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創業者的到底是窮人思維還是心靈雞湯?

今天無意間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則名為《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你》的短視頻,看完之後,樓主不禁陷入了深思,毀掉創業者的到底是窮人思維還是心靈雞湯?你所學到的到底是成功經驗還是成功學大師的語錄?

  該視頻的主要內容是對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T·清崎的一個專題訪談,由國外傳入國內,據說相當火熱,備受網賺創業人士推崇。

毀掉創業者的到底是窮人思維還是心靈雞湯?

  但樓主個人感覺其中販賣焦慮、營銷和標題黨的意味更濃,整個視頻中羅伯特·T·清崎所講到的核心主題就是“窮人為什麼窮,而富人為什麼富”,短短6分鐘,金句頻出,例如:

  當你不在乎錢的時候,錢也不會在乎你;

  疑問句會打開你的天地,陳述句會結束你的可能性;

  一旦你接受了薪水,也就意味著大腦會停止思考;

  學校永遠不會教你關於賺錢的問題;

  ……等等,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上網搜索查看。

  我不知道大家對知識的定義是怎麼樣的,但如果將以上這些歸為學習內容的話,樓主想說,你已經偏離了學習的目標,除非你是打算做成功學導師。

  類似於這樣的成功學語錄,說實話,雞湯的意味遠大於實際意義。

  也並不是說人家講的不對,而是離我們太過遙遠,更通俗一點的說就是不接地氣,無法落地執行,可望而不可及,用網賺圈大佬的話形容就是:正確而無用的廢話。

  人人都知道,不同的層次做不同的事情,底層講方法,中層講策略,高層講思維,這本身就是一個循序漸進成長的過程。

  但若是一上來,直接給底層的人講思維層面的東西,結果就是“老虎吃天,無法下爪”,聽的時候感覺很有道理,可是聽完之後只會感覺更迷茫。

  超級富豪的境界和普通人之間的差距又何止十萬八千里,沒有類似的經歷和境界,又怎麼去感同身受。

  更何況,大部分表面光鮮的成功人士,所講出來的創業經驗,都是經過美化的版本,背後上不了檯面的部分已經被刻意抹掉了,而抹掉的那部分才是關鍵,但是,他會講給你聽嗎?

毀掉創業者的到底是窮人思維還是心靈雞湯?

  所以,道理歸道理,可以信,但不可盡信。

  很多時候我們還是需要辯證的看待,找準自己的目標和定位。

  現實生活中,富豪永遠都是少數,恰恰正是徘徊在社會底層的人最多,這部分群體更注重、更需要的不是思維層面的東西,而是具體的實踐技巧與操作方法。

  在這個訪談視頻的最後,講到這樣一句話:“他們窮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失敗過”。

  誠然,樓主不否認快速試錯是成功的方法之一,但這個世界是多維的,很多時候現實並非和我們想象中的一樣,有些人僅僅是為了活下去,就已經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又何談創業。

  而且,創業本身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區別只在於這個代價自身是否承受的起。

  對於貧困家庭拖家帶口的創業者來說,現實是不容許其失敗的,一次的失敗,少則三五年,多則數十年都很難再翻身。

  所以,大部分農村出來的人都是選擇安穩的打工,而不是去創業,即使有機會也不太敢去嘗試,這也導致創業的機會少之又少。

  而有錢人的創業之路不敢說一帆風順,但相比於前者,無論是資金上,還是資源上都足以輕鬆碾壓,因為他們無需擔心失敗,即使一個項目失敗了,也不足以傷其元氣,第二天又開始策劃新的項目。

  樓主認為這才是背後更深層次的因素,要知道,這個社會本就是不公平的,或者說從來就沒有公平過,對於大多數想創業而又不敢創業的人來說,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為背後的代價很可能是無法承受之重。

毀掉創業者的到底是窮人思維還是心靈雞湯?

  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但不考慮現實,大談特談成功學的夢想,到底是夢想還是夢幻?

  在樓主看來,無論是創業,還是生活,只有腳踏實地,在合適的時間點做合適的事,並將其做到盡善盡美的程度,才是最恰如其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