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後宮不平靜,充滿政治色彩,解析那些與四大輔臣相關的嬪妃們

康熙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他少年即位,孝莊太后掌權,那時滿清、蒙古、各大重臣以及太后的宗室都處在明裡暗裡的鬥爭中,所以康熙的後宮,與當時的政治情況密不可分,和乾隆不一樣,乾隆皇帝可以隨便冊立皇后嬪妃,基本不會讓後宮去影響政治,算是相當自由的。

康熙後宮不平靜,充滿政治色彩,解析那些與四大輔臣相關的嬪妃們

而康熙時代,尤其是早期,後宮就是前朝的一個縮影,所以康熙的後宮與康熙早期的四大輔臣息息相關。康熙早期的四大輔臣的姓氏分別是,鈕祜祿氏、赫舍里氏、那拉氏、瓜爾佳氏。

一.鈕祜祿氏

現在有很多明星都是這個姓氏,如鈕承澤、郎朗等。鈕祜祿氏是滿洲八大姓氏之一,共有97支。乾隆的生母熹妃,還有和珅都是鈕祜祿氏,但他們並不屬於同支,因此身份也就千差萬別,和珅出身於英額鈕祜祿氏,屬於索和濟巴彥系,而乾隆的順妃與和珅一樣,都是出自這其中最顯赫的一家——鑲黃旗弘毅公府。

弘毅公是指清朝開國名將額亦都,鑲黃旗屬於清朝滿洲八旗之一,稱為頭旗。額亦都的福晉,是努爾哈赤的和碩公主穆庫什,他的女兒是皇太極的原配大福晉,他的兒子是遏必隆,而遏必隆便是康熙早期的四大輔臣之一了。

康熙後宮不平靜,充滿政治色彩,解析那些與四大輔臣相關的嬪妃們

遏必隆的大女兒,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最後一個住在坤寧宮裡的皇后。而遏必隆的另一個女兒,也是康熙皇帝的嬪妃,就是十阿哥的生母溫僖貴妃。

二.那拉氏

那拉氏有四個國主家族,可以分為哈達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葉赫那拉,其中乾隆的繼後究竟是烏拉那拉還是輝發那拉?一直是爭議性比較大的問題。烏拉那拉的名人有吳京,葉赫那拉的名人有那英、那威等。

當時葉赫國滅的時候,東城貝勒金臺石不願意投降而縊死,西城貝勒布揚古投降卻反被殺害,東城貝勒金臺石的兒子則都入了滿洲正黃旗,明珠、納蘭容若、乾隆的舒妃,都屬於這一支。而東城貝勒的堂兄弟也娶了努爾哈赤的女兒,生下兒子蘇克薩哈,這便是康熙早期的輔政四大臣之一了。

康熙後宮不平靜,充滿政治色彩,解析那些與四大輔臣相關的嬪妃們

蘇克薩哈的堂叔,生了兒子索爾和,而索爾的女兒就是康熙的惠妃,也就是大阿哥的生母,八阿哥的養母。

三.瓜爾佳氏

瓜爾佳氏的名人比較多,如胡因夢、關曉彤、關悅、關之琳、周海媚等。但是瓜爾佳氏卻從來沒出過皇后。在努爾哈赤稱帝之前,蘇完部族長索爾果的兒子費英東,也是滿清開國名將,與弘毅公府額亦都同為理政五大臣,費英東的侄子,就是傳說中的鰲拜,也就是康熙四大輔臣之一。

額亦都的大女兒就是鰲拜的義女,而鰲拜的女兒,還差一點當了康熙帝皇后。

康熙後宮不平靜,充滿政治色彩,解析那些與四大輔臣相關的嬪妃們

四、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的名人有英達,康熙的元后孝誠仁皇后就出身這一姓氏,赫舍里氏家族並沒有什麼歷史,祖上可算是平民,但後來出了一個叫碩色的文官,而碩色最大的貢獻就是生了一個特別優秀的兒子索尼,也是康熙的四大輔臣之一。

但索尼也是文官,按滿洲傳統看來,與其他幾個戰功赫赫的家族相比,赫舍里氏家族地位極低。所以當時要立赫舍里氏為皇后的時候,鰲拜多次以“滿洲下人之女,不可立為皇后”之由來上奏點表示抗議。

索尼的兒子索額圖有兩個侄女,一個侄女是康熙的元后孝誠仁皇后,太子之母,另一個侄女是康熙的平妃。

康熙後宮不平靜,充滿政治色彩,解析那些與四大輔臣相關的嬪妃們

關於四大輔臣的鬥爭,簡單來說可以理解為:索尼是四大輔臣的首輔,但當時索尼年老多病;而鰲拜次之,位居第二,一直想控制康熙皇帝;遏必隆則是牆頭草;而蘇克薩哈,一直和鰲拜是死敵。

這四人鬥了好幾年,一直鬥到康熙快要大婚的年紀。孝莊出身蒙古科爾沁部,但幾個輔政大臣一致不同意康熙娶蒙古科爾沁的女子,於是,各大家族紛紛推薦了人選:鰲拜的女兒瓜爾佳氏,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遏必隆的庶女鈕祜祿氏,蘇克薩哈的侄女那拉氏。

康熙自然是不會同意娶鰲拜女兒的,於是孝莊就把鰲拜的女兒嫁給了蘇克薩哈的兒子,但是由於兩人是天敵,註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鰲拜沒過幾年就將蘇克薩哈除去了,只剩下了瓜爾佳氏所生的一個兒子。

當時的孝莊太后可以說是非常強硬的讓康熙娶了才11歲的赫舍里氏,並且也將鈕祜祿氏納入了康熙的後宮成為嬪妃。

康熙後宮不平靜,充滿政治色彩,解析那些與四大輔臣相關的嬪妃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