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北上廣,一代人的夢想。”

父親在和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言語中帶著一絲煙味,但這次我沒有皺眉,或許是因為我在那個時刻有些走神,走神的原因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我當時似乎並未聞到刺鼻的氣息,而是一種悠遠的滄桑。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都市

當時的我還是一名閒暇時光居多,聽從老師建議在讀各種名著的少年,但令我意外的是,偶在週六日翻開的《變形記》與更多的作品不同。我對其中奇詭之處無不感到驚訝並不解,為何在噩夢中驚醒的男主人公“格里高爾”發現自己變成了甲蟲時,如此輕描淡寫,甚至絲毫沒有恐懼與驚訝,這種突然變為異類的情況,當事人居然是最不在意的,簡直讓我感到無比奇怪。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卡夫卡名作,諷刺意味頗深

而這種疑惑也因此蔓延到了晚上,在天地浸入一片黑暗的時候,我躺在床上,總能回憶起跟隨父母去外地讀書的日子——

整齊劃一,安靜的課堂,校規校服包裹下的人;死氣沉沉的公交車,每個人都在聽著歌望向窗外的風景,或是看著手機無喜無悲;在寫字樓尋找加班的父親時,路過一片片深夜依舊點亮的電腦顯示器,還有聚精會神的人們凝視灰暗但佈滿霓虹的星空——那場景一直令我感到恐懼,我的精神警告著自己:我無法在這種城市尋找到安全感。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加班與熬夜的常態

看上去生機盎然,但誰都知道他的死氣沉沉”,或許就是思維蹦出這句話的瞬間,我覺得我明白了點什麼,卡夫卡在和年少的我耳語,但是聲音轉瞬卻又飄散。

而之後的故事就很簡單了,我在此跟隨父母離開了那個城市,並且開始接觸文學,我知曉了這種文章叫表現主義文學,我也知曉了卡夫卡創作的本源——“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與恐懼感”,他文字中都是一些生活在社會結構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個所謂“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裡惶恐不安,抑鬱孤獨,在無數經歷的危機中迷惘,受到資本的剝削和壓迫卻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一如現在生活奮鬥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們:在微信朋友圈以及各種交流中表達著自己十分嚮往明天,但卻又在深夜慨嘆迷茫反思生存,看不到自己生命的意義。而今天,我想介紹的遊戲,也正與卡夫卡的文筆風格有關——它正是前幾天剛剛上架的“步行模擬器”:《馬賽克》。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馬賽克

與我其上繁複的筆墨不同,《馬賽克》並非是一款流程十分長的作品,在我臨近四個小時的遊玩時間中,我更多將自己的遊戲時間投入在遊戲內部的點擊小遊戲——「嗶啵」中,這便意味著如果你更喜歡連貫而深刻的冒險,《馬賽克》會比你想象的流程更加短小。而在遊戲中,玩家一般操作著一個不知名的員工,初看時,他與其他員工似乎並無不同,一樣的行屍走肉,唯一的特點或許只是外表的刻畫。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沉睡的主角

相比於《畫中世界》的精妙玩法,《艾迪芬奇的記憶》的魔幻現實對應,《Gris》絕美的動態水墨色彩,《彩虹墜入 Iris.Fall》的光影藝術等等著重與講故事的遊戲,本作的作畫有著明顯的特點——“灰”簡直被髮掘殆盡,說它用盡了一切的用途也未嘗不可,壓抑的灰,陰暗的灰,明亮的灰,這些灰暗混雜著紅,黃,綠,大膽彰顯著屬於本作的壓抑,科技與孤獨感,並以此為軸帶來更多的迷茫。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即使有電燈也尚且灰暗的洗漱之地

在遊戲逐步推進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接觸這個渺小“韭菜”的孤獨單調的生活,而在每段時光的結束後,這位可憐員工的故事與世界也將在你的腦海中漸漸成型——它的關卡設計精妙無比,通過每天每部分的關卡化,將一位生活在未來科技都市員工的五天,精妙的濃縮在著大約三個小時的流程中,陰鬱,人和人之間的割裂,公司的壓力都通過遊戲內部的細節很好的顯現。雖然每一天都是以清晨開篇並以工作內容結尾,但你都會獲得與之前的流程中完全不同的體驗。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震撼且誇張的的工作之地

不管是重複的早起,關鬧鐘,洗臉刷牙,還是各自每天不同的事件,每處的細節與震撼都恰到好處的插入其中,不同的表現方式和不同的情景讓遊戲中的每一幕都充滿了衝擊性,而在第二天的早晨,當金魚從他的口中吐出之時,這種奇詭陰翳的氣氛突兀的達到了第一個頂峰,讓人措手不及。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金魚,或許它正是主角自我反思的化身

繼續跟隨主角的步伐,在拯救了貓咪後,他看到他生命為止所欣喜的東西,雖然已經經歷過,但他或許已經有了更深的感悟,遠處的樓房在他的眼中和腦海中不斷崩塌,他再次能感受到陽光照到他臉上的感覺,自然,溫暖,讓人想永遠停留。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幻想中逐漸坍塌的樓房

但生活還是要繼續,重新踏上上班之路的他並未注意到街邊的另一處美好,但這隻超現實主義的蝴蝶以它獨特的視角向我們揭示了主角的命運——它飛躍塵土,飛躍作業中的巨大機械,飛躍建築工地工人渴望的視線,在象徵困難的電焊火花中掙扎前行,卻敗於象徵現實的抽風機中,被攪拌粉碎裂為一縷明黃色的氣息,消散於風中。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身在泥濘,仍然有仰望美麗的權力

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主角又何嘗不明白他的命運,奇幻的思考屢屢重現,不管是變為小人被巨人們踩死,還是在光輪中粉碎並化作點點熒光,都是作者暗示下,小人物在城市中必然的命運,為了深沉而難以撼動的東西工作,最後被當作垃圾無情拋棄,雖然我無意討論現實,但或許現實比遊戲中的使用藝術效果後的比喻來的更加激烈。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想要逃脫但這是並不可能的

而睡夢中的海洋也正符合所謂豐富新穎的潛意識想象:夢境,沉沒,溺水,在海面遊弋,這些充滿暗示的形象和比喻,在某些不瞭解文學作品的玩家看來大多晦澀難懂,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較為常用的超現實主義手法的形象,通過海洋來比喻囚籠,深陷之時或許無法呼吸,但當人露出水面卻又失了一直以來的方向,這些誇張的手法很好的將來自社會灌注在人身上的恐懼和迷茫表現出來。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浮於海面卻又出現新的問題

在《變形記》中,卡夫卡描繪了一個寓言式極度純粹的虛構世界,用來象徵現實世界。而在《馬賽克》的世界中:到處遍佈灰色與冷漠,人和人的疏離感十分容易的展現,電梯中的斜視,地鐵站的排斥,黑暗擁擠狹小的空間中充斥著象徵黑暗和虛無的距離,偶有色彩出現於這灰白世界,顯得如此觸目驚心。但當玩家在震撼後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後,往往都會得出一個驚恐的問題:

這世界與我們現實的世界究竟有何差別?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及其真實且震撼的一幕

人類總是恐懼孤獨的,但人也離不開群體與社會,馬克思曾經說過:"人是最名副其實的社會動物,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現在看來不無道理,在文明社會中,每個人的對自我的拷問至始至終都從未停止過,孤獨的你孤獨的度過童年,孤獨的上學,孤獨的成年,孤獨的上班,與你相伴的只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與更多的灰暗和孤獨。時代的進步拋卻的臃腫的體制,卻將冷漠紮根於每個人的內心,你大可可以像遊戲中的角色一般在無聊時期翻動自己的手機,沉迷於毫無意義的遊戲,亦可以在生活中尋找某些象徵生活希望的美好,讓自己的明天至少充滿動力,但最終人還是要回歸社會中的生活,毫無辦法。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除卻樂子一般的新聞,或許,人和人之間更多的是冷漠(如果你看向他們他們會轉頭避免對視)

正如同遊戲中的手機應用”LOVE“沒有人喜歡的現狀辛酸嘲諷著主角,而新聞中幽默古怪的諷刺聲稱著全世界都在相信的醜聞,沒有人在乎真相,只是用所謂的時代碎片填補著自己內心的空虛,遊玩「嗶啵」時也讓我有所聯想:很多時候人不在乎自己在玩什麼,只是覺得這段時間最好的度過方法就是玩一會這個。不是因為玩和快樂而玩,而是因為消磨,和難以忍受的孤獨才去玩。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極其簡單的內置小遊戲

每天的員工工作或許也是如此,將所有的動力源匯聚至尖塔之上,讓所謂的里程碑功德圓滿,自我的心靈也彷彿是一個擁有巨大牢籠的城市,只有在某些靈魂共振的時刻才能有所撼動,即刻之後又會迴歸生活的平靜。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員工工作——達成里程碑(類似於黏黏世界建塔)

意義自此在《馬賽克》中徹底被解離開來——這個都市是受到巨型無法反抗的尖塔控制的,而主角的內心也一樣,人從來都不是命運的囚徒,而是思想的囚徒。自己的一方天地與思維定勢牢牢綁定,我們在生活中尋找著自己的意義卻又不得其真諦,在患得患失中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前進,苟且偷生,在完成自己生活與夢想的里程碑時封鎖著自己的活力與快樂,但殊不知這也讓自己陷入孤獨與痛苦中不能自拔,在每一天過去後,他逐漸發現,他無法總有無法到達的目標。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悶住的火,燒起來更猛烈。”

他越加煩悶,越加憤怒,越加絕望。

於是他關閉了那個帶給他絕望感的東西,是的,僅僅是一瞬間的衝動,又或者是隻是純粹的妄想,他關閉了那臺用於工作的電腦,或許會有一瞬間的後悔,但活著就會有後悔,就會有失敗。但更加重要的是接下來的該怎麼做,於是他感受到了,這更多帶給他的是自由,不論何種自由,他現在站了起來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各種意義上的自由

他向著混亂前進著,所有的人都因此而沉默,沉於黑暗不發一言。或許是因為他在向所工作所奮鬥的真實前進,又或許是他內心的渴望,總之他現在腳步輕快,無視了那些惱人的信息,一種生命的喜悅在他的血管中流動,在他的思考中,在這個充滿社會性的軀殼裡,他成功找回了他的自我。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里程碑”暫時停止

在攀爬的過程中,他打破了一個又一個之前自己創造的囚籠,釋放出生活中本來擁有的旋律,他的眼睛中出現了顏色,他的方位中出現了視角,是啊,這些東西本就是構成我們生活的東西,是我們的三原色,是我們的長寬高,是我們的“本我”,束縛他們本就是不明智的,因為他們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活力源泉。再看向面前所攀爬的里程碑,那便是則是“超我”,是努力成熟的我們,是信仰中的我們,也是我們永遠無法到達的終結。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一切。

“你必須將所有資源,移入里程碑中。”機械的聲音冷酷無情,帶著警告。

但他從來並未這麼想過,他知道,這麼做的原因這只是為了生活,意義,資本,超我的節制,乃至一切目標,為了所謂生命的終極意義而疲於奔命,那並非是他想要的。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你必須去做有意義的事,去做你生命中的“里程碑”嗎?

正如我在前文講述自己的故事一般,一切故事都將有所結局,而《馬賽克》也不例外,當他爬上象徵著里程碑機器的頂峰,一次又一次的破壞著那巨大的機器,他逐漸看到遠處的山峰彙集,看到朝陽從模糊變得清晰,盛放在他的面前時,在朦朧的聲音中,我似乎能聽到弗洛伊德這個老混蛋的淺笑,我想,此時此刻,無論是主角,還是製作者,抑或是我,都已經放下了筆,自己人生中有關於這一切的試卷答案昭然若揭——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這就是我,我們,我們一代所選擇的,在冰冷社會和漫長人生中的解脫方式

去想,去做,去思考,去發散思維,去領略生活中的美好,不要約束他們,因為我需要它們。

The life of meaning lies in life itself.

「馬賽克」:來自生活彼岸的迷思

是一篇十分笨拙的測評,請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