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有哪些?

用户8661086344040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善诗工词,能文能武,尤以诗的成就更高。其诗歌语言平畅易懂、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特别是爱国主义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一面光辉的爱国旗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这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高龄,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年老的大诗人心平静下来。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

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在山阴乡下看似悠闲,但其心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时值初秋,暑热未退,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闷热互相交织,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难耐,情景触怅,写下这两首诗: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其一的大意是说,万里迢迢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鸡的喔喔叫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磨殆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

其二的大意是说,三万里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的华山高高插入云天。在金人统治下的中原老百姓流干了眼泪,遥望南方,在期盼着宋朝的军队收复失地中又过了一年。

第一首落笔写眼前的夜空和鸡鸣景象,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有心、无奈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展开联想写遥远广阔的大好河山陷于敌手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心情。

两首诗围绕收复祖国河山意愿,实现祖国早日统一这条主线,互为一个整体,前是序幕序曲,后是主题主奏,由近景向远貌中推开深入,从沉郁到雄浑中推进交融。意境可谓辽阔、苍凉、悲沉。

下面围绕题主提出的诗中"关键词"来看看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诗的关键词,其实就是其诗中的"诗眼"。

那么这两首诗中或句中的"诗眼"又是什么呢?

第一首诗的"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这两句中,以"落"和“鸣"字为眼

这里的落和鸣看似是讲凌晨的早晨天将要亮了的自然景观,其实是诗人似乎听到了遗落在中原失地上的百姓呼救声、哀鸣声,让出来透冷的人心更纠结,却又无力回天。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这两句诗中,以“尽"和"怆"为眼。诗人是在担忧一腔的热血会被身体的疾病慢慢消耗殆尽,更是焦急朝廷的北伐收复失地梦想和意志被西湖的莺歌燕舞、酒绿灯红消磨退尽。

第二首诗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诗,以"河"和"岳"为眼

这里的河是指黄河,岳是指五岳或华山。诗人用"三万里"写出了黄河的长,用"五千仞"描绘了华山的高,从高低纵横交错中拓展诗的意境,失地山河的美好,从山河的壮美中为下面的悲伤埋下伏笔。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诗,以"泪尽"和"南望"为眼。这也是整首组诗的精华和高潮部分。这十四个字可以说字字珠玑,字字含着血泪。

诗人是站在金占区百姓的角度下笔,从金占区汉民的心境来表达收复失地的感受,一下把我们带入到遥远的中原故地,真切感受金占区的汉人受尽了苦难。一个"南望",把百姓这种向宋之心没死,天天望、年年盼朝廷派兵来把金兵赶走,可惜等了六十余年还是没有等到的绝望与希望写绝了,也写神了。

那么整首组诗的诗眼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整首组诗的诗眼是"迎冷"

这个"迎冷"就是大诗人诗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迎冷。

从表面上看是初秋夜里屋热心闷,诗人热得睡不着,屋外的冷快。其实不然,这里的"迎冷"是作者一颗永远年轻的心与岁月无情催人老的对抗与抗争,是内心深处的热血男儿之热,迎对朝廷对失地的冷落和冷默的对抗反抗。这种不屈不挠、不服输的精神是诗人一生的生动写照。

"迎冷"有着诗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气和魄力,有着收复山河失地的悲壮与豪情,也是诗人性格使然。

结语

陆游的这首组诗,句句经典,寓意深刻。既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更是描写了失地百姓的水深火热和对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热切期望,也以此诗表明自己宝刀未老的雄心壮志,希望以自己的满腔热血唤醒沉睡了的朝廷。

通过于景寓情,借物生情,乐中写悲,悲中言志,可谓大开大合,气象万千,充满着为民爱国的浓厚感情。读罢意味深长,令人难忘。

我也为古稀之年大诗人所作之诗的豪气、血气和胆气所折服!


石润居


未见过此书。谢!


振明72


天将破晓群鸡鸣,

平生失意病缠身。

万里江山虽錦绣,

失地收复待何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