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

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

莆田古城内地名民间有称“九头”与“十八巷”。“九头”与“十八巷”都是莆田古城区内的街巷名,该地名有宋代及明清时期的不同说法。所以“十八巷”在不同时期也指不同的巷名。明清时期,实际城区内的街巷名称不止此数,约计有三十余巷。现在要比较准确地指出其所在位置,首先要了解兴化古城的建设历史。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

徐学仕绘

兴化府古城,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当年兴化军从游洋移治于莆田县,建军城、古谯楼等。宋宣和三年(1121)整座城池设有五个城门:即东望海,西肃清,南望仙,北望京,东北宁真。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兴化路,为兴化府。洪武十二年(1379)指挥程升,以增驻军士,城隘难容为由,奏请扩城,乃越东北宁真门旧濠(即观桥头之南)圈入东厢的前、后埭、霞霄跨乌石山(东岩山)与旧城合,延袤十有一里,周长二千八百三十丈。城门四:东望海改为镇海,西原名肃清,后更名永清。南改望仙曰迎仙,后又改迎和,北改望京为拱辰,废东北宁真。明成化三年(1467)岳正任兴化知府,因城中乌石山、雷山,西岩之水滥流缺道,遂濬河取土,填雷坛之堑。并自永清门外引流入城,在城内开凿一条自西北向东南横贯于城区的河道,把城区划分为南河与北河两个片区(简称:南河、北河)。流入城区河道上游的源头在永清门外(俗称旧西门)的两股小河沟;西向的源头位于雷山后,城墙边“瑞龙庵”佛寺前大片农田间。东向的源头在“太平山”南麓“惠林庵”山坡地边沿。这两股小河沟交会于“四角亭”旁,形成一条灌排两用的河沟,再流经小石桥转弯后径自流向梅峰寺北侧城墙外(今长寿院旁)穿过在原城墙根预先设置的“跌水涵闸”流入城内(该涵闸过水断面为栅栏形,二阶跌水,只能通过水流)。涵闸出口上方,嵌砌青石匾一方,阴刻篆体“西泉”二字。平时自涵闸淌出涓涓细流,水质清澈见底,源源不断地注入“兴安书院”前的“泮池”中。每逢雨天,随着上游来水量增多,兴安书院内“泮池”水大量外泄,形成滚滚急流,冲向“洞桥头”。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

旧南门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

旧鼓楼前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

旧东大商场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

原新街口商场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

古城内的“九头”

01 洞桥头

在今胜利中路。古时南接“北门街”,北对道教“真武坛”,今属梅峰社区;乃宋建古城北面护城河上游之排水洞,为圆形石构拱桥,沟通古城内外,俗称“洞桥头”,今已连同“兼济河”一起隐入地下,建成了东、西方向通往莆田学院、哲理中学、职业学校的“学生街”,南、北方向连通梅园路、东园路的交通大道。洞桥头原是一座条石砌筑的方形涵洞,上盖长石板,故名“洞桥头”。1927年修建福厦公路时,把洞桥头的石板桥改建为与当时福厦公路荷载相适应的桥涵,用以通行汽车,今扩宽铺筑胜利路已改为暗涵洞。一般人对于古“洞桥”早已没有印象,但“洞桥头”地名却依然保留下来,只是路牌被错改为“东桥头”,似为方言同音之讹误,应当给以正名,保持历史原意。

02 河头

“洞桥头”的来水经“上跌水堰”注入小西湖。明成化三年(1467),兴化知府岳正率众疏浚“兼济河”,构筑上、中、下三处石堰,汇集古护城河上游之水,注入木兰溪丰美河。上跌水堰的堰顶也有一座小石板桥,北桥联通南、北西湖路(但居民习惯称呼小西湖南、北两岸为“南河涔”与“北河涔”,因为暴雨时湖水会溢上两岸约15厘米高,故称“河涔”),“上跌水堰”为条石丁砌的台阶形跌水,落差约5米、宽约8米,平时过水量很小,逢雨天过水量相应也增大,若遇暴雨,因上游来水剧增就似飞瀑般倾泻入小西湖。小西湖流向“中跌水堰”处,建有一座双孔简支石板桥,桥孔宽各3米,但净高却只有1米多点。并在桥孔下面用青石板立砌一道石槛(槛厚约15厘米),此石槛有两种作用:其一是当湖水通过桥孔时起消力作用,以保护下游石砌护坦不被冲毁,近代水利工程称它为“消力槛”。其二是保持小西湖的水平面与“消力槛”顶面平,多余的湖水就自石槛顶漫流过去。这座桥梁是“庙前路”通向“下井”的交通纽带,俗称“河头”。

“河头”“中跌水堰”的上游护坦旁,尚存一座小庙,名“青莲阁”,内供奉瘟神,因小庙平面呈梯形,状似“青蛙”,头向小西湖,据传说是“镇湖之神”,姑妄听之。“中跌水堰”的落差,约8米,宽约12米,也是用条石丁彻的台阶形跌水堰。其奇特之处是离跌水堰下阶约10米处的河底,有古代人工挖砌的一口水井,名“四角井”,水井的方形井壁及井台,均用整毛石砌筑,井台高出河里常水位约0.8米。井水清澈,供附近居民食用、淘洗,河水涨高时淹没。

下堰筑在莆田四中及“三清殿”前方河床之上,距观桥约百米之遥,而后向“水关头”东流而去。旧城改造中,兼济河被铺上水泥路面,改作“梅园路”。

03 观桥头

小西湖“中跌水堰”的下游河道,古称“兼济河”,直通“水关头”。因为自中堰下方至水关头的河底纵坡高差较大(高差约2米),故在“元妙观”前设“下跌水堰”,这样观桥至水关头的河水常年保持在1.5米深左右。

“观桥”古名“兼济桥”,因邻近“元妙观”,统称“观桥”。观桥两岸为北河边及南河边。但北河边比南河边路面宽,且热闹得多。原因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在观桥两侧设有柴草墟及米墟及政府所设的“公沽局”。过去山里人肩挑柴草自西门(“来凤门”)进城后经“真武坛”、“洞桥头”(或“后塘”)来到观桥柴草墟出售给城区居民及平原农户作燃料。同时米墟也设在观桥东侧北河边,因为乡下农民用“沟船仔”装载余粮循河网撑划自丰美河转弯穿过“水关”进入城区到观桥米墟论质待售。如果是稻谷也可以顺道运至离“水关”不远处的“瑞源”碾米厂加工后来米墟出售或运回去自家食用。另每日早晚时分,城内居民的生活垃圾、草木灰及粪便,亦在观桥附近专设的码头装船外运。而今整座观桥以桥堍两旁的石台阶、码头均被填埋在梅园路东段下面,甚感惋惜!

04 水关头

水关头位于兼济河东端城墙下,是通向城外护城河(丰美河)的设卡水关。水关内为方形,用整毛石砌筑墙体及护底,其上部用厚约40厘米的石板满盖。整座水关全长约50米。涵孔净宽3.5米(沟船仔可以对开),自护底面至盖板底高约4米。外设铁栅闸门一道,内设木闸板门两道,由城防军事部门派专人负责管理,平日是凌晨启关,夜晚闭关,特殊情况例外。1938年抗战初期城墙被拆除后,已经不存在城内与城外的阻隔,水关也只用为排水用场了。现在整条兼济河及水关,全线改为地下排水涵洞,其上部即梅园路东段。

05 市头

顾名思义市头应该是闹市街道的开端,而依据历史传说及路名考证,“市头”的确是当年城区较繁华的商业街“十八店”的开头。所谓“十八店”就是十八坎规模及营业额较大的商店,那时北河片区要比南河片区热闹得多。莆田原先的九大姓,居多聚族居住在北河片区,其中如赤柱林姓,东里黄姓,双池宋姓,前埭郑姓,后塘方姓,濠浦陈姓,后刘姓等。北河片区在明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1562年)倭寇犯境,自城西北隅强攻入城。城池失守后北河片区遭受倭寇的烧、杀、抢、掠比南河片区惨重得多,自兹北河片区就日渐式微了。

06 社衙头

社衙头是“衙后路”、“后街路”、“大度路”三条古商业街的交会处。因为“衙后”是取其街道处于莆田县县署衙门的后面。“后街”源于清代绿营驻军——“左所营”的后厢,故名“后街”。“大度”南起“文峰宫”,北至“长寿社”(供奉铺境社公的庙宇,曾被改建为城厢第一粮店)。故取“长寿社”的“社”字,加上“衙后路”的“衙”字合拼称为“社衙头”。因莆语“衙”与“桥”谐音相近似,今被误称为“社桥头”(实际此地自古至今不但无河,更无桥)。值得一提的是,在长寿社两旁街道地段内,原来有古水井三口:曰“福”、“禄”、“寿”三泉;“福泉”井在“后街路”中段,至今保存得很完整。“禄泉”井位于“社衙头”与“庙前路”对冲相交处,民国初扩宽岔路口时被填埋为平地。“寿泉”井位于顶大度,水井尚存在,但井口被覆盖为商店供营业用。

07 井头

井头是北起“后街”下,南接“仓后路”,直对“仓边巷”的一条古街巷。因为“井头”南段与“坊巷”交接处的西北隅,有一口古水井,井旁有一座石坊;石坊名“朱紫坊”,为唐长官方廷范六子立。井头古水井水质清澈,遭旱不干涸,是周围居民生活用水的泉源,故称“井头”。

08 鳌石头

雷山巷在明代中期是“永清门”(旧西门)通向城内的通道,至今雷山顶仍有一条“旧西门巷”。雷山与梅峰均傍旧西门,罔峦俊秀与东岩山相望,风光灵毓,地气爽垲,树木蓊蔚,隐然城市山林。花岗岩山脊(莆方言俗称“龙脉”),似断又续,直至雷山巷与梅峰巷之间,并有一巨石状似鳌鱼(即故事刘海戏金蟾的“三脚金蟾”)昂首屹立在“半门街”路旁,人称此石为“鳌石头”(因莆田方言谐音关系误为“鳌桥头”)。但此石在1928年修建福厦路时被炸毁。然雷山半山腰原“仙师洞”院内的“石上仙脚印”系在整块花岗石平面上天然形成一只约一米长、似人脚掌的印痕。每逢春节,游人甚多前往雷山看“仙脚”,祈求出行平安。

09 桥仔头

桥仔头位于“霞霄”(“霞霄”街巷的西南端,自后塘“兴泰社”旁的“经魁坊”进巷。东北端至“校场坡”南沿“显应社”前,全长约300余米)与“忠巷里”接“乌石尾”十字交岔处。因为“校场坡”在东岩山南麓,且地势低洼,一遇雨天排水较慢,就会积水成沼泽地。另霞霄片区的降水也是依靠路旁一条约2米宽的排水沟与“校场坡”流向“显应社”前的排水沟对接后向东经“后村”路侧的暗涵排入“兼济河”由水关头流向城外的丰美河(即旧时的护城豪),同时“忠巷里”接“乌石尾”路旁也是一条较窄的排水沟,这样就形成了道路与排水沟都是十字交岔。为了行路人的方便起见,在此处建了一座T形石桥,名“桥仔头”。桥下水深经常约1米多,“后塘”的居民常来“桥仔头”洗衣物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东山职业学校”就读的城南学生,也是途经“霞霄”的“桥仔头”“大哥庙”转“后塘”再由“下井”或“市头”过“观桥”进南河片区(今九五医院的院区系“校场坡”全部原辖区。惟其西侧原有古建筑为兴化旧都司署所在。1929年在此设立莆田第一所职业学校,设有土木工程、美术、陶瓷三科。1933年改为“私立东山土木工程职业学校”,1957年迁往永安。当年“东职”师生凡家居城南者,“桥仔头”为日常必经之石板桥)。

来源:莆田学院图书馆官方微信

【地名美篇】莆田古城内的那“九头”

END

热点

丨更多

热文

丨更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