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孩子要同等對待,別學姜氏夫人偏愛其一,迫使鄭莊公請君入甕

多個孩子要同等對待,別學姜氏夫人偏愛其一,迫使鄭莊公請君入甕​東周時,鄭武公遷都於鄶,謂之新鄭。以滎陽為京城,設關卡在制邑。鄭武公還是周朝的卿士,他的夫人是申侯的女兒姜氏,人稱姜氏夫人。

姜氏夫人育有二子,大兒子寤生,小兒子段。

生大兒子時,姜氏夫人尚在睡夢之中,生子而不自知,醒後嚇了一跳,故而對寤生不甚喜愛。

小兒子面若凝脂,唇紅齒白,一表人才,力大又善騎射,武藝高強,非常討姜氏夫人的喜歡。

多個孩子要同等對待,別學姜氏夫人偏愛其一,迫使鄭莊公請君入甕


鄭武公在時,姜氏夫人屢屢勸他立段為繼承人,稱讚段賢明能力強。被鄭武公拒絕了。 鄭武公死後,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封段為共叔。

姜氏氏夫人眼見大兒子成為一國之主,坐享百里田地,而小兒子空有虛名,無半點實權,心裡老大不得勁。先勸鄭莊公分封制邑給段,私心想讓段拿住鄭國咽喉之地,被莊公機智看破,果斷拒絕。後勸莊公分封京城給段,國中大臣以“天無二日,民無二君”為由反對。奸雄鄭莊公力排眾議答應了,將京城分封給段,人稱京城太叔。

段入宮辭姜氏夫人,姜氏夫人趁機挑撥段與寤生的關係,稱寤生不念手足之情,段有今日之封賞,是姜夫人再三懇求得來。慫恿段到了京城後,積極儲備兵力,等待時機,與姜夫人裡應外合,竊取鄭國王位,取寤生而代之。 段聽從了。

多個孩子要同等對待,別學姜氏夫人偏愛其一,迫使鄭莊公請君入甕​段在京城的所作所為,被鄭莊公盡收眼底。表面上雖不動聲色,暗地裡卻與公子呂商定計策,故意製造機會引段和姜氏夫人上當,意圖一網打盡。

段之腹黑不如寤生,兵敗自覺無言見寤生,遂自刎而亡。

寤生又派人將姜夫人送去潁地安置,並留書立誓說,不到黃泉,不再相見。

正直無私,孝名遠揚的潁考叔知道此事後,假借獻野味為名,來勸說莊公,使計令莊公破了自己立下的誓言,再無不盡孝道的理由,將姜夫人接回奉養。

故事才算有個較為好看的結局。

(圖片來自網絡)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