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餐飲業稱美團佣金過高,望能共克時艱!美團迴應:每單隻賺2毛錢

一紙交涉函,將美團外賣平臺與餐飲行業的合作僵局公開。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簡稱“廣東省餐協”)發佈《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表示美團外賣在疫情期依舊堅持高額佣金、獨家合作條款,讓眾多餐飲商家不堪重負,呼籲美團取消獨家合作機制,減免外賣服務佣金。

4月13日,美團向南方+記者提供了一份回應,沒有回覆獨家合作機制涉嫌壟斷的話題,但回應了公眾關注的外賣高佣金問題,表示“平均每單利潤也不到2毛錢”,並稱“已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優質商戶返還外賣佣金”。

但深圳餐飲企業並不認可這份回應,南方+採訪到的多家深圳餐飲企業表示,美團外賣“過於強勢”,“一單外賣,超1/3收入被美團收取”,“美團外賣佣金比例已高過房租水平”,而對於美團回應表示的“已返還部分外賣佣金”,深圳不少商家表示,這筆外賣佣金只能用於購買平臺的流量,並不可以直接提取。

來自法律界的律師則認為,針對我國一些電商領域“一家獨大”,主管部門應加大力度,防止極少數電商平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損害不特定多數商家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深圳市烹飪行業協會:深圳餐飲外賣佣金達16-26%

4月10日,廣東省餐協發佈公開交涉函指出,美團外賣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其收取的佣金也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廣東省餐協發文呼籲美團,“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其他壟斷條款”,以及“直接減免整個疫情期間廣東省內所有餐飲商戶外賣服務佣金5%或以上”。

深圳市烹飪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永忠表示,該協會也曾給餓了麼、美團兩家共同發函,餓了麼有回覆,但美團無回覆。“現在疫情期餐飲業非常的煎熬,要扣到16-26%,這都是餐企的淨利潤,太高了,相當不合理。還有要簽訂霸王條款,要求籤獨家合作機制,你要是簽了餓了麼,馬上把你從平臺上去掉。”

劉永忠稱,美團的高佣金與獨家條款一直存在。最初是以抵用金和補貼等吸引商家,培養外賣點美團的消費習慣,之後逐步提高佣金收取其他活動收費。

劉永忠介紹,通常籤獨家外賣平臺要收16%的點,不是獨家要提升到22%。“深圳餐企沒有權力要求平臺降低佣金。但是,在疫情期,美團等外賣平臺應該與餐企共克時艱。如果餐企全倒下來,對行業發展,對美團也不是很好。”

走訪:深圳“三小”餐飲店外賣佣金提成多在15-20%

《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指出,美團對於新入駐的商家平臺費最高收取26%。

南方+記者走訪深圳不少“三小”場所發現,不同商家外賣佣金提成不同,提成的比例集中在15%-20%。

一家在寶安西鄉賣麻辣燙的小店老闆劉先生,隨機向記者展示了近日某天中午12點的一筆訂單,顧客實際支付22元。對於劉老闆來說,該單外賣預計收入只有14.09元,剩餘7.92元則由美團收取。

“對於我們這些小店來說,這一單基本不賺錢。”劉先生介紹。

李老闆在深圳坪山經營一家8平方米的小面小店,最近店裡的流水一天2000元左右。

2019年6月,因為想要開拓客源,李老闆曾經想要入駐美團,當時美團經理要求獨家入駐,並且收取了1000元的保證金,雙方協商提成費為16%,同時承諾有半年的活動補助。

一個月後,美團承諾的半年活動補助取消,李老闆就退掉了保證金,店鋪隨即從美團下架。

今年3月,疫情期間,小店生意受到影響。李老闆想要再次申請美團外賣,最後美團仍然要求獨家經營。

李老闆左右為難,“如果獨家經營,還有高提成,那麼小店沒辦法盈利,考慮後,我最後還是放棄了。”

3月9日,美團推出“春風行動”升級版,宣佈包括外賣返傭、消費補貼等7大舉措。此次,廣東餐協發文,美團外賣回應有佣金返還給商戶夥伴,但不少深圳商家反映,這筆外賣佣金只能用於購買平臺的流量,並不可以直接提取。

現象:成本轉嫁,有小餐企外賣減量或加價

美團外賣提成費用高,那麼也出現一些餐飲企業將外賣價格提升,最終這筆費用還是有可能轉嫁給消費者。

在西鄉工作的打工妹多多發現,她在樓下點了一份20元的米飯套餐餐,分量足,吃的飽。但是,回家點同一家店的美團外賣時,發現同樣一份餐就差別很大。隨後,她打電話質問老闆,老闆告訴她,由於線上訂單成本較高,平臺上20元的餐只有15元的量,同時建議她堂食。

當然,還有不少商家選擇足量供給的同時進行加價。在寶安,一家連鎖品牌的潮汕菜,把美團外賣上的標價提高了。以半隻雞為例,店內售價為33元,但是美團外賣則顯示43元。其中一家店的店長林先生透露:“商家如要維持原售價的收入,加上美團的費用,美團外賣就要43元。”

他解釋:“我們也沒辦法,要盈利,就只能把外賣平臺的單價提高。一些老顧客就會選擇到店裡面來買。當然,這些舉措不利於增加我們線上的流量,我們主要還是靠線下。”

1、餐飲業聲音:深圳某知名餐企林女士:“美團佣金比例高過房租”

“我們覺得美團現在過於強勢,尤其在餐企目前比較艱難階段。”深圳某知名餐企創始人林潔(受訪者要求匿名)4月13日接受南方+採訪時表示。

林潔的餐企在美團開通外賣的情況,在不同城市不太一樣,但平均下來,林潔的餐企在美團的外賣平臺交的佣金基本在18%到20%多。雖然林潔的餐企的外賣佔到日常銷售額僅20%,但她也認為美團的一些做法有待商榷。

林潔介紹,餐企同行在疫情期對外賣依賴程度比以前大。很多餐企疫情發生前對美團抽傭多一點少一點沒所謂,是因為當時這些企業的外賣總量佔總營收的比重不大。這次廣東省餐協發聲背後是以主做堂食的餐企為主。

實際上,堂食類餐企不像快餐店的外賣份額大。這類快餐店在廣東小而多,沒有組織性,不與協會建立關係,平時沒有渠道和力量發聲,更太依賴於美團外賣平臺,所以被抽傭得更多,賺取利潤更少。

為何說美團外賣佣金有點高?林潔稱,且不說它高於競爭對手餓了麼,以門店鋪租來對比就很明顯了。

林潔表示,她在全國開了上百家門店。她在一線城市最好商場的門店租金約佔該門店銷售額約15%,中等商圈的租金約佔該門店銷售額的10~12%;二線城市最好商場租金約佔該門店銷售額的8~10%。如果把美團當做線上開店,它在二線城市外賣佣金普遍在20%左右。

為何“獨家合作機制”不合適?林潔介紹了她的親身經歷。原來她有些城市門店沒有開通外賣,因為疫情影響外賣成為這些門店維持收入的唯一渠道後,就不得不申請開通外賣,但是有的店的申請過程過於長,從復工等到現在近兩個月還沒有獲得美團通過,美團的答覆是現在開店的名額有限,暫時先等一等之類的回覆。林潔懷疑這與當時這些門店選擇不獨家有關。

林潔認為,他們還不算小品牌餐企,與美團、大眾點評也有長期深入合作,可與高層直接聯繫。“獨家合作機制已經很明顯屬於壟斷方式,而且非常公開。在整個餐飲行業非常不景氣,還用這樣的方式來獨佔餐飲資源、製造經營障礙,這種方式我覺得有問題。

2、美團回覆:廣東返傭和補貼1億,廣深兩地餐飲外賣商家訂單恢復近九成

美團此前一直拒絕接受採訪,這次回覆主要涉及高佣金的爭議,對於獨家經營制度沒有回覆。並且,美團這次回覆表示將在今年計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商家懇談會。

回覆稱,美團外賣從誕生以來,持續虧損5年,即便在剛剛盈虧平衡的2019年,第4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也不到2毛錢,佔收入的2%,平臺的絕大部分收入需要投入在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字化建設中。

美團外賣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真實的數字遠低於各種傳言和想象。2019年,300餘萬商家從美團外賣獲得了訂單,近400萬騎手從美團外賣獲得了收入。

據美團提供的信息,疫情期間,美團外賣啟動了“春風行動”,推出每月5億元流量紅包、4億元商戶補貼,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優質商戶,按不低於3%-5%的比例返還外賣佣金,覆蓋全國商戶數量超過60萬家,對於武漢商家在2-3月全面免除佣金直至封城結束。相比疫前,七成商戶外賣單量已恢復60%以上,還有三成實現反超。以廣東為例,目前返傭和活動補貼累計金額已超過1億,經平臺幫扶及商戶自救,廣深兩地餐飲外賣商家訂單恢復近九成,超五成商家訂單超過疫前。

“我們聽到了來自商戶、協會的聲音,這些聲音提醒我們:疫情的影響,行業的困難比我們預計的還要大。為了與商家一同復甦與發展,我們需要進一步傾聽商戶的聲音。”美團外賣方面表示,2020年,計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商家懇談會,與商家更深入地交流、溝通,共同商議和落實更加切實有效的餐飲復甦之計,更加針對性地推出相關幫扶措施。

3、律師觀點:主管部門應加大力度,防止支配地位電商平“店大欺客”

深圳法評人張興彬律師表示,根據我國《電子商務法》之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制定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明確進入和退出平臺、商品和服務質量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以及技術等手段,對平臺內經營者在平臺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等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或者向平臺內經營者收取不合理費用,違者將被處以五萬元至二百萬元的罰款。

張興彬介紹,當前我國一些電商領域,確實存在事實上的“一家獨大”的現象,這就給某些電商平臺營造了“店大欺客”的機會。所以主管部門應加大力度,確保市場的公平公正,防止極少數電商平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損害不特定多數商家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尤其是“疫情”特殊的當下,全社會都應該互幫互助,作為有重要話語權的電商平臺對商家適度減少佣金抽成,自然就成了份內之事。

【記者】李榮華 王春豔

【作者】 李榮華;王春豔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