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頂流偶像張藝興在他29歲生日之際宣告:“我的練習生計劃正式啟動

”。截至目前,該視頻在社交平臺上的播放量已逾百萬,評論數也達到了40多萬條。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嚴格來講,這已不是張藝興第一次當“producer”,國內第一個“紅遍大街小巷”的限定男團NINE PERCENT的pd也是張藝興。

近幾年,張藝興本人在內娛大大小小的節目裡當了不少的“導師”、“製作人”,也留下過很多金句。曾經在選秀節目《少年之名》上說出的“哪能出好苗子”,一度被當作是選秀爆發的偶像生存環境下最“真實”的總結。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甚至,再往回翻,早在2013年,張藝興還只是個剛出道一年的“毛頭小子”時,就有微微展露過自己的野心。

在被問及“最終理想”時,他答道:“要成為第二個李秀滿”,也就是韓娛圈最大的娛樂公司SM的創始人。觀測種種,不難看出,這次提出的成立公司的計劃並不是臨時起意。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遙望張藝興這幾年在娛樂圈的發展軌跡:

先是在casting中脫穎而出入選練習生,然後百裡挑一成為EXO成員出道,努力營業轉攻內娛踏實發展,又以“導師”身份出現在《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少年的你》等多個選秀節目中,再宣佈建立自己的娛樂公司——“染色體娛樂集團”。

似乎他走的每一步都是規劃好的,環環相扣,走的踏踏實實。

換言之,張藝興的這條“老闆之路”更像是他自己做的“大型企劃”。他到底是不是一個“精明”的商人我們無從得知,但正如他在視頻裡所說的:“這條路,天賦只能幫你百分之一,懷著感恩的心努力才能幫你完成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就算粉絲之間的掐架再厲害,也沒有人能完全否認張藝興本人的實力,作為“偶像歌手”,張藝興的實力有目共睹,甚至有些人會說他是“內娛天花板”一樣的存在。

就事論事,如果我們將目光聚焦於這個“練習生計劃”本身,不難發現問題:這些經過重重考驗最終出道的練習生,究竟能否打敗一浪又一浪的流量,在內娛擁有一席之地?又或者說,他們能否重走張藝興的“成名之路”,成為下一個“內娛天花板”呢?

這個計劃現在看起來聲勢浩大,但實際操作起來,難度不會比當年李秀滿創立SM公司要小。就拿張藝興自己先後在韓娛和內娛的發展之路來比較:如果內娛大環境不變,那這家“染色體娛樂集團”必定難成氣候。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讓我們先來看看張藝興的“終極理想”——李秀滿和SM公司。

SM公司是韓娛圈最大的娛樂經紀公司,旗下的藝人更是涵蓋了從歌手到運動員等多個領域的藝人。起名叫SM,一方面是Star Museum 的縮寫,一方面也是李秀滿本人的名字首字母。

簡單介紹完SM公司的背景後,讓我們將目光聚焦於張藝興所在團隊EXO 和SM公司之間的互動。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其實早在EXO正式出道之前,SM公司就有過“大型企劃”的經歷。

從人數上說,12個人的配置像極了初期的Super Junior,出道專輯《MAMA》的曲風以及概念也能在前輩東方神起、SHINee身上找到源頭。

實際上,EXO是SM公司的一個轉折點,不光是站在收益的角度,如今看來,EXO的大爆其實是SM公司造星之路成熟的一個表現

此後推出的團體,不管是RED VELVET還是NCT ,能夠看到SM公司造星的動作越來越嫻熟,偶像的成名速度也越來越快,而在這些後出的團體身上,也總是不可避免的會有些“前輩”的影子。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回頭再來看一下內娛公司目前的生存狀態。兩相對比,不得不說,韓娛圈的“造星能力”確實要更好一些。

細數內娛“三巨頭”的樂華、哇唧唧哇、時代峰峻旗下的偶像藝人,人數不少,流派眾多,可惜專注在“音樂”上走下去的藝人卻寥寥無幾

在張藝興成立自己的娛樂公司這件事流傳開後,網絡上甚至出現了不少替李飛擔憂的聲音。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李飛,也就是時代峰峻的老闆,因為時代峰峻自成立之初就是打著對標日娛圈“傑尼斯事務所”的旗號,專注於發掘培養年齡比較小的藝人,旗下的TFBOYS也是在十幾歲出道爆紅。

再細看張藝興的這份“練習生”企劃,面向的對象是13-18歲,年齡較小,和時代峰峻的培養方向也很接近,或許日後“染色體娛樂集團”真的會吞佔了時代峰峻的生存空間也未可知。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可如果將時代峰峻和SM公司放在一起比較,那結論無疑是肯定的。

時代峰峻的造星能力遠遠比不上SM公司,或者說,內娛還沒有一家經紀公司可以在“推廣偶像”這件事上能跟SM公司相提並論。

時代峰峻除了TFBOYS能拿得出手外,其他的團體不僅算不上有人氣,還時常陷入到“爭議”當中,甚至,當年TFBOYS的走紅也有些“不走尋常路”。

內娛專注於“偶像團體”的公司不好做,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咎於內娛的大環境,國內的偶像藝人生存的空間確實不大,僅剩的一些“偶像藝人”也都忙著轉型,只懂得唱歌跳舞是難以在內地娛樂圈立足的,這和張藝興本人的成名經歷也不大相同。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張藝興在EXO的團隊裡擔任的是主舞,除了唱歌跳舞外,出道幾年裡也基本上沒有涉足過其他領域,演戲和綜藝也都是在轉回內娛之後才拓展的。

可以說,張藝興有很大一部分的粉絲都是出於“欣賞”他的唱跳實力,可類似的事情,以“唱跳”實力圈粉,幾乎無法在內娛發生。

首先,不管是韓娛還是內娛,偶像藝人本質上都可以分為兩個派別,一邊偏重“選秀”,而另一邊偏重公司資源,韓娛的大多數團體是後者,而內娛的偶像團體卻以前者居多。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雖然選秀本身並沒有問題,但如果選秀成為主流,那對於偶像市場的影響只會以負面居多,因為相比於“實力”,選秀更關注的是“話題”,加之節目組無法負責團體後續的行程和活動,所以選秀出來團體往往只是個幌子,出道後的發展還是要靠個人及公司。

再者,不管是針對選秀派還是公司派,內娛都沒有合適的偶像生存環境。在韓娛的環境裡,張藝興在發佈新歌前,除了日常練習外,還需要前往各種電臺、綜藝、活動為歌曲造勢。

而發佈歌曲後幾周的時間裡,他需要接連不斷的登上各種“打歌舞臺”,這時的榜單成績和“一位”記錄都有可能會為年末頒獎提供依據。這些獎項不僅會成為成績的證明,也會進一步提高歌手的知名度。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而回歸內娛後,張藝興雖然也有發佈新歌,比如說《蓮》《夢不落雨林》等等,但反響遠沒有身處韓娛環境時大。

因為上述所說的——發歌前的造勢、發歌后的舞臺以及有公信力的榜單和獎項等,都是內娛的偶像環境所缺失的,即使是實力再強勁的公司都很難在這樣的情況下運作。

這也就使得這些“造價不菲”的歌曲看起來更像是“偶像對粉絲的安慰”而不是偶像本身鞏固擴大粉絲的利器。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張藝興作為“偶像歌手”本身也是這種環境的“受害者”,如果環境不改變,他培養的偶像團體又怎麼能脫穎而出?

況且,以藝人為主導推出的偶像團體也不是首例,幾年前有尚雯婕打造的fresh極客少年團,也有時代峰峻不斷投入資源的時代少年團,最後都反響平平。

如果環境不變,就算真的是“傾盡所有”去捧實力強勁的偶像團體,沒有舞臺、沒有勢頭,唱跳歌手最終還是要向演員、綜藝發展,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最後,作為總結,張藝興成立公司這件事可以算得上是“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作為看客,我們欣賞他的毅力與勇氣,然而回到“推廣偶像”,我個人並不抱有樂觀的態度。

從偶像到老闆,張藝興逐漸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是娛樂圈的軟肋

內娛的偶像發展環境一直以來就為人所詬病,選秀節目的“爆炸”一方面是新人們不得已的選擇,一方面也是市場盲目的印證。

內娛其實不缺偶像也不缺公司,內娛最缺的其實是“偶像生態”,張藝興暴露出來的野心,恰好也是內娛的軟肋。

所以,如果張PD的製作嘗試僅限於“挖掘”的話,那或許真的很難成功,但若是張PD還有其他的想法,例如說搭建長線的音樂節目,或是建立小劇場等著力於構建“生態”的行為,那或許下一個“內娛天花板”真的會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