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體現詩人情感的關鍵詞有哪些?

用戶8661086344040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善詩工詞,能文能武,尤以詩的成就更高。其詩歌語言平暢易懂、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豪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特別是愛國主義詩歌對後世影響深遠,是一面光輝的愛國旗幟。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作於宋光宗紹熙三年的秋天,這時陸游已經六十八歲高齡,罷歸山陰(今浙江紹興)故里已經四年。但平靜的村居生活並不能使年老的大詩人心平靜下來。南宋時期,金兵佔領了中原地區。

詩人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於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在山陰鄉下看似悠閒,但其心向往著中原地區的大好河山,也惦念著中原地區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夠儘快收復中原,實現統一。

時值初秋,暑熱未退,天氣的熱悶與心頭的悶熱互相交織,使他不能安睡。將曉之際,他步出籬門,以舒難耐,情景觸悵,寫下這兩首詩:

其一

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

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

其二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其一的大意是說,萬里迢迢的銀河朝西南方向下墜,雞的喔喔叫聲在鄰家不斷長鳴。疾病折磨我幾乎把救亡壯志消磨殆盡,出門四望不禁手搔白髮抱憾平生。

其二的大意是說,三萬裡的黃河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的華山高高插入雲天。在金人統治下的中原老百姓流乾了眼淚,遙望南方,在期盼著宋朝的軍隊收復失地中又過了一年。

第一首落筆寫眼前的夜空和雞鳴景象,渲染出一種蒼茫靜寂的氣氛,表達了詩人有心、無奈和無力迴天的感慨。第二首展開聯想寫遙遠廣闊的大好河山陷於敵手的現實,表達了詩人希望、失望而終不絕望的心情。

兩首詩圍繞收復祖國河山意願,實現祖國早日統一這條主線,互為一個整體,前是序幕序曲,後是主題主奏,由近景向遠貌中推開深入,從沉鬱到雄渾中推進交融。意境可謂遼闊、蒼涼、悲沉。

下面圍繞題主提出的詩中"關鍵詞"來看看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是什麼?

詩的關鍵詞,其實就是其詩中的"詩眼"。

那麼這兩首詩中或句中的"詩眼"又是什麼呢?

第一首詩的"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這兩句中,以"落"和“鳴"字為眼

這裡的落和鳴看似是講凌晨的早晨天將要亮了的自然景觀,其實是詩人似乎聽到了遺落在中原失地上的百姓呼救聲、哀鳴聲,讓出來透冷的人心更糾結,卻又無力迴天。

"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這兩句詩中,以“盡"和"愴"為眼。詩人是在擔憂一腔的熱血會被身體的疾病慢慢消耗殆盡,更是焦急朝廷的北伐收復失地夢想和意志被西湖的鶯歌燕舞、酒綠燈紅消磨退盡。

第二首詩的"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這兩句詩,以"河"和"嶽"為眼

這裡的河是指黃河,嶽是指五嶽或華山。詩人用"三萬裡"寫出了黃河的長,用"五千仞"描繪了華山的高,從高低縱橫交錯中拓展詩的意境,失地山河的美好,從山河的壯美中為下面的悲傷埋下伏筆。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這兩句詩,以"淚盡"和"南望"為眼。這也是整首組詩的精華和高潮部分。這十四個字可以說字字珠璣,字字含著血淚。

詩人是站在金佔區百姓的角度下筆,從金佔區漢民的心境來表達收復失地的感受,一下把我們帶入到遙遠的中原故地,真切感受金佔區的漢人受盡了苦難。一個"南望",把百姓這種向宋之心沒死,天天望、年年盼朝廷派兵來把金兵趕走,可惜等了六十餘年還是沒有等到的絕望與希望寫絕了,也寫神了。

那麼整首組詩的詩眼又是什麼呢?我認為整首組詩的詩眼是"迎冷"

這個"迎冷"就是大詩人詩名"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的迎冷。

從表面上看是初秋夜裡屋熱心悶,詩人熱得睡不著,屋外的冷快。其實不然,這裡的"迎冷"是作者一顆永遠年輕的心與歲月無情催人老的對抗與抗爭,是內心深處的熱血男兒之熱,迎對朝廷對失地的冷落和冷默的對抗反抗。這種不屈不撓、不服輸的精神是詩人一生的生動寫照。

"迎冷"有著詩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氣和魄力,有著收復山河失地的悲壯與豪情,也是詩人性格使然。

結語

陸游的這首組詩,句句經典,寓意深刻。既繪了自然景觀的變化和祖國山河的秀麗壯美,更是描寫了失地百姓的水深火熱和對迴歸祖國大家庭的熱切期望,也以此詩表明自己寶刀未老的雄心壯志,希望以自己的滿腔熱血喚醒沉睡了的朝廷。

通過於景寓情,借物生情,樂中寫悲,悲中言志,可謂大開大合,氣象萬千,充滿著為民愛國的濃厚感情。讀罷意味深長,令人難忘。

我也為古稀之年大詩人所作之詩的豪氣、血氣和膽氣所折服!


石潤居


未見過此書。謝!


振明72


天將破曉群雞鳴,

平生失意病纏身。

萬里江山雖錦繡,

失地收復待何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