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醫師,參加過清軍國軍,60歲加入八路軍,解放後當上中校

眾所周知,時勢造英雄,在中國近代的革命中,湧現出了許多英雄好漢,他們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精神,為祖國獻出了生命,作出了不懈努力。

當提及這群人的時候,人們腦海中常常浮現出一副氣勢洶洶的少年形象,但實際上卻有這樣一個“大鬍子”中校,他被授予榮譽稱號時已是77歲高齡,被評為我國曆史上年齡最大的中校。

他本是醫師,參加過清軍國軍,60歲加入八路軍,解放後當上中校


而且他那一把白鬍子,在軍隊裡特別顯眼,是什麼能讓他這麼“特別”呢?生於1878年的蔣維平是河北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他從小便出來謀生,做徒工。然而,最長的時間是在一家藥店當學徒,為他以後從軍當藥師打下了基礎。

二十出頭就應召入伍,先後在李鴻章、袁世凱手下服役,原本文化程度不高的他,以一身膽量也當上了北洋軍中官一職。大約30年後,他離開了軍隊,於1930年返回家鄉。年紀大了的他準備享受“退休”生活。

他本是醫師,參加過清軍國軍,60歲加入八路軍,解放後當上中校


然而,1937年盧溝橋事件打破了平靜,中日關係已陷入緊張。而且,“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蔣維平明白這一點,他憤然地重新投入抗日鬥爭中。由於年齡限制,他當時參加了宋哲元的軍隊,擔任軍務主任。而且這支軍隊不久就被解散,蔣維平不得不回到家鄉繼續經營自己的西藥店以維持生計。

儘管如此,他心中仍有報國的熱血,他盼望能有一天實現自己的理想,讓自己的餘生都獻給祖國。碰巧,1938年,八路軍衝入平西,正好經過他的家鄉。那時他已經60歲了,早就聽說了八路軍的事了。而且現在自己親眼見識了為人民服務的隊伍,精神振奮,嚴於律己的形象讓他印象深刻。於是,他馬上關掉藥房,帶上義子蔣志剛和一些必備藥品,申請加入八路軍。

他本是醫師,參加過清軍國軍,60歲加入八路軍,解放後當上中校


對於這兩個“怪人”父子,八路軍很吃驚,他們行進途中,不失時機地加入抗日,也瞭解國情。可是這個“大爺”白髮了,還有大把鬍鬚,有“仙風道骨”的感覺,為什麼還要來當兵呢?

蔣維平不僅有軍人的經歷,而且醫術高超,可以配製多種藥品。儘管八路軍一開始有點不敢相信,但實際上,八路軍迫於日軍的封鎖,斷絕了藥品供應,傷員的及時救治是一個問題。因此,他獲准加入八路軍,擔任救國會主任。不久,他的醫術就征服了戰士們,他不僅有當過徒弟的經驗,而且自己還研讀了大量醫學典籍。

他本是醫師,參加過清軍國軍,60歲加入八路軍,解放後當上中校


在藥廠用完了藥品之後,他還能在路上不停地尋找新的中草藥,還親自上山越嶺搜尋。他憑自己深入民間蒐集的300餘種藥方,為八路軍途中遇到的病症進行治療。隨後,1941年春,部隊進駐陝西省,病員較集中,藥品也遲遲不能供應。蔣維平已經年邁,還親自帶領40多人四處尋找藥品。雖然他還沒有實驗設備和生產工具來做藥,但他發揮了智慧,自己動手研製藥。

他憑藉從各家各戶群眾中收集來的芒硝,用土法精煉分解,最後製成自己獨創的硫酸鈉,就像所需要的藥物一樣,效果甚微。其“絕活”中還有治療毒瘡的“特效藥”,蔣維平將蜂蜜、豬油和天然中藥調和在一起,對治療瘡瘍有奇效。

他本是醫師,參加過清軍國軍,60歲加入八路軍,解放後當上中校


根據統計,軍中常見的病毒感染等疾病,都是用他的“土方”治好的,對我軍的貢獻非常大。一九四二年,由於天災、陝北軍隊因物資短缺而遭受重創。面對這樣的形勢,中央迅速作出決定,部隊開展生產自救,進行開墾和耕作。

一時間加入軍隊的青年小夥有了情緒,20多歲的青年好勝,沒經歷過辛勤耕耘的農活。但蔣維平是軍中的“老手”,勸服了這些不滿的青年。同時,他也利用自己的經驗,向戰士們傳授農業知識。

他本是醫師,參加過清軍國軍,60歲加入八路軍,解放後當上中校


一九四三年春,蔣維平手下有一百多名青年戰士,在他的帶領下,開荒生產。大家都以滿腔熱情地開始生產了。在教授生產要領時,他不厭其煩,親自察看指揮,什麼地可以墾,什麼地方可以平田,什麼地方可以灌溉水源,什麼地方土壤肥沃原來他脾氣很壞,經常說髒話,很有鄉土氣息。

這些小戰士不但把他當老師,還當作爺爺。一九四三年,七十九個農場墾荒四百多畝,不僅實現了當年生產自給,還上交二萬八千公斤公糧。如此好的“戰績”,大大解決了革命迫切問題,使軍隊渡過了難關。他還被選為1943年勞動英雄模範。

他本是醫師,參加過清軍國軍,60歲加入八路軍,解放後當上中校


蔣維平是最後一位死於醫院工作的人,他畢生致力於祖國的建設,始終堅持對病人的治療。對他來說,完全沒有“退休”,這就是他畢生的信念。在一生的大部分時間裡,他用醫學知識治療傷員。用農藝技術指導部隊生產。在軍隊需要他的任何地方,他都會挺身而出。

最後,在77歲的時候,他獲得了中校的軍銜,並被授予三個等級的獨立和自由勳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