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祕真相!他曾"割股食君″!為何卻被皇帝放火燒死?

作者:零點飄移

不同的觀點,不一樣的視角,請點擊"關注”。

進入以下閱讀↓↓↓

解秘真相!他曾

介子推為晉文公不惜"割股奉君″因何卻死於他的手中

介子推

簡介:(生辰不祥,卒於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人,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晉文公(重耳)火燒綿山燒死介子推的故事

春秋時期,在我國的山西一帶有個國家,叫晉國。晉國有個國君叫晉獻公,他有九個兒子,按照傳統,如果獻公死了的話,王位應該由太子來繼承。可是獻公寵愛的驪姬卻想讓她親生的兒子來繼承,於是便陷害別的公子,結果逼得太子申生不得不自殺。

太子申生被驪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懼逃亡,重耳避難奔翟,隨行賢士多人,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趙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犨”之說。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風餐露宿,飢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

早年重耳逃亡時,先是父親獻公追殺,後是兄弟晉惠公追殺。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有一年逃到衛國,一個叫做頭須(一作裡鳧須)的隨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飢餓難忍。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謔了一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為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裡,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與採摘來的野菜同煮做成湯給重耳。當重耳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結束後,重耳由逃亡者搖身變成了晉文公,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是以賞從亡者未至隱者介子推”。對此,介子推沒有像壺叔(一名陶叔狐)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介子推卻認為忠君的行為發乎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並以接受獎賞為恥辱,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豔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有些並未跟隨晉文公逃亡的人(例如:豎頭須)為了貪小便宜通過說些難聽的話也來請賞,介子推因此很氣憤,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

有龍于飛,周遍天下。

五蛇從之,為之丞輔。

龍反其鄉,得其處所。

四蛇從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死於中野。

鄰居解張為子推不平,夜裡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

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帶廣眾人馬前往綿山尋訪。誰知那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求人心切,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里,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有出來。

解秘真相!他曾

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母子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在介子推的屍體前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這就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耳。

晉文公上臺後,對那些曾追隨自己在國外流亡過的隨從們,自然要大大地獎賞一番。不知為什麼,在獎賞的時候,單單漏掉了一個理當受到重賞的介子推。

解秘真相!他曾

當晉文公要賞賜有功之臣時,而只有介之推一言不發,因此他也就什麼都沒有得到。見到這種情況他氣憤的不是自己沒有得到獎賞,他想:偷東西的,當然是賊;那種把老天爺的恩賜以及大夥兒的功勞都記在自己賬上的人,不是更可恥嗎?

他感到,跟這些人再也不能相處下去了,準備乾脆找個地方去隱居。回到家中,他便把這些想法全對自已的母親講,母親說:“你為什麼不去要求封賞呢?自己不去求,卻偏要生悶氣。就這樣憋死了,你怨誰?”

介之推說:“我自己已經指責了那些人的過失,如果我再那樣做,過失不就更大了嗎?今後我要再有半句怨言,您就不讓我吃飯!”

母親說:“你就讓他明白明白這件事也好呀!”介子推說:“語言就好象一個人的衣服,現在我就要歸隱了,還要那好看的衣服幹什麼?如果我自己再去表白,不仍舊是給自己打扮一番嗎?”

母親見介子推這樣,也覺得很高興,不在說什麼了!

介之推隱居之後,晉文公才想起了他的功勞,於是馬上派人去找,可是怎麼也找不到。怎麼辦呢?不知是故意還是蠢,有人想了一個燒山的辦法。說是如果一燒山,介家母子就會被火逼著跑出來了。但事情並不按他們所想,卻燒死了介子推。

晉文公重耳垂胸頓足,大罵那些大臣誤了股肱之臣的性命,己近瘋了一樣口中不停地的說著:"足下,我重耳對不住您!足下,我重耳對不住您!″可這世上也沒買後悔藥的。於是遷怒於眾臣,將初提建議之人斬首示眾,另外幾個發配邊彊,並淪為庶民。

介之推死後,晉文公將一段燒焦的柳木,帶回宮中做了一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此後,“足下”成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解秘真相!他曾

介子推,在重耳逃亡期間,曾跟隨其在列國19年,受盡苦辱,甚至還為沒飯吃的重耳獻上了自己的大腿肉湯。但最後卻沒有封得一星半點官爵,最後退隱山林,重耳為逼他出來放火燒山,燒死了介子推。最終,成就了介子推一代英名。而這一切,可能只是一些權臣們的陰謀而已。

公元前635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下一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以表示懷念。

山西文旅名勝打卡地,介子推廟、石鼓寺、天涯山風景區

解秘真相!他曾

介子推廟,位於山西省晉中靈石縣境內的張蒿村,稱英毅聖王廟。介廟所建處,原有母子柏、母子碑。傳說母子柏所生之處是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死之地。介廟周圍原來環境清幽,濃蔭十里,風景秀麗,氣候溫涼。也由於這個原因,這裡也被人稱為“神林”。可惜1942年日本侵略者侵華時,這裡的山林廟宇均被火焚燬,現僅存寺廟的偏院一處,院內還存有原廟基的石墩和五通石碑。

為了表示紀念的意思,晉文公便叫人在綿山上修了一座廟,把綿山的名字改成介山(就是後來山西介休縣東南的介山)。

在介山,有“思煙臺”遺址。傳說文公焚林,有百鴉繞煙而噪,或圍在介子推周圍,用軀體遮擋烈焰。晉人感其功德,在此築起一高臺,紀念這些義禽。

第二年放火燒山的那一天,晉文公便通令禁止生火,自己也吃冷飯,以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

民國《介休縣誌》、雍正《山西通志》也為介子推立傳;胡春霖《山西名賢輯要》

解秘真相!他曾

石鼓寺是天涯山風景區一景,始建於元代。據《崞縣誌》載,元代張顯之夫人延氏樂善好施,在蓮花山下修建舍藥院,為當地百姓消災除病,並供奉綿山介子推神靈保佑。一天夜裡,忽聞人語馬嘶,隔窗聞問,答曰:“介神駐兵。”翌日,見院內石上留有馬蹄印,隨後將舍藥院改為介神行宮,即石鼓神祠之前身。現存元代大元國延佑四年皇帝御書“石鼓殿”大牌匾足證。殿內塑起了介子推和其母的巨像,牆壁上繪就32幅介公生平行藏。於是,東周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也就自然成了石鼓山的山神,“石鼓神祠”由此得名。

天涯山風景區位於山西省原平市境內 ,景區以天涯山優美獨特的自然景觀為依託,以春秋時期著名歷史人物介子推的“精忠純孝”精神為主題,將生態觀光旅遊與現代文化體驗有機結合起來,是山西省著名的風景旅遊休閒度假區。

宋王《春秋臣傳》為介子推立傳

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詔封介子推為潔惠侯。

作為春秋貴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視之為迂腐,然則體現了正道之義。介子推的行為並非忠君而是愛國,以後世儒家評價必為“忠君之典範”,而成為中國儒家傳統觀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淵源,以後人的價值觀將其行為定義為迂腐愚昧是錯誤的,即使在今天忠於國家也是應當提倡的。介子推不言祿的行為也是知識分子獨立精神的體現,正因為如此,黃庭堅讚歎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滿眼蓬蒿共一丘”(宋·黃庭堅《清明》)。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種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無數仁人志士,英雄豪傑,構成中華民族的脊樑,介子推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奸偽欺罔、人世謬舉的憤懣,他“割股食君”實乃“食國”,正是中華民族正道愛國傳統美德的體現;在介子推身上蘊涵著對祖國的深沉赤誠的愛戀之情。晉獻公戀色驪姬,殺申生,昏於家,亂於國,而重耳則成為振興晉國的希望。介子推的行為是他篤信,愛晉國須愛重耳的自然表露。

寒食節作為介子推的起源流行說

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二日,冬至以後一百零五日,這一天要禁火,從上到下只吃瓜果點心一類冷食。民間普遍認為寒食起源於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故事。人們為了紀念介子推,就在那個月不生明火,吃飯也吃冷的食物。後來一個月漸漸減少到清明節的前一天,即為“寒食節”。過節的當天,家家門上插柳枝、燒紙錢、在野外祭祀、吃冷飯這些都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後來,人們也常常在寒食節紀念死去的親人。

解秘真相!他曾

雖然寒食節的真正起源並非來自於介子推,但將紀念介子推作為寒食節起源的說法卻更為流行,甚至後來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取代,許多人又把紀念介子推作說成清明節的起源。

傳說文公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國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禁止煙火,僅食寒食,並從此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節日“寒食節”。

晉文公率眾臣到綿山下的介廟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燒林山坡上的被燒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以為柳樹是介子推轉化,他便賜柳樹為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上綿山踏青,抒發思念之 情。並令寒食前一是為“炊熟日”,人們要做許多蒸餅,稱作“子推蒸餅”;也有人家用麵粉和棗泥做成燕子狀餅(三角餡餅),然後用柳條串起掛在門據上晾曬,稱作“子推燕”。 每年清明節不僅在房屋(村後)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山踏青,並要頭戴上用柳條編織的柳冠或柳環。當時有民謠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正因為如此,介子推忠君赴義、鄙棄功名利祿的氣節,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後人不僅造了個“寒食節”來紀念他,還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廟宇來祭奠他,文人雅士登臨題詠、寓興抒懷的就更是不勝枚舉。這樣的謳歌綿延不絕,貫穿數千年,其不動聲色的道德教化,使人們不假思索地形成了某種“集體無意識”,以至於很少有人對介子推的所作所為投以審視的目光。

解秘真相!他曾

總結:縱觀歷朝歷代,受儒家思想薰陶,眾多的臣子們都奉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君可負吾,吾必不負君″的庸君思想,"伴君如伴虎,虎怒即傷人″。不管你曾經是股肱之臣,忠君良將,為國家社會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也逃避不了這一時代性問題。

曾經的秦國大將軍韓信、《水滸演義》中徵方臘為君解憂的宋江、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還有文中的介子推,等等……。

他們都曾是國之棟樑,萬人之上的將才,但下場卻基本相同,歷史長河中他們也都只能算一股清流罷了!唏噓、哀痛!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