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

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

莆田古城內地名民間有稱“九頭”與“十八巷”。“九頭”與“十八巷”都是莆田古城區內的街巷名,該地名有宋代及明清時期的不同說法。所以“十八巷”在不同時期也指不同的巷名。明清時期,實際城區內的街巷名稱不止此數,約計有三十餘巷。現在要比較準確地指出其所在位置,首先要了解興化古城的建設歷史。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

徐學仕繪

興化府古城,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八年(983),當年興化軍從遊洋移治於莆田縣,建軍城、古譙樓等。宋宣和三年(1121)整座城池設有五個城門:即東望海,西肅清,南望仙,北望京,東北寧真。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興化路,為興化府。洪武十二年(1379)指揮程升,以增駐軍士,城隘難容為由,奏請擴城,乃越東北寧真門舊濠(即觀橋頭之南)圈入東廂的前、後埭、霞霄跨烏石山(東巖山)與舊城合,延袤十有一里,周長二千八百三十丈。城門四:東望海改為鎮海,西原名肅清,後更名永清。南改望仙曰迎仙,後又改迎和,北改望京為拱辰,廢東北寧真。明成化三年(1467)嶽正任興化知府,因城中烏石山、雷山,西巖之水濫流缺道,遂濬河取土,填雷壇之塹。並自永清門外引流入城,在城內開鑿一條自西北向東南橫貫於城區的河道,把城區劃分為南河與北河兩個片區(簡稱:南河、北河)。流入城區河道上游的源頭在永清門外(俗稱舊西門)的兩股小河溝;西向的源頭位於雷山後,城牆邊“瑞龍庵”佛寺前大片農田間。東向的源頭在“太平山”南麓“惠林庵”山坡地邊沿。這兩股小河溝交會於“四角亭”旁,形成一條灌排兩用的河溝,再流經小石橋轉彎後徑自流向梅峰寺北側城牆外(今長壽院旁)穿過在原城牆根預先設置的“跌水涵閘”流入城內(該涵閘過水斷面為柵欄形,二階跌水,只能通過水流)。涵閘出口上方,嵌砌青石匾一方,陰刻篆體“西泉”二字。平時自涵閘淌出涓涓細流,水質清澈見底,源源不斷地注入“興安書院”前的“泮池”中。每逢雨天,隨著上游來水量增多,興安書院內“泮池”水大量外洩,形成滾滾急流,衝向“洞橋頭”。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

舊南門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

舊鼓樓前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

舊東大商場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

原新街口商場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

古城內的“九頭”

01 洞橋頭

在今勝利中路。古時南接“北門街”,北對道教“真武壇”,今屬梅峰社區;乃宋建古城北面護城河上游之排水洞,為圓形石構拱橋,溝通古城內外,俗稱“洞橋頭”,今已連同“兼濟河”一起隱入地下,建成了東、西方向通往莆田學院、哲理中學、職業學校的“學生街”,南、北方向連通梅園路、東園路的交通大道。洞橋頭原是一座條石砌築的方形涵洞,上蓋長石板,故名“洞橋頭”。1927年修建福廈公路時,把洞橋頭的石板橋改建為與當時福廈公路荷載相適應的橋涵,用以通行汽車,今擴寬鋪築勝利路已改為暗涵洞。一般人對於古“洞橋”早已沒有印象,但“洞橋頭”地名卻依然保留下來,只是路牌被錯改為“東橋頭”,似為方言同音之訛誤,應當給以正名,保持歷史原意。

02 河頭

“洞橋頭”的來水經“上跌水堰”注入小西湖。明成化三年(1467),興化知府嶽正率眾疏浚“兼濟河”,構築上、中、下三處石堰,彙集古護城河上游之水,注入木蘭溪豐美河。上跌水堰的堰頂也有一座小石板橋,北橋聯通南、北西湖路(但居民習慣稱呼小西湖南、北兩岸為“南河涔”與“北河涔”,因為暴雨時湖水會溢上兩岸約15釐米高,故稱“河涔”),“上跌水堰”為條石丁砌的臺階形跌水,落差約5米、寬約8米,平時過水量很小,逢雨天過水量相應也增大,若遇暴雨,因上游來水劇增就似飛瀑般傾瀉入小西湖。小西湖流向“中跌水堰”處,建有一座雙孔簡支石板橋,橋孔寬各3米,但淨高卻只有1米多點。並在橋孔下面用青石板立砌一道石檻(檻厚約15釐米),此石檻有兩種作用:其一是當湖水通過橋孔時起消力作用,以保護下游石砌護坦不被沖毀,近代水利工程稱它為“消力檻”。其二是保持小西湖的水平面與“消力檻”頂面平,多餘的湖水就自石檻頂漫流過去。這座橋樑是“廟前路”通向“下井”的交通紐帶,俗稱“河頭”。

“河頭”“中跌水堰”的上游護坦旁,尚存一座小廟,名“青蓮閣”,內供奉瘟神,因小廟平面呈梯形,狀似“青蛙”,頭向小西湖,據傳說是“鎮湖之神”,姑妄聽之。“中跌水堰”的落差,約8米,寬約12米,也是用條石丁徹的臺階形跌水堰。其奇特之處是離跌水堰下階約10米處的河底,有古代人工挖砌的一口水井,名“四角井”,水井的方形井壁及井臺,均用整毛石砌築,井臺高出河裡常水位約0.8米。井水清澈,供附近居民食用、淘洗,河水漲高時淹沒。

下堰築在莆田四中及“三清殿”前方河床之上,距觀橋約百米之遙,而後向“水關頭”東流而去。舊城改造中,兼濟河被鋪上水泥路面,改作“梅園路”。

03 觀橋頭

小西湖“中跌水堰”的下游河道,古稱“兼濟河”,直通“水關頭”。因為自中堰下方至水關頭的河底縱坡高差較大(高差約2米),故在“元妙觀”前設“下跌水堰”,這樣觀橋至水關頭的河水常年保持在1.5米深左右。

“觀橋”古名“兼濟橋”,因鄰近“元妙觀”,統稱“觀橋”。觀橋兩岸為北河邊及南河邊。但北河邊比南河邊路面寬,且熱鬧得多。原因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在觀橋兩側設有柴草墟及米墟及政府所設的“公沽局”。過去山裡人肩挑柴草自西門(“來鳳門”)進城後經“真武壇”、“洞橋頭”(或“後塘”)來到觀橋柴草墟出售給城區居民及平原農戶作燃料。同時米墟也設在觀橋東側北河邊,因為鄉下農民用“溝船仔”裝載餘糧循河網撐劃自豐美河轉彎穿過“水關”進入城區到觀橋米墟論質待售。如果是稻穀也可以順道運至離“水關”不遠處的“瑞源”碾米廠加工後來米墟出售或運回去自家食用。另每日早晚時分,城內居民的生活垃圾、草木灰及糞便,亦在觀橋附近專設的碼頭裝船外運。而今整座觀橋以橋堍兩旁的石臺階、碼頭均被填埋在梅園路東段下面,甚感惋惜!

04 水關頭

水關頭位於兼濟河東端城牆下,是通向城外護城河(豐美河)的設卡水關。水關內為方形,用整毛石砌築牆體及護底,其上部用厚約40釐米的石板滿蓋。整座水關全長約50米。涵孔淨寬3.5米(溝船仔可以對開),自護底面至蓋板底高約4米。外設鐵柵閘門一道,內設木閘板門兩道,由城防軍事部門派專人負責管理,平日是凌晨啟關,夜晚閉關,特殊情況例外。1938年抗戰初期城牆被拆除後,已經不存在城內與城外的阻隔,水關也只用為排水用場了。現在整條兼濟河及水關,全線改為地下排水涵洞,其上部即梅園路東段。

05 市頭

顧名思義市頭應該是鬧市街道的開端,而依據歷史傳說及路名考證,“市頭”的確是當年城區較繁華的商業街“十八店”的開頭。所謂“十八店”就是十八坎規模及營業額較大的商店,那時北河片區要比南河片區熱鬧得多。莆田原先的九大姓,居多聚族居住在北河片區,其中如赤柱林姓,東里黃姓,雙池宋姓,前埭鄭姓,後塘方姓,濠浦陳姓,後劉姓等。北河片區在明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1562年)倭寇犯境,自城西北隅強攻入城。城池失守後北河片區遭受倭寇的燒、殺、搶、掠比南河片區慘重得多,自茲北河片區就日漸式微了。

06 社衙頭

社衙頭是“衙後路”、“后街路”、“大度路”三條古商業街的交會處。因為“衙後”是取其街道處於莆田縣縣署衙門的後面。“后街”源於清代綠營駐軍——“左所營”的後廂,故名“后街”。“大度”南起“文峰宮”,北至“長壽社”(供奉鋪境社公的廟宇,曾被改建為城廂第一糧店)。故取“長壽社”的“社”字,加上“衙後路”的“衙”字合拼稱為“社衙頭”。因莆語“衙”與“橋”諧音相近似,今被誤稱為“社橋頭”(實際此地自古至今不但無河,更無橋)。值得一提的是,在長壽社兩旁街道地段內,原來有古水井三口:曰“福”、“祿”、“壽”三泉;“福泉”井在“后街路”中段,至今保存得很完整。“祿泉”井位於“社衙頭”與“廟前路”對沖相交處,民國初擴寬岔路口時被填埋為平地。“壽泉”井位於頂大度,水井尚存在,但井口被覆蓋為商店供營業用。

07 井頭

井頭是北起“后街”下,南接“倉後路”,直對“倉邊巷”的一條古街巷。因為“井頭”南段與“坊巷”交接處的西北隅,有一口古水井,井旁有一座石坊;石坊名“朱紫坊”,為唐長官方廷範六子立。井頭古水井水質清澈,遭旱不幹涸,是周圍居民生活用水的泉源,故稱“井頭”。

08 鰲石頭

雷山巷在明代中期是“永清門”(舊西門)通向城內的通道,至今雷山頂仍有一條“舊西門巷”。雷山與梅峰均傍舊西門,罔巒俊秀與東巖山相望,風光靈毓,地氣爽塏,樹木蓊蔚,隱然城市山林。花崗岩山脊(莆方言俗稱“龍脈”),似斷又續,直至雷山巷與梅峰巷之間,並有一巨石狀似鰲魚(即故事劉海戲金蟾的“三腳金蟾”)昂首屹立在“半門街”路旁,人稱此石為“鰲石頭”(因莆田方言諧音關係誤為“鰲橋頭”)。但此石在1928年修建福廈路時被炸燬。然雷山半山腰原“仙師洞”院內的“石上仙腳印”系在整塊花崗石平面上天然形成一隻約一米長、似人腳掌的印痕。每逢春節,遊人甚多前往雷山看“仙腳”,祈求出行平安。

09 橋仔頭

橋仔頭位於“霞霄”(“霞霄”街巷的西南端,自後塘“興泰社”旁的“經魁坊”進巷。東北端至“校場坡”南沿“顯應社”前,全長約300餘米)與“忠巷裡”接“烏石尾”十字交岔處。因為“校場坡”在東巖山南麓,且地勢低窪,一遇雨天排水較慢,就會積水成沼澤地。另霞霄片區的降水也是依靠路旁一條約2米寬的排水溝與“校場坡”流向“顯應社”前的排水溝對接後向東經“後村”路側的暗涵排入“兼濟河”由水關頭流向城外的豐美河(即舊時的護城豪),同時“忠巷裡”接“烏石尾”路旁也是一條較窄的排水溝,這樣就形成了道路與排水溝都是十字交岔。為了行路人的方便起見,在此處建了一座T形石橋,名“橋仔頭”。橋下水深經常約1米多,“後塘”的居民常來“橋仔頭”洗衣物等。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東山職業學校”就讀的城南學生,也是途經“霞霄”的“橋仔頭”“大哥廟”轉“後塘”再由“下井”或“市頭”過“觀橋”進南河片區(今九五醫院的院區系“校場坡”全部原轄區。惟其西側原有古建築為興化舊都司署所在。1929年在此設立莆田第一所職業學校,設有土木工程、美術、陶瓷三科。1933年改為“私立東山土木工程職業學校”,1957年遷往永安。當年“東職”師生凡家居城南者,“橋仔頭”為日常必經之石板橋)。

來源:莆田學院圖書館官方微信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內的那“九頭”

END

熱點

丨更多

熱文

丨更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