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國學院行“釋菜禮”致敬孔子及先賢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春入學,舍採合舞。”10月13日(農曆八月二十七)是孔子誕辰日,武漢大學國學院碩博士群體身穿禮服,以一場“釋菜禮”致敬孔子及先賢前輩。

禮儀源於《周禮》

據瞭解,“釋菜禮”源於《周禮》,初期的釋菜禮是學子禮敬先師的祭儀,祭祀用蘋、蘩之類水中生長的菜類,後來逐漸演變成以禮敬先師孔子為主的祭儀,祭祀時間更加靈活,採用的供奉物品也更加豐富多樣,有棗、慄、青菹、芹等,水芹代表青年學子,青菹用以代表才華,紅棗寓意早立志,栗子代表敬畏之心。

今年是武漢大學國學院成立10週年,國學院的“釋菜禮”主要根據李之藻的《頖宮禮樂疏》所陳禮儀而行,分為祭祀孔子及四配、祭祀孔門十二哲、讀祝文、與祭者齊誦《論語》節選四個部分。

活動籌備負責人之一、武漢大學國學院國學專業2020級博士汪日宣告訴新京報記者,活動於10月初開始籌備,國學院約30名碩士、博士參加到這場“釋菜禮”中。祭祀“排班”環節中的“走、定、轉”,類似軍訓場景。“但是軍訓動作是剛勁有力的,在‘釋菜禮’中,則更為雍容、專注。”

“‘釋菜禮’不僅是對前輩的致敬,也是一次課程實踐。”汪日宣表示,國學要“學而時習之,其中的‘習’,正有著實習、演習的意思,作為國學專業的學生,光學習‘禮’不夠,還要有所行動。”

在“釋菜禮”上,武大國學院院長郭齊勇帶領師生重溫校訓“自強、弘毅、求是、拓新”,寄語諸生應有士君子弘大強毅的精神力量,共克時艱,刻苦學習,拓展自己生命的長度和寬度。

祭文加入與抗疫有關的文段

“憶兮今歲之初,四海嬰蒙新冠之疫,民哀其苦,國患其憂。所幸北辰熠熠,玉斗流光,世存斯文,民臧仁德,勠力同心,奮志抗疫。經數月,劫波乃息。”記者獲悉,今年武大國學院“釋菜禮”的祭文,還加入了與抗疫有關的文段。教師親讀祝詞,表達在全民抗疫時代,華夏人文之光輝不墜,華夏民族勠力同心,共克時艱的決心。

汪日宣說,在這次釋菜禮中,他的角色是“主獻官”,專門祭祀孔子及四配,會在正讚的引導下在“盥洗所”洗手,再到有酒樽的地方,讓負責倒酒的“司樽者”將酒倒進酒杯中,表示把自己整理得清潔。“我認為這樣的儀式感很重要。在這場‘釋菜禮’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前面的古人孔子、孟子,也能看到我們一代代的國學愛好者作為後人,在傳承、發揚他們的思想。”

新京報記者 戚望 校對 薛京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