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把政權還給漢獻帝,劉備還有地位嗎?

腐攸


如果曹操把政權還給漢獻帝,一代奸雄變為忠臣良將,劉備的地位,根據曹操不同的還政時期,會天差地別,分界點就是赤壁之戰。在此之前,劉備籍籍無名,若此時曹操還政,劉備最多做個郡守;而赤壁之戰後,劉備據益州,守荊州,自封漢中王,此時曹操還政,劉備必被宣入朝堂,之後極為可能位列三公。

01 要知道劉備是什麼地位,首先要看漢獻帝是什麼樣的人。若獻帝昏庸無能,僅重用曹操一人,任憑劉備怎麼折騰,也師出無名,反而曹操可以名正言順的討逆。從董卓、曹操弄權時可以看出,漢獻帝其實是有野心的人,他不甘心被人控制,做個傀儡皇帝。他需要能臣幫他治理天下,但絕不允許奸臣玩弄他於股掌之中。

02 知道了漢獻帝的特點,接下來就是曹操的還政時期了。首先,赤壁之戰前還政,此時劉備剛剛丟了新野,被曹操追殺如喪家之犬,無立錐之地,或許漢獻帝礙於劉備宗室之後的面子賜予郡守一職,但必然不會重用,因為無權無勢的劉備對他來說,毫無利用價值,他需要的是能制衡曹操的人。

第二,赤壁之戰後還政。此時曹操大敗,銳氣被挫,而劉備借來了荊州,佔領了益州,兵多將廣。此消彼長之下,劉備已具有和曹操抗衡的能力。此時曹操還政,如前文所說,漢獻帝是有野心的人,必然不會允許曹操一家獨大,即使曹操真的忠於漢室,他的手下可都是忠於曹操。皇帝需要的是平衡,定然詔劉備入朝抗衡曹操。如此一來,漢室天下就變成劉備和曹操每天在獻帝面前鬥鬥嘴,吵吵架,時不時的再徵一下孫權,以獻帝、劉備、曹操之能,再來一次光武中興也不是沒可能。

綜上所述,如果曹操真的還政於漢獻帝,劉備要麼無名在野,要麼位極人臣,這取決於曹操的還政時期。可惜劉備在漢獻帝眼中僅僅是他用來制衡曹操的棋子,雖然被重用,也免不了猜忌之心,畢竟劉備以仁義名著天下,深得民心。彼時劉備與曹操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


那年明月


既然命題是個假設,就不會有歷史依據,所以分析起來只能靠答題人的價值體系來綜合研判。我個人認為:漢獻帝一旦擁政,必將會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及借鑑大漢帝國的發展經驗,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施政策略,這個策略是有遠見的,將真正的落腳點很好地隱藏起來,而且還能鼓舞人心。

在這個過程中,漢獻帝要注意藏拙這個修為,必要時給各分割勢力一定的實惠。通過權力誘惑,逐步將諸侯核心力量向政治經濟中心吸引,削弱諸侯勢力區的影響力;同時,暗自、紮實培植自己的新生軍政實力。

手段方面,要加強思想引導,尤其在分割勢力區,要將“帝之作為,不為漢室,只為民眾”宣傳到位,爭取中下層人民的堅定支持,鞏固漢室政權基礎。大力提拔中下層軍官、科級官員,將諸侯核心力量借競爭、行分化,這個過程一定要注意避免冒進,如果獻帝二十歲得政則用二十年來處理!

當獻帝的政令一出,一呼百應之時,即是韜光養晦結束之時,劉備等人想要擁有的地位,就看是否有利於大漢帝國的集權了,劉備之權是為漢則堅,否則就相反!


野徑峽


漢朝當時氣數已盡,就算把政權交給漢獻帝,不久還會出現另一個曹操的。歷史發展有一定的規矩,那股洪流不是人力可以阻擋的,只能順應時勢。

劉備是一個野心極大之人,如果曹操還政於獻帝,劉備照樣會無中生有,隨便編出一個所謂奸臣,然後帶兵入京,名為清君側,實為控制朝政,然後,迫帝禪讓。

每個政治人物的後面都跟著一大群人,他們提著腦袋跟著自己的主子奔波了一輩子,所求不過榮華富貴。

劉備從黃巾起義開始,身旁就形成了自己的隊伍。隊伍裡面的人有的跟隨劉備許多年,他們相信劉備能給他們想要的,並一步步將劉備推上高位。這是一種合作的關係,相互成就的過程。

等有一天,曹操突然還政給漢獻帝了。如果劉備說,我也歸權於漢獻帝,你說這些人會不會願意?

再說曹操,他還政漢獻帝,他手下的人同意嗎?他們是曹操的嫡系,而不是漢獻帝的。漢獻帝會不斷奪他們的權力,讓給自己的親信。

什麼都是假的,只有利益才是最真的。劉備一輩子奔波,絕對不是為了輔助漢室那麼簡單。

在絕對實力面前,或許這樣的政治勢力會土崩瓦解。但僅靠一個名義上的正統,或者一個皇帝,就想讓劉備失去政治地位,這是妄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