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生錢的途徑是什麼?《讀富爸爸窮爸爸有感》

我們的收入一般分為三種:

1、勞動所得

2、資本利得

3、現金流

想要實現錢生錢,必須得先了解各收入類型的特點。

一、勞動所得

即用時間和身體換金錢,也就是你的工資。

這是絕大多數人的主要收入來源,這種收入的特點是,一旦生病或老去,停止工作,收入也就沒有了。

因此,想要增加這部分收入,就得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價值。

比如,你現在每天工作8小時,一天收入是160元,換算下來20元/小時;你去找個每小時50元的工作,同樣是一天工作8小時,一天收入是400元,一個月收入按26天算,月收入就是10400元。

你看,收入自然會增長很多。

而想要獲得高價值的工作,最好的方式是,提升你自己的價值。

你自己越值錢,越能掙到錢。

二、資本所得

指資產的低買高賣,所獲得的差價收益。

簡單地說,就是投資所獲的收入,如買房、股票、基金等等。

舉個例子,你以100萬元買下一套房子,2年後,以150萬元售出。除去中介費和相關稅費,你的淨利潤是35萬元,這35萬元就是你2年的資本所得。

這個收益回報,可能是普通人能夠獲得的最高效的一種收入方式。

因此,將你通過勞動獲得的收入,每月存下來一部分,再以投資的形式獲得收益,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就要求你,每個月對工資有良好的規劃,不亂花,每月必須存錢。

存錢的額度一般在工資的30%-50%,月薪2600元,每月少則存700元,多則1300元,具體數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

這就是一個積少成多的過程,即便一個月500塊,一年也有6000元。

堅持,就是勝利。

三、現金流

也叫被動收入,是資產帶來的持續性收入。

這可能是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收入方式。

還以上面那套房子為例,不賣而是選擇出租,每月的租金就能為你源源不斷地輸送現金流。

當然,除了房租,還有多種被動收入,比如各類版權作品的版稅,只要有人買,就會給你帶來收益;比如你在頭條上發佈的文章,只要一直有人看,就會一直有廣告收益;再比如你在各銀行裡存款獲得的利息等等。

當你的被動收入超過每月支出時,便是實現財務自由的那一刻。

所謂錢生錢的途徑,自然是將你現有資金更多的以資本和現金流的方式進行投資,以期獲得更大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