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產”交融激盪澎湃動能 政商親清打造投資熱土

“三產”交融激盪澎湃動能 政商親清打造投資熱土

正加快融灣發展的新興縣,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謝冠瑜 攝

“三產”交融激盪澎湃動能 政商親清打造投資熱土

廣東(新興)萬洋眾創城鳥瞰圖。資料圖片

“三產”交融激盪澎湃動能 政商親清打造投資熱土

溫氏股份南牧自動化生產車間一角。 何勇 攝

金秋時節,新興大地建設熱潮湧動。廣湛高鐵新興段、廣東雲浮(新興)中醫藥職業學院、縣人民醫院易地新建工程、廣東(新興)萬洋眾創城、禪文化產業園核心區……雲浮市新興縣一個個交通、教育、醫療、工業、文旅等領域的重點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持續點燃新興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不斷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新興是六祖惠能故里,1300多年的禪宗文化在這裡傳承不息。近年來,新興積極探索融灣發展,向東融灣先行突破,打造高質量融灣發展縣域示範。

區位優

立體交通優勢,加速全面互通

新興處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環抱”中,東南承佛山、江門,西北接陽江、肇慶,縣城距廣州130多公里,距珠海、澳門120多公里,距深圳、香港200多公里,是雲浮市、粵西乃至整個西南區域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相互連接的“橋頭堡”。

近年來,新興縣持續發力向交通攻堅,致力於打造外通內聯更便捷的交通網絡。如今,全縣立體交通體系逐步形成,於外,高速通;於內,道路暢。

去年,廣湛高鐵將在新興設站的消息,一度在新興市民的朋友圈刷屏,這意味著新興即將迎來高鐵時代。

廣湛高鐵將從廣州站引出向西經佛山、肇慶、雲浮、陽江、茂名,終至湛江北站,其中,雲浮段長約49公里,全部位於新興縣境內,並設立新興南站。設計時速350㎞,目前,項目已全線開工建設,計劃2024年建成,通車後,新興到佛山、廣州的車程不到1小時。

高速公路方面,深岑、汕湛、高恩3條高速和國道G359線、省道S276線在此縱橫交匯,新興實現3小時通達大灣區所有城市。在大大方便新興群眾的同時,讓新興有了“經濟大動脈”。

同時,隨著新興二環路建成通車,進一步完善了縣內交通網絡。它既是城市快速主幹道,也是溝通鄉鎮之間的重要交通通道。它的全面投用,大大改善城區的交通環境。

新興的陸運如此便捷,水運和空運同樣在加速建設。

在水運方面,新興毗鄰西江黃金水道,縣城至肇慶三榕港、廣東內河第一大港雲浮新港(六都港)只有60公里,至高明港70公里,產品貨物經水路運輸便利。縣城至雲浮市出入境貨運車檢場僅15公里,進出口貨物可經此直接報關報檢後出入境。

在空運方面,新興縣城經高速到廣州白雲機場僅需90分鐘,到在建的珠三角樞紐機場更是隻需25分鐘。

目前,新興已基本構建起陸海空“三位一體”的現代化便捷交通網絡,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順暢互通。

產業興

三產融合發展,成就投資熱土

經過多年發展積累,新興初步形成了一二三產均衡發展、各有龍頭的產業格局,以龍頭產業為引領,一產帶動二產、二產帶動三產、三產滲透一產和二產、三大產業協調共進。第一產業有以溫氏股份為代表的現代農牧產業;第二產業有以不鏽鋼製品行業為代表的先進製造業集群;第三產業則有底蘊深厚的禪宗文化、溫泉旅遊和生態旅遊。

不久前,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佈“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731.20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列279位,較去年上升31位,彰顯了溫氏股份在農牧食品行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和良好發展趨勢,更為新興縣域經濟發展增添動能、增強底氣。

在溫氏股份為龍頭的帶動下,新興縣現代農牧產業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已擁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0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0家;與此同時,全國首個獲批建設的畜禽種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溫氏優質雞產業園、溫氏生豬產業園、新興縣絲苗米產業園等3個省級農業產業園也相繼落戶;另外,新興還建成獲認定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9個、加工生產基地3個。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新興縣農業產業化組織年銷售收入超650億元,縣內養殖業產值已超過農業總產值的70%,接近發達農業國家水平。

與農牧業並肩迅速發展的不鏽鋼產業也備受國內外關注,新興不鏽鋼製品產業有30多年發展歷史,現有60多家制造企業以及5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業,湧現出了凌豐、萬事泰、三A、歐亞、德納斯等知名企業,在產銷、設備、工藝、管理、品牌等方面都處於國內外同行業領先地位。目前新興是全國最大的縣級不鏽鋼製品製造基地和出口基地,產品90%以上出口外銷,出口量佔廣東同類產品40%左右、佔全國18%左右,歐美市場佔有率高達50%,在西歐市場上享有“新興煲”之美譽。

依託獨特的資源稟賦,新興形成了以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為核心的全域旅遊格局,是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現擁有3家國家4A級景區和2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還打造了“禪意之旅”、“天露之旅”等多條省市級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和一批特色鄉村休閒旅遊項目、特色“網紅”景點。去年,新興成為全省唯一代表上榜“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入選“中國十大特色休閒縣市”。

剛剛結束的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新興縣的自然生態遊、溫泉休閒遊、健康養生遊和美麗鄉村遊線路廣受歡迎。據統計,10月1日至8日,全縣中秋國慶假日共接待遊客84.2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近4億元。

事實上,新興縣的產業融合發展的創新之路早已聲名遠揚。2016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7部委把新興列入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多業態複合型)試點示範縣。在第十六屆中國經濟論壇中,新興縣榮獲“2016中國創新榜樣”獎,是全國唯一入選該獎項的縣域經濟單元。

環境美

城市顏值提升,助力人城共美

在新興大南河(新興江縣城段)裡,一群群白鷺悠閒地覓食、棲息,河底清澈、波光粼粼,人與白鷺和諧相處,充滿詩情畫意;在新興江畔,錯落栽種的黃花風鈴木、鳳凰木等逢時綻放……行走在新興大地,一幅生態秀麗、綠意盎然的動人畫卷正徐徐展開。

2017年7月,新興縣獲評“國家衛生縣城”。此後,新興乘勢而上,吹響了創建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的號角,舉全縣之力繼續完善“軟硬件”,上下聯動,手牽手創建文明新興;全民參與,心連心打造魅力禪都。

新興的城市“三宜”,在於變。從農村小縣城到高樓林立的大城市,從內聯的縣域道路到連接高鐵幹線,從滿足人們物質需求到豐富精神娛樂活動,新興正在推進改革不斷擴大開放,公共服務、公共配套和產業項目建設不斷完善,這座現代化的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正展示著她動人的新顏。

近年來,隨著新興縣城二環路的建成通車,新興縣城區空間容量得以拉大,使縣城區規劃面積由原建成區的18平方公里擴大到35平方公里。隨著縣城區的不斷擴大,新興城市承載力、輻射力、吸引力持續增強。

新興江悄無聲息地穿過禪都,岸堤屋舍錯落有致,橋上杜鵑盛開點綴得恰到好處,新興人民安居樂業,一片寧靜祥和。要發展產業經濟,又要保護生態環境,魚與熊掌如何兼得?在探索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上,新興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既形成了產業、市場、企業齊頭並進的勃勃生機,又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展現瞭如詩如畫的美麗畫卷。

新興經濟發展的成果,也同步轉化為與市民息息相關的民生服務。其中,高標準建設中的三甲醫院和廣東雲浮(新興)中醫藥職業學院,即將構建起舒適便捷的醫療服務體系;均衡分佈的各類型學校環境優美,書香濃郁,是莘莘學子健康成長的沃土;而大型商業綜合體交相輝映,星級酒店典雅溫馨,則讓市民得以盡享高品位生活。

一系列的國家、省、市榮譽,見證了新興環境不斷加速提質的過程:2019年11月,新興獲評為“2019年度中國十大特色休閒縣市”;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佈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第一批精選試點村、連片推進村和試點縣名單,在全國共15個試點縣中,新興作為廣東省唯一代表入選。今年6月,新興縣入選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是雲浮市唯一入選的縣區。此外,新興順利通過2019年國家衛生城市複審,今年8月再次被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

越是高速的發展,越是需要心靈港灣,越是渴望綠色空間。如今的新興,天藍水清、樓宇矗立、繁花似錦,生態與現代融為一體,商業與人居相得益彰,彰顯出新興這座成長之中的現代城市無限生機和活力。

服務佳

營商環境優越,發展潛能無限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哪裡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裡走,資金就往哪裡流,項目就在哪裡建。

“正是因為新興縣政府打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有了真誠的服務和貼心的舉措,我們才更加堅定了發展信心。”筆者日前走訪發現,這是聽到企業代表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新興縣委、縣政府秉承“環境就是優勢,服務就是品牌,誠信就是形象“的理念,致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全面推行“一站式審批、零接觸服務”模式,全縣近6000多項權責清單、公共服務全面實現“數字辦”“指尖辦”,實現了行政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整體承諾辦理時限比法定時限壓縮70%以上。

為了精準招引,有效對接提供參考依據,新興分別從做實招商工作基礎、推進項目精細化管理、增強企業信息化和價值化服務三方面著手。在做實招商工作基礎方面,梳理空間載體資源,明確重點產業招引方向並制定招商策略;在增強企業信息化、價值化服務方面,建立“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團隊、一抓到底”機制,落實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責任追究制。

值得一提的是,依託區位、產業、資源等優勢,新興縣政府深入開展團組招商、以商招商和“一對一”招商等活動,全縣上下已經形成了“親商、富商、安商、樂商”的濃厚氛圍。

為了讓更多好項目儘快落地、早日達產,讓更多優質企業和高端人才在新興心有所屬、長久深耕,新興縣引導部門、協會、企業協同聯動,聚力打造了大招商格局。以“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團隊、一抓到底”的方式為每個招商項目搭建發展綠色通道,在企業貸款融資、招工用工、廠房建設、增資擴產、市場開拓、證照辦理等方面提供“保姆式”全流程、全方位服務。

“在前期洽談溝通中,我們各種諮詢和要求,只要合理都會盡量滿足。這種全流程、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務打動了我們,有這樣務實、親商的政府領導和工作人員,落戶新興這個選擇一定不會錯。”萬洋眾創城負責人介紹,因新興的招引最有誠意,營商環境也好,最終,萬洋眾創城選擇落戶新興。

人才是企業的生命線,人才的集聚,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近年來,新興為引才頻頻拋出繡球。截至目前,新興縣已建成國家級工程中心1個、省級工程中心14個、市級工程中心7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覆蓋率達33.3%。依託人才驛站引進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如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厚彬等一批急需緊缺專家進駐驛站,烏克蘭國家科學院院士奧堅科·弗拉基米爾、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馬丁與驛站簽訂合作協議。

營商環境是城市競爭力提升的關鍵,為了讓更多優質企業紮根新興,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將永不停步,以創新機制為紐帶,營造與大灣區全面接軌的一流營商環境。

新興縣委書記王巍、縣長袁夥月說,新興廣大幹部要解放思想、銳意創新、不畏艱險、敢於擔當,努力構築全面全域招商大格局,並承諾在發展上給政策,在創業上給平臺,在生活上給保障,為優質企業、幹事創業者提供一片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如今,在這片承載著開放、包容和奮鬥基因的土地上,“新興向榮 融匯灣區”的號角已吹響。

當前,新興廣大幹部群眾對推動高質量融灣發展勁頭足、熱情高、氛圍濃,讓最好的客商走進來、優秀的人才湧進來、大量的資金技術流進來,真正成為新的增長極,在打造粵北生態建設發展新高地征程中鏗鏘前行,貢獻“新興力量”。

■園區發展案例

從產業園到特色產業新城

廣東(新興)萬洋眾創城項目:位於新成工業園北園,是新興縣在佛山順德對口幫扶下,充分發揮新興縣資源優勢和萬洋集團園區運營優勢,落實“一區一龍頭項目”政策引進的一個重大項目,由新興縣人民政府、萬洋集團共同打造。

萬洋集團投資建設多層智能化廠房,形成製造業集聚區,興建集“製造研發、電子商務、倉儲物流、生產生活配套、金融服務和智慧園區管理”於一體的特色產業新城。

萬洋眾創城計劃投資42億元,計劃用地1200畝,計劃總建築面積約200萬平方米,預計可容納300家企業入駐,創造25000個就業崗位。項目按照統一立項設計、分期建設的原則,共分四期建設,一期開發面積197畝,計劃投資8億元,已於2018年9月開工建設,目前已招商落地77家企業,大部分為規上企業;二期佔地445畝,目前正加快建設中。

該項目以美妝、母嬰等日用化工行業全產業鏈為主導產業,打通產業上下游,縮短生產運輸距離,較低生產製造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努力建設集製造研發、電子商務、倉儲物流、生產生活配套、金融服務和智慧園區管理為一體的企業眾創平臺,為企業提供更多更好更廣的發展空間。

■聲音

向東融灣,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美好縣域

新興縣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雲浮市委對新興縣的戰略定位,尋求更科學、更創新的工作方法,全力抓好各相關工作的落實。

新興縣有產業優勢、區位優勢、交通優勢等,要看到優勢、增強信心,抓住機遇、迅速發展,努力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為雲浮的發展提供示範。要正視新興縣與灣區其他周邊縣、區的發展差距,迎難而上,努力縮小差距,加快發展。要凝心聚力搞發展。堅持向東向東再向東的發展策略,加快發展步伐,把新興縣建設成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美好縣域。

王巍(新興縣委書記)

抓好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興縣要突出重點,抓好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建設。抓好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充分利用禪文化、溫泉等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繼續推動鄉村振興工作走在全市、全省的前列,狠抓萬洋眾創城、鳳鋁等重大項目建設,抓好各項經濟指標,進一步推動新興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交通上積極主動謀劃與珠三角地區的無縫對接,加快推進高鐵站的建設,謀劃與廣州新機場、中心通道、雲浮市區的交通對接。在產業上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好新成產業園區建設。

袁夥月(新興縣委副書記、縣長)

撰文:方鎮彬 何勇 梁桂嬋 馮凱思

編輯統籌:甘韻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