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眼、遏云、绕梁,古人玩起音乐来个个都是“硬核玩家”?

最近听了一首古风歌曲《琴师》,里面有歌词写道“琴声传到寻常百姓的家里,有人欢笑有人在哭泣”,这首歌的原型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人,是有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古琴演奏家。

我国古代的音乐由来已久,《诗经》最早都是大众口头传唱,汉代的《汉乐府》诗是官方的诗歌集,唐诗、宋词当时也都可以唱出来。

盲眼、遏云、绕梁,古人玩起音乐来个个都是“硬核玩家”?

只是,中国古代的音乐家地位并不高,"伶人"这个称呼就表明乐手是以供贵族消遣娱乐的。当然,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精通"琴棋书画",古琴还是士大夫较为青睐且地位较高的乐器。

虽然不被重视,但是不可否认乐师仍然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职业,且其中不乏通晓音律、天赋异禀之士,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古代那些音乐奇才。

盲眼、遏云、绕梁,古人玩起音乐来个个都是“硬核玩家”?

师旷之聪

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的著名乐师、道家。

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

然而先天残疾却没有遮蔽他的才能,他听力超群,辨音力极强,传说是“顺风耳”的原型。他精通音乐,善于弹琴,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造诣。他不仅熟悉琴曲,并善用琴声表现自然界的声音,描绘飞鸟飞行的优美姿态和鸣叫。

《洪洞县志》云:"师旷之聪,天下之至聪也。"

师旷的政治业绩并不亚于其艺术成就,担任主乐大师的他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后为太宰,"大治晋国",晋"始无乱政",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

盲眼、遏云、绕梁,古人玩起音乐来个个都是“硬核玩家”?

余音绕梁

韩娥是战国时代的民间女歌唱家,据《列子·汤问》记载她的歌艺超绝。

有一次,韩娥经过齐国的临淄。那时的临淄是一个有七万户居民的大城市,那里的音乐氛围浓厚,老百姓们都会吹竽、鼓瑟、击筑。

韩娥因为没有盘缠就来到齐国临淄的雍门一带卖唱。

她的歌声美妙而婉转,她的神态凄美动人,在场的听众和路人们被她深深地打动了,她歌声里强烈的感染力以及圆润优美的嗓音让人陶醉,于是人们纷纷慷慨解囊资助她。

三天之后,人们觉得韩娥歌声的余音依然在房梁间萦绕不断,久久不散。

据说后来雍门一带的人经常学习韩娥歌唱,也越来越擅长歌唱了。

盲眼、遏云、绕梁,古人玩起音乐来个个都是“硬核玩家”?

响遏行云

秦青,战国时秦国人,善歌以教唱为业。

秦青曾收薛谭当自己的徒弟。

薛谭聪明好学又有些自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歌唱艺术的诀窍,于是他就向秦青辞别回家。

临行的时候,师徒二人依依惜别。

秦青对薛谭说:"我当长歌一曲,为你送行”。

说完秦青满怀惜别之情地演唱了一曲,歌声高昂、情感饱满,响彻云霄。这歌声不仅振动了远处的树木,甚至遏止住了天上白云的游动。

薛谭被老师"响遏行云"的歌声所触动,深深感受到了自身的不足,最终请求能够回去继续向老师学习,终身苦学不辍歌唱技艺。

盲眼、遏云、绕梁,古人玩起音乐来个个都是“硬核玩家”?

渐离击筑

高渐离,战国末年燕人,擅长击筑(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

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早年就与荆轲唱和于燕国的街市。

荆轲刺杀秦王动身的这天,高渐离与太子丹到易水河畔前来为荆轲送行。临行时,高渐离亲自击筑,荆轲和着拍子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场的士兵明白这一分别将再无相见之日,都非常悲伤地落泪。

后来秦灭六国,高渐离改名换姓。因为他为主人击筑,名声大噪,就被秦始皇请到王宫为他击筑。

但因为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秦王早有防备。他事先命人将高渐离的眼睛熏瞎,认为这样高渐离只能乖乖演奏了。

谁知高渐离往琴里灌了铅,趁秦王走近听曲子正入迷的时候,举起琴砸向秦王的头部,但是最终失败不幸被杀。

盲眼、遏云、绕梁,古人玩起音乐来个个都是“硬核玩家”?

高山流水

伯牙,又作伯雅,战国时的音乐家,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

伯牙是春秋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荀子·劝学篇》中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可见他琴艺之高饱受人们赞许。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而能为钟子期领悟的故事。

据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听后赞叹说:“巍巍乎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也听出其意,赞道:“汤汤乎若流水”。

后来钟子期意外去世,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子期也被当作“知音”的范例。

现存琴曲《高山》、《流水》、《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

盲眼、遏云、绕梁,古人玩起音乐来个个都是“硬核玩家”?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美妙的音乐可以跨越山海,穿越时光,流淌进每一位热爱音乐的人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