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懷安人黃大元為何會一鳴天下?大內侍衛兼武林高手


張家口懷安人黃大元為何會一鳴天下?大內侍衛兼武林高手


呂海峰

話說,清朝侍衛的權力有多大?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可是皇帝的親信呀!權力自然不小。然而,就這樣牛氣的職位,我們張家口竟然也有人躋身其中,並一鳴天下。而他就是張家口懷安人黃大元。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清朝大內侍衛的基本簡況。清朝侍衛分為六個等級,即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一等侍衛、二等侍衛、三等侍衛、藍翎侍衛。但無論哪個級別都要求是武功高強,並對皇帝赤膽忠心。


張家口懷安人黃大元為何會一鳴天下?大內侍衛兼武林高手


然後,我們再瞭解一下黃大元的基本簡況。他字鼎三,系清朝懷安縣李信屯(今天的張家口懷安縣)人。由於自幼酷愛武術,就於道光年間,專門奔赴縣城——柴溝堡拜當時的知名武術大師賈致和為師,開始走上了練武的道路。但後因家境不濟,他就又赴延慶一富豪——杜詩家打雜。

但是,自古以來凡是英雄都有貴人相助,此話不假。這位東家——杜詩,由於看中了黃大元是個人才,不但認其為義子,還讓自己的孩子與與其結成異姓兄弟,同受教於一位名師門下,開始同窗習武。結果,黃大元果然不負東家所望,弓、刀、石三項技勇,在全縣的武術大賽中榮獲第一名。

此後,黃大元對武藝的追求是堅持不懈,又苦練三年,終於學有所成,由縣城考試到京師會試,一路過關斬將。直到咸豐五年八月,考取武秀才。接著,咸豐八年三月,在直隸全省會考中,又中武舉人。同治二年春天,經大清朝兵部會試,終被錄取為全國武術第一名,命名為武狀元。

當然,最為精彩的還是黃大元在殿試中的表現。當時,也就是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在同治皇帝都親臨考場的情況下,黃大元先是以36步六箭中的成績奪得第一場射箭冠軍,接著,又拿起120斤的刀,揮舞得呼呼生風,氣勢如虎,奪得第二場刀技冠軍,然後,又將百餘斤的石鎖抄起來,繞場一週,令皇帝與眾考官都驚歎不已,一舉奪得頭名武狀元。

也就是在這樣的優異成績之下,黃大同的命運徹底得以改變,不但成為了同治皇帝的御前侍衛,而且還是頭等侍衛。顯然,一下子,黃大元可就飛黃騰達了。要知道,雖說明面上大內侍衛的職責便是保衛皇宮,這也是侍衛存在的根本目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侍衛的職責當時從某方面來講,已經跟太監重疊了一部分,比如,閱讀奏摺,搬運文書等,侍衛都有參與。說白了,許多大內侍衛雖然也許只有正三品,但已經超過了朝中大部分官吏的爵位。

此後,由於黃大元保衛和伺候皇帝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又值廣東海防屢有海盜竄犯之際,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便傳旨命黃大元赴廣東擔任總兵官,安邦撫民。而黃大元就職以後,幹工作是不遺餘力,一邊統兵安民,一邊禦敵於國門之外。

然而,不幸的是,這位張家口的傑出人才,這位大清朝的武狀元,在一次夜戰中卻一個不小心陣亡了,廣東百姓皆為之舉哀,皇帝也為之厚葬。

總之,張家口懷安人黃大元為何會一鳴天下?又是大內侍衛?又是武林高手?他的確是我們張家口人的驕傲,武藝高強,為官盡職。(呂海峰)


張家口懷安人黃大元為何會一鳴天下?大內侍衛兼武林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