影响并不大,依然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对于一些“月光族”、没有存款作为底气的人,在2020年遭遇着方方面面的现实打击,不断刷新现实认知,促使自己改变消费观念,改变金钱观念。

在生活中更是要“由奢入俭”,节省掉许多不必要的开支,更正自己的消费观念,成为掌握自己生活的主人。

综上,存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毕竟存钱的过程就是在整合自身的财务能力,调节消费结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存钱既是规避风险的底气,也是一种合理把控收支结构的过程,从而让每个人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未来和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