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院士創建“武昌模式” 用通治方大面積發藥控制疫情

2020-04-17 17:50

【環球網報道】4月17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進展和成效。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是除夕夜就抵達武漢的專家,他在發佈會上講述了在武漢工作的這段時間的感受:

我是大年三十(1月24日)到達武漢。到達武漢的時候,感覺到特別溼冷,下著小雨。我們吃完了晚飯之後,在院子裡走了一個多小時,就是體驗當地的氣候環境。當天晚上,因為感覺到很溼冷,就打開了窗戶,把所有的空調都關上,體驗這個病到底是處於怎麼樣的發病環境。結合我們來之前看了很多病人的舌像,病人的病歷,對這個病已經有了初步的印象。所以當天體驗在這種環境下中醫應該怎麼樣去治療。因為在一種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來臨的時候,往往不能第一時間馬上研發出特效的西藥,也不會很快就研發出疫苗。但是我們從中醫的角度卻可以做一個基本的定義。所以當時感覺到,在當時非常溼冷的環境下,這個病是“寒溼疫”。

第二天,我們到金銀潭醫院看病人,在路上,司機跟我們講,他到按摩店做按摩的時候,服務員說他的後背太潮溼了,給他艾灸肚臍,肚臍上一層水珠,給我們的感覺是溼冷的環境造成人體內寒溼非常重。

我們在金銀潭看了幾十個病人以後,第二天到武漢第一醫院發熱門診,看到病人特別多,那個醫院一天能達到一千多門診量,所以感覺到問題出在社區。我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組組長,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制定全國的診療方案。所以,我去的這兩個多月,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和其他專家一塊兒,共同制定和修訂,從三版到七版的診療方案,包括制定恢復期的診療方案。

第二件事,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我們跟武昌區政府、湖北省中醫院和後方的劉保延團隊一塊兒,創建了一個“武昌模式”,短期內給病人大面積發藥,用通治方來治療,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第三件事,推動一些大的醫院,進行中西醫結合的治療,這些醫院後來在病例總結的時候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降低死亡風險上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